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說:“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人這一生,總在爭,爭對錯、爭輸贏、爭高低。
可爭到最后,往往發現,越是爭得面紅耳赤,越是輸得一塌糊涂。
天道自有其規律,不是你的,爭不來;是你的,不爭也在。
與其耗盡心力去爭,不如學會順其自然,修一顆不爭之心。
畢竟不管你怎么爭,都爭不過天道。
1、不與父母爭勝負
《韓詩外傳》有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和父母爭執時,即便贏了道理,卻輸了感情,即使爭到了面子,卻傷透了父母的心。
我們總以為日子還長,有的是時間好好孝順父母,等到父母過世發現記憶里只留下爭吵已經來不及后悔。
南懷瑾年輕時,一心想讓生活更便捷,瞅著家中老舊的灶臺,動了換煤爐的念頭。
母親卻堅守傳統,覺得灶臺燒柴,是多年來的習慣,柴火飯香里藏著家的味道,堅決不同意。
兩人為此多次爭論,互不相讓,家中氛圍愈發緊張。
有次爭吵后,南懷瑾負氣出門,卻在轉角處看到母親背著柴,腳步蹣跚。
那一瞬間,他的心猛地揪緊,意識到母親守著灶臺,守的是過去歲月里的艱辛與溫暖。
回家后,南懷瑾不再強求換煤爐,而是巧妙地在家中安排,既保留了灶臺,又添置了煤爐。
母親看到這一幕,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家中再次充滿歡聲笑語。
曾國藩說:“孝道貴順,順則心安。”
為人子女,最難得的是和顏悅色的陪伴。
把承歡膝下當作至樂,少些據理力爭,才能養出一個溫馨的家園。
該傾聽的嘮叨傾聽,該體諒的固執體諒,該包容的舊習包容。
想盡孝就要學會以順為孝,讓年邁的雙親舒心。
2、不與伴侶爭對錯
俗語說:“夫妻無隔夜仇,床頭吵架床尾和。”
茫茫人海中,兩個人從相識、相知到相守,是百年修來的緣分。
許多夫妻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得面紅耳赤,傷了感情,是大糊涂。
畢竟,婚姻里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立場的不同。
有一天,作家沈從文正對著稿紙發愁。
張兆和抱著剛漿洗好的衣服走進來,看見丈夫在寫鄉土小說,忍不住說:
“你總寫這些偏遠地方,大城市的故事才更吸引人。”
沈從文抬頭笑笑,把墨跡未干的稿紙輕輕折起收好,沒有辯解。
有一回,沈從文精心創作的小說被退稿,滿心郁悶。
張兆和卻認為是故事結構松散,不夠緊湊。
換作旁人或許會激烈爭論,可沈從文只是安靜聽著,等妻子說完,才輕聲說:
“你說的有道理,我再琢磨琢磨。”
隨后他把退稿壓在箱底,轉頭為張兆和畫起了她最愛看的湘西風景速寫。
抗戰時期,全家輾轉到云南。
生活拮據,張兆和提議沈從文寫些迎合市場的通俗小說貼補家用,沈從文卻堅持文學理想,想繼續深挖鄉土題材。
兩人為此有了分歧,可誰也沒有固執地爭論對錯。
張兆和默默接下更多雜活維持生計,沈從文則在煤油燈下更勤奮地寫作,將對妻子的愧疚化作文字的力量。
歲月流轉,他們的婚姻也并非一帆風順,卻始終以包容代替爭吵,攜手度過了一生。
冰心曾說:“一個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婚姻的幸福,不在于誰更有理,而在于誰更懂得珍惜。
愛是彼此包容,與其爭個對錯,不如學會低頭。
凡事退一步,才能走得長遠。
3、不與朋友爭高低
《論語》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人生路上,能同行已是緣分,不必非要分個高下。
彼此互相欣賞、彼此成就,才能走得更遠。
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便是懂得與朋友和諧共處的典范。
當時,蘇軾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參加科舉考試,主考官歐陽修讀完此文,大為贊賞。
他本想將這篇文章列為第一,但又懷疑是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便將其列為第二。
后來得知作者是蘇軾,他對蘇軾的才華不吝贊美之詞,甚至曾對梅堯臣說:“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
歐陽修沒有因蘇軾的才華而心生嫉妒,更沒有與他爭文壇高低,反而在他的幫助下,蘇軾在文壇嶄露頭角,兩人成為了亦師亦友的忘年交。
林語堂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和朋友相處,最難得的是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到不炫耀、不攀比、不爭高低。
愿意為朋友的成功鼓掌的人,內心必定豁達;
能在朋友面前放下優越感的人,也會得到他人的尊重與真心相待。
人生漫長,越早放下與朋友爭高低的執念,越早收獲人生珍貴的情誼。
《道德經》有言:“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人生在世,我們爭不過天道,也強求不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不與父母爭勝負,是做人的根本;不與伴侶爭對錯,是婚姻的智慧;不與朋友爭高低,是處世的格局。
懂得適時放下、學會不爭不搶的人,看似輸了一時,實則贏得了一生的福氣。
余生以一顆平和的心,接納生活的不完美,珍惜身邊的人,就能收獲屬于自己的幸福與圓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