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四行書」關注我 每晚十點伴你入眠
行有所成,愛有所依,心有所盼
作者 | 曼古喬 · 朗誦 | 吉米
攝影 | 從看見到發現 · 編輯 | 絹子
生活的藝術,不在于追逐遠方的星辰,而在于點亮腳下的燈火。
《暮色中的炊煙》里那位獨居老人,即使無人問津,仍“旋轉時黑色的裙子鼓脹如盛開的牽牛花”。生命的豐盈,就在于能在寂寥中為自己起舞,在瑣碎中采擷詩意,讓日子如繁花般次第盛開。
行有所成,在慢的哲學中抵達遠方。蔣勛曾說:“所有生活的美學旨在抵抗一個字——忙。” 忙,常讓我們的生活沒有頭緒,日子漸漸繁雜瑣碎,因此,忽略了生命中太多美好的瞬間。我們只有懂得了放慢腳步,刪繁就簡,才能慢慢欣賞到人生中最曼妙的風景。
不妨在晨起時細細聽那一窗子的鳥鳴,在伏案時用心感受紙筆摩挲的溫潤,在不疾不徐中,完成對自我的雕琢。
愛有所依,以澄澈之心守護人間煙火。林語堂道:“人生幸福,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愛,不在轟轟烈烈的誓言中,而在煙火升騰的廚房里。有人說,愛如流沙,握不住、留不下,殊不知,愛并非一味地索取,只有彼此付出,互相關照,經營好自己的小家,才能留得住生活中的小歡喜。
心有所盼,于喧囂中修籬種菊。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漂泊便是永恒的宿命。陽臺上的一盆綠蘿、車窗外的一抹晚霞、深夜讀書時手邊的一盞清茶,皆可成為心靈的棲息之物。古代文人,一扇屏風、一隅盆景就能構筑詩意的棲居。期盼之美,在于它讓庸常的日子有了燈塔,即便風雨如晦,亦能望見微光。
路與他人各不同,不必聽風就動容。這世上,從來沒有標準答案的幸福,幸福是忠于本心的選擇。因為心懷期待,我們才有動力、有勇氣繼續前行,不怕風雨。
每一天都是新的起點,每一天都值得期待,放下昨天的煩惱,擁抱今天的陽光。找點空閑,放慢腳步,才能看得見鋪天蓋地的星星。好好生活,欣然前行,沿途自有美麗的風景。
愿我們行路時能腳踏實地,讓行有所成;去愛時能赤誠坦蕩,讓愛有所依;盼念時能心懷皎月,讓心有所盼。如此,生活自會以它獨有的方式,回贈給我們一片明朗的沃野。
作者簡介:曼古喬,以文字托付心扉。個人公眾號:散書拾憶(ID:sanshushiyi),微信號manguqiao,省作協會員;全國報刊發表文字30W+,簽約作者。本文首發百草園書店(Bai-Cao-Yuan),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
作者簡介:吉米,聲音語言藝術愛好者,以“用心吐字、用愛歸音”為初心,潛心學習,靜心領悟,傳遞分享聲音的魅力。微信號:jm6996。
作者簡介:從看見到發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