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慶榮昌委書記高洪波主動曬出請客賬單登上熱搜,引來網友們的紛紛點贊。
青椒魚、豬腳、芋兒雞,都是些家常菜,一共消費1108元,店主很實在的直接"抹零"收了1100。這樣一頓飯,就這樣堂堂正正地出現在在大家眼前。
為什么一頓飯局,會引起這么大關注?
我覺得,主要是因為太少見了。
在很多人印象里,領導干部的私人生活總是很神秘。和誰吃飯?在哪吃?花多少錢?這些都不在普通老百姓的視線里。
高洪波這樣"高調"地展示,確實打破了常規。
這次請客,他還特意事先聲明:"誰要搶單就不準吃飯。"
這種做法,其實挺需要勇氣的。
最近剛出臺號稱史上最嚴禁酒令,對公職人員的監督很嚴格,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被放大。在這種環境下,高洪波敢這么做,恰恰說明了一個問題——他心里沒鬼。
老話說得好——"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自己掏錢,選夫妻經營的平價小店,請的還是當地的創業者、養殖戶這些普通人,整個過程沒問題,經得起放大鏡的檢驗。
高洪波在飯桌上也坦言:"我請大家吃飯,就是要讓大家感受一下榮昌的營商環境、人間氣、煙火味。"
這不是什么冠冕堂皇的官話,一個地方的煙火氣,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這些日常的吃吃喝喝上。
老百姓們反感的從來不是吃喝本身,而是那些借著吃喝搞權錢交易的行為。
有關部門曾刊文明確指出:“認定違規吃喝的關鍵點在于弄清參與吃喝的人員關系、吃喝的地點性質和吃喝的錢款來源。
回想那些落馬的貪官,哪個不是從一頓飯、一瓶酒開始,最后越陷越深?但,這并不代表所有的公職人員聚餐都有問題。
也就是說判斷是否違規的關鍵在于:和誰吃?在哪吃?誰付錢?
高洪波這次的答案很清晰——和企業家創業者吃,在普通餐廳吃,自己付錢,自然不存在違規吃喝、影響公務執行的問題。這些完全經得起老百姓們的檢驗。
這次吃飯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示范效應。
作為區委書記,他的一舉一動都有標桿作用。當他能夠坦然地進行個人消費時,其他公職人員也就沒必要那么謹小慎微了。
這樣的氛圍很重要。如果連正常的消費都要戰戰兢兢,那市場的活力從何而來?老百姓的消費信心又從何而來?
其實今年1月,高洪波就曾在榮昌區經濟工作會議上呼吁領導干部們“帶頭消費”,他說“希望我們在座的每個同志春節前去買一套新衣服,給家屬也買一套新衣服,給小孩也買一套新衣服;希望在座的每一個周末都帶著家人出去吃個飯”。
這個倡導,背后是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深刻理解。消費不振是很多地方面臨的現實問題,但如果連公職人員都不敢正常消費,還怎么指望帶動市場?
從網友的反應來看,大多數人是支持的。
這說明什么?
說明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能分辨什么是正常消費,什么是違規吃喝。
在我看來,這件事的意義遠超一頓飯本身。
它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公職人員完全可以有正常的生活消費,不用偷偷摸摸,也不用擔驚受怕。
這種坦然和從容,恰恰是一個健康社會應有的狀態。
當越來越多的領導干部能夠像高洪波這樣,公開透明地進行個人消費時,那些真正的違規吃喝就會更加顯眼,監督才會更加有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