朋友是面鏡子,里面就是我們自己。
一位詩人曾說:
“任何關系,走到最后,不過是相識一場,有心者,必有所累,無心者,亦無所謂。緣起緣滅緣自在,情深情淺不由人。”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一場深深的緣分。
有人相隨,有人相離,一切都是注定的。
我們能做的,唯有珍惜眼前人,珍愛身邊人。
而人與人相處的長久之道,在于相互作用,一方付出,難免心寒,有勁一起使,才能走得更遠。
1
彼此共情,換位思考
《增廣賢文》中有一句真言:“知己知彼,將心比心。”
大千世界,沒有絕對的圓滿,人如此,事也如此。
每個人想法不一,難以一生和氣,誤解與爭執也是人生常態。
要知道,大海之所以廣闊,是因為它能容納百川。
做人,懂得轉換視角,理解他人,麻煩自會悄然消散;學會以心換心,情誼便能日益深厚。
林語堂的《京華煙云》中講到一個故事:
姚家女兒姚木蘭自幼生活在寵愛之中,卻命運多舛。
年幼時便與家人失散,幸得姚老爺摯友曾老爺的搭救,在曾家暫避風雨,后與丈夫蓀亞相識。
一開始,兩人十分恩愛,但日子一長,感情漸淡。
木蘭慢慢將生活的重心轉向家庭瑣事上,常常忽略了自己和丈夫。
蓀亞也就在這時,被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大學生曹麗華所吸引,甚至隱瞞自己已婚的事實。
木蘭得知后,沒有氣惱,而是精心打扮,去找曹麗華面談。
她站在曹麗華的角度分析利弊,說到:
“人生已經充滿了太多的痛苦,我們又何必再去增添彼此的負擔呢?”
也是這一番話,讓曹麗華深感羞愧,讓蓀亞也主動表達了自己的悔意。
而木蘭深知丈夫的性格,她明白蓀亞的道歉是發自內心的,于是選擇了原諒,將這段過往輕輕翻過,不再提及。
此后,蓀亞對木蘭的愛意更加深厚,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與木蘭的生活中,再無二心。
洪應明曾說:“人之過宜恕,而在己則不可;已之困辱可忍,而在人則不可。”
人活于世,各有千秋,和而不同。
許多人常常失去共情能力,陷入了無謂的對抗之中。
其實,有些事情,不必在憤怒中沖昏頭腦;有些人,也不必過分斤斤計較。
生活并非戰場,又何必去爭強斗狠。
隱忍一分,便能少點針鋒;謙讓一分,便能少些爭吵。
給別人一點耐心,給自己一點寬容,少記他人的過錯,心中自歡喜,多記他人的善行,福報自然來。
2
彼此賦能,好運加持
世上有一種力量,叫做“共振”。
說的是一根琴弦,在別人撥動時,自己也會跟著共鳴。
誠然,人間是一個巨大的磁場,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一場能量交換。
身弱之人,磁場低,侵蝕著你的情緒,讓你日漸沉淪;
身旺之人,磁場強,滋養著你的內心,讓你煥發生機。
而人生最大的幸運,就是得一同頻知己,相互砥礪,共同成長,前方之路才能更加坦蕩。
作家劉震云曾說過,若是沒有碰到自己的戰友,或許他將會在建筑工地上默默無聞地過一生。
自幼在鄉村的他,由外祖母撫養長大。
雖然家境貧寒,卻對文學有著無比的熱愛。
在戈壁灘上服役的日子里,他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戰友。
每當夜深人靜時,兩人便會聚在一起,寫詩,作文。
當戰友得知劉震云參軍只是為了尋找一個更好的出路時,他鼓勵道:
“你若只圖前程,人生恐將平淡無奇。你的文筆出眾,何不投身小說創作?”
戰友的話讓他十分驚喜,也備受鼓舞,于是劉震云決定放手一搏。
退役后,他成功地考入了北京大學中文系,從此開啟了他的文學創作之旅。
作品《一句頂一萬句》,不僅贏得了讀者的喜愛,更讓他成為了中國文壇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人生事,十有八九不如自己意。
若是滿身低能,事事否定他人,只會招人厭惡嫌棄;一味抱怨生活不公平,旁人只會避而遠之。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語叫做“情緒價值”。
說的是一個人能夠給予他人舒服的能力,情緒價值越高,幸福值也就越高。
的確如此,每個人都渴望在愛下生長。
說動聽的話,做歡心的事,即使黯淡無光的日子,也能暖意融融。
不如做一把傘,為他人掃除陰雨,也為自己升起太陽,給他人舒服,也給自己能量。
彼此滋養,相互賦能,正是成年人之間最好的關系。
記住,凡是你向他人付出的情緒價值,終會在未來,開花結果,回饋給你更多的好運。
3
彼此補臺,渡人渡己
《醒世恒言》中說:“世事翻騰似輪轉,眼前吉兇未必真。”
人一生,沒有誰能篤定自己一輩子大富大貴,也沒有誰能斷言自己會永無翻身之日。
而命運是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砸掉他人飯碗,自己鍋中難以盛滿飯;吹熄別人的燈,自己的腳下也將是漆黑一片。
高明者,懂得補臺,互為貴人。
唐朝年間,有一位名叫李尚的書生,年輕時家境貧寒,但聰明好學,常年在各大書院求學。
在京城偶遇一位年邁的老者,名叫劉公,年事已高,衣衫襤褸,身邊沒有親人,后半生難以生活。
李尚見狀,便主動向他問好,并邀請他到自己家中暫住。
劉公即便年老,勝在一生經歷豐富,通曉古今的典籍。
李尚的家雖簡陋,但他將老者當作貴賓相待,悉心照顧。
漸漸地,李尚向劉公請教了許多學問,受益匪淺。
李尚通過劉公的教導,學識日漸深厚,又得到貴人的推舉,破例在朝中任職。
幾個月后,劉公病重,李尚不忍讓他孤單一人,用盡錢財為劉公尋醫問藥。
然而,劉公仍未能撐過最后一段時光。
臨終時,劉公告訴李尚:“若不遇你,恐會孤獨終老,遇你,是人生之大幸。”
正所謂,成人達己,達己成人。
智者,懂得為他人撐起一片天空,道路愈發寬廣;而愚昧之輩,卻只會相互絆腳,最終自食惡果。
生活的法則,在于你給我一滴水,我還你一片海。
主動成為他人的貴人,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何不伸出援手,解一時之急?
《新書》中講:“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留人一路,助人一臂,收獲一份福報,是渡人也是渡己。
做人,善欠人情,樂施人恩,學會利他,正是最高明的利己。
作家七堇言曾說:“這個世上,真心對你好的人,多一個,便少一個。”
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有的真誠待人,心中滿懷善意;有的以自我為中心,心懷算計。
很認同一句話:“朋友是面鏡子,里面就是我們自己。”
每個人的身邊,都有一面鏡子。
所有的關系,從來都是相互映照的,唯有圓滿他人,才能圓滿自己。
互相示好,相互依存;當你用真心去對待別人,世界也會用真心回報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