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尿意,完全憋不住,褲子立馬就濕了?一趟又一趟地起夜,連睡個好覺都變得奢侈?這些尷尬、無奈的“失控”時刻,是否也在困擾著你的生活?
國際尿控協會將尿失禁定義為:尿不受人的控制,不由自主地流出來。每年6月的最后一周為世界尿失禁周,旨在為尿失禁患者提供專業的幫助。
“尿失禁患者本人是非常痛苦的。為什么尿失禁被稱為社交癌?它盡管并不是癌癥,但對一個人的自尊、自信、社交都產生了很大的威脅和危害。”上海長海醫院泌尿外科劉智勇主任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向外呼吁,“要重視尿失禁,理解尿失禁,更好地去治療尿失禁。”
相關研究顯示,全球約20%的人正遭受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困擾,且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尿失禁患者將越來越多。中國女性尿失禁發生率為30.9%,但就診率卻不足一半。
據劉智勇教授介紹,臨床上,最常見的尿失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急迫性尿失禁。有尿了還沒來得及到廁所,尿就出來了,憋也憋不住,間質性膀胱炎或者有尿路感染等的患者,就容易出現急迫性尿失禁。
第二種是壓力性尿失禁。就是平時躺著或者是坐著,當膀胱沒有接受壓力的時候,尿是能控制得住的。但一站起來打了個噴嚏或者是咳嗽,甚至是一走起來,腹壓開始有增加的時候,尿就會漏出來。例如,女性生育后因盆底肌松弛出現的尿失禁,就叫壓力性尿失禁。
第三種是真性尿失禁。男性的前列腺被切除之后,因為前列腺本身就是控尿的一部分,同時它下面還連著括約肌,也是控尿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當手術破壞了這兩個部分后,就相當于閥門被破壞了,那么就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
我國急迫性尿失禁的總體患病率為1.8%,其中成年男性患病率為1.5%,成年女性患病率則為2%。但目前患者就醫率普遍較低。很多患者會因為病恥感、不了解、不重視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這不僅會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還會對患者的工作、生活、社交造成極大的干擾,甚至會引起一系列并發癥。
“部分病人在接受藥物治療后效果并不好,那么就需要進一步進行手術或者其他的治療。”劉智勇教授透露,“手術治療目前最推崇的還是神經調控治療,主要包括骶神經調控和脛神經調控。急迫性尿失禁的很多病人是由于神經過于敏感,而神經調控就是讓這些神經可以恢復到穩定狀態。”
據了解,骶神經調控(SNM)療法是神經調控領域的先進療法,它通過將電極植入骶神經位置,利用弱電脈沖刺激尾椎骨附近的骶神經,調節膀胱、尿道括約肌及其他盆底神經的反射,最終改善尿頻、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尿潴留等下尿路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癥狀。
劉智勇教授告訴記者,“骶神經調控療法主要通過調節骶3神經來發揮作用。醫生經局麻后將電極植入到骶3神經附近,該電極會以特定的頻率和電壓持續發送電信號。這些電信號首先通過骶3神經傳遞到脊髓,再經脊髓上傳至大腦,最后通過傳出神經到達靶器官,從而起到調節異常神經反射的作用。這一手術在國內已經十分成熟,分為一期測試和二期手術兩部分,患者可以通過嘗試一期測試預知療效,如療效改善的趨勢顯著再進行二期植入手術,達到生活質量的長期可持續改善。總體上來講,手術的成功率還是很高的。而且,目前最新一代的骶神經調控療法支持患者接受全身磁共振檢查和智能切換治療參數,患者植入后更安心,生活也更便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