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企業家埃隆·馬斯克近期圍繞“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的“口水戰”激化。在此背景下,馬斯克7月2日在社交平臺X上發帖,“稱贊”特朗普在解決地區沖突中發揮的作用。
圖為馬斯克 資料圖 圖源:IC photo
特朗普7月1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美方代表當天與以色列方面就加沙地帶局勢進行長時間會談,以方同意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達成60天停火協議的必要條件,卡塔爾和埃及將提交協議的最終文本。特朗普還稱,他希望哈馬斯能夠接受這項協議。
美國總統特朗普 資料圖 圖源:IC photo
馬斯克2日在X平臺上分享特朗普這一帖子截圖并配文稱,“該稱贊的還是要稱贊。特朗普成功解決了全球多起重大沖突”。不過,馬斯克在配文中沒有明確舉例說明。
在馬斯克帖子評論區,有網友表示迷惑,“老兄,你一會兒批評他,一會兒又稱贊他?”還有網友稱,“又成朋友了?”另有網友稱,“不懂特朗普與馬斯克之間‘愛恨交織的關系’”。
在馬斯克批評特朗普政府所力推大規模稅收與支出的“大而美”法案之際,特朗普7月1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埃隆獲得的補貼可能遠多于歷史上任何一個人。如果沒有補貼,埃隆可能不得不關門,回到南非老家。不再有火箭發射、衛星或電動汽車生產,我們的國家將節省一大筆錢。或許我們應該讓政府效率部好好調查一下?這能節省一大筆錢!”馬斯克隨后稱,“我說把它(補貼)都砍掉吧。就現在”。
美國國會參議院7月1日通過了“大而美”法案,馬斯克此前多次批評該法案。特朗普曾表示,馬斯克的不滿源于該法案提議取消電動汽車消費者的稅收抵免,這影響了馬斯克作為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首席執行官的利益。
延伸閱讀
隨著特朗普政府的“大而美”預算法案在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強烈反對該法案的美國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宣稱要“自立門戶”,和特朗普展開正面政治斗爭。
他先是在社交媒體上連續抨擊參議院共和黨人,并宣稱:“如果這是我在這世上做的最后一件事,他們(投票的共和黨人)明年的初選就將落敗。”馬斯克還說:“(如果)瘋狂的支出法案獲得通過,‘美國黨’(the America Party)將于第二天成立。”
美國國會參議院對“大而美”法案進行投票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特朗普深夜在社交媒體上發文,作出強勢回復,威脅要用馬斯克一手創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來對付馬斯克,并說:“如果沒有補貼,埃隆很可能不得不關門大吉,回到南非老家。沒有火箭發射、衛星和電動汽車,我們國家就能省下一大筆財富。”發帖結尾,特朗普還用大寫字母又強調了一遍:“省一大筆錢!(BIG MONEY TO BESAVED!)”
當地時間7月1日,“大而美”法案依靠副總統萬斯的1票優勢,在參議院勉強得到通過。馬斯克的“美國黨”尚未誕生。但特朗普并未放過馬斯克。當天下午,他對媒體表示,“得考慮一下”將馬斯克驅逐出境的問題。
馬斯克和特朗普圍繞“大而美”法案的矛盾,在今年5月就公開化了。當時美國媒體從接近兩名“主角”的人士那兒打探的情報是:馬斯克對特朗普不考慮自己的利益,感到“傷心”;特朗普則對馬斯克公開批評自己,感到“惱怒”。
后來,馬斯克主動認錯,兩人似乎緩和了關系,直到法案通過前夜又吵了起來。
“政治賬”vs“商業賬”
馬斯克宣稱他反對“大而美”法案的理由,是該法案創紀錄地提高了債務上限,大幅增加美國的財政赤字,和共和黨人一直以來主張的削減政府開支完全相悖。“如果你們投票支持‘債務奴役’法案,你們怎么敢自稱是自由黨團呢?”
不論“大而美”法案本身的利弊,此類法案確實和共和黨人一向的主張背道而馳。然而,在聚攏到特朗普身邊后,絕大多數共和黨人已經默默放棄了自己的政治觀點,轉而成為特朗普的“無條件支持者”。
曾經“堅定支持烏克蘭”的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持孤立主義外交立場的副總統萬斯,看到特朗普的行為違背他們一直以來的主張時,甚至連委婉地表達不同意見都不去做。即使是已經明顯被特朗普疏遠的情報總監加巴德等人,出于對自己政治生命的考慮,也沒有“破罐子破摔”。
然而,馬斯克與萬斯等人不同。他更像2017年開啟第一個總統任期時的特朗普:對華盛頓政治幾乎一無所知,但對與“官僚”相關的一切都感到厭惡。更何況,“大而美”損害的是他的直接商業利益。
馬斯克稱,“大而美”法案削減電動汽車補貼及稅收抵免,不是自己反對法案的原因。不過,他確實曾抱怨過該法案“給過去的行業提供補貼,同時嚴重損害未來的行業”。此外,據美國媒體報道,過去幾個月來,馬斯克創建的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一直在出資對國會共和黨人進行游說,試圖改變法案中的相關條款。
電動車補貼問題還不是馬斯克利益受損的全部。馬斯克希望美國民航局(FAA)使用他的“星鏈”系統進行空中交通管制,但遭到FAA的婉拒;馬斯克一直在游說特朗普選擇艾薩克曼出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局長,但特朗普在5月撤回了該提名。
很顯然,馬斯克和特朗普的利益多次出現了分歧。“特朗普需要取悅的是那些在鐵銹地帶被拋棄的工人。”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包道格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特朗普的政治利益,決定了他必須無視馬斯克的商業利益。7月1日凌晨,在反擊馬斯克的帖文中,特朗普也特別拉攏了自己的支持者:“不是人人都需要電動汽車!”
至于NASA局長之爭,政府內部人士稱,共和黨人認為商人艾薩克曼不夠“忠誠”,而這是“特朗普2.0”選人用人最重要的標準。此外,這次提名撤回還和總統人事辦公室主任塞爾吉奧·戈爾的努力有關。戈爾一直認為馬斯克影響了特朗普團隊內部對人事提名的掌控權。
有分析指出,其他人“忍得了”特朗普多變的情緒和觀點,是因為所有人都在算“政治賬”,只要特朗普在共和黨選民中的支持率依然堅挺,就是“有利可圖”;而馬斯克算的是“商業賬”:只有讓艾薩克曼成為NASA掌門人,SpaceX才能獲得更多的政府訂單。不論是NASA局長提名還是“大而美”法案,對馬斯克的經濟利益損害將是切實而迅速的。
馬斯克還要認錯?
有趣的是,不論馬斯克自己作何解釋,美國政壇一直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商業利益才是馬斯克和民主黨人鬧翻的根本原因。奧巴馬政府時期,民主黨人推動NASA取消了航天飛機和自建大型火箭計劃,由商業航天公司承擔火箭建造和載人航天任務。該行動受到共和黨人的反對,但得到馬斯克的支持。
到了拜登政府時期,馬斯克認為,NASA的政府采購項目偏袒波音等傳統合作伙伴,對SpaceX“不公平”,但拜登政府堅決否認這種指控。當時,特朗普卻對馬斯克的航天計劃表現出強烈的興趣。
當地時間7月1日,特朗普啟程前往“鱷魚惡魔島”時接受記者采訪 圖源:社交平臺X視頻截圖
之后的故事已經眾所周知,馬斯克在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花費了超過2.75億美元支持特朗普和其他共和黨候選人,并親自下場為之背書。
現在,“押寶”特朗普也成了錯誤,馬斯克下一步該怎么辦?多數分析認為,特朗普基于自己的“政治賬”,不會理會馬斯克的阻撓。在美國總統看來,他可以輕易威脅取消馬斯克旗下公司數十億美元的政府合同,甚至讓馬斯克“關閉公司,返回南非老家”,而這只會進一步彰顯特朗普作為總統的“領導力”。
對特朗普無可奈何的馬斯克,多次宣稱要建立“關心人民的新政黨”,但多數分析認為這并不可行,也不可能:特朗普在共和黨內的基本盤穩固。此時和特朗普在政治上完全決裂,不僅不能創建出有效的“第三勢力”,反而會讓自己在商業上受到更大的打擊。
馬斯克原本就因商業利益受損而對特朗普表示不滿,他的下一步行動必然要捍衛商業利益。一個細節是,6月初,特斯拉的股價就曾因馬斯克和特朗普公開爭吵而暴跌14%。6月30日和7月1日,隨著馬斯克威脅要“自立門戶”,特斯拉兩日連續下跌9%。
這意味著,除了再次向特朗普認錯、示好,馬斯克似乎沒有更好的選擇。在被特朗普反擊后,馬斯克7月1日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升級事態真的很誘人,但我現在會克制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