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夏天還得蓋著被子,現在光穿個褲衩子也不覺得冷了!”李大哥在診室里樂呵呵的分享著自己的情況,圍坐的病友們發出輕笑聲,沒人能把眼前這個精神矍鑠的漢子,和4年前那個被醫生要求切除膀胱的癌癥患者聯系起來。
時間回到距離確診時間的3年前——2017年,河北的李大哥第一次發現自己尿血。心一慌,本能地抗拒去醫院,后來血自己停了,他松了口氣,想著“大概是膀胱炎吧”,便把這茬拋在了腦后。日子照舊過著,誰也沒想到,一顆危險的種子已在身體里悄悄埋下。
3年后的2020年冬天,這一次尿血的癥狀來勢洶洶。李大哥起初還抱著老想法,等它自己好,可這回血沒止住,人卻一天天虛弱下去,貧血嚴重得“走不動道”了。這時,他才真正慌了神,趕緊去了當地的大醫院。
2021年1月4日,李大哥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MR檢查顯示:膀胱占位,考慮膀胱癌可能,伴膀胱內少許積血。病理檢查報告為:浸潤性尿路上皮癌。醫院的建議是進行“膀胱癌全切手術”。這意味著余生都要掛著尿袋生活,李大哥心里翻江倒海:“我才六十,這以后的日子,還談啥質量?不成個‘廢人’了?”對生活尊嚴的本能抗拒,讓他遲遲下不了決心。
李大哥出院和幾個朋友們一起聚餐,聊起這件事情。“我們哥幾個最后一聊,說喝中藥吧!不切膀胱了...”就這樣,李大哥拒絕了做手術的建議,選擇了保守治療。
然而求醫之路滿是荊棘。他先找到了本地一位相熟的中醫朋友。可吃了一周藥,尿血依舊兇猛,顏色深得像濃茶、醬油,大便也時干時稀,折騰得夠嗆,最后連導尿管都用上了。
身邊沒轍了,李大哥開始在網上搜尋專攻腫瘤的老中醫。查詢到鄭州袁希福老中醫是專治腫瘤,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大量的成功案例,還舉辦了數屆抗癌明星交流大會,看著那些與自己相似病情的介紹,他心里又燃起一絲微光。當時出門不便,2021年1月16日,他撥通了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的電話,希望能得到袁院長的遠程看診和親自開方。
藥,就這么喝上了。半個月后的1月30日,李大哥在微信里發來消息,帶著點驚異:“尿出來一大塊爛肉!有2厘米長!尿完好像血是好點兒了…”這變化,說不清道不明,卻讓他心頭一動。此后,類似的組織物偶爾還會排出。
堅持喝了幾個月藥,到了2021年5月24日,李大哥特意帶著一位親戚(劉大哥)從河北趕到了鄭州。一見到袁希福院長,他難掩激動:“前幾天剛讓寄了藥,可還是想當面來謝謝您啊!尿血好太多了,基本沒了!連我這多年的白癜風都淡了不少!大便也順了…這這…總之,身上舒坦多了!”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比任何話語都更有力。
中藥的調理,李大哥沒敢松懈。2022年9月26日,復查CT帶來了驚喜——病灶縮小了!他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袁希福老中醫。
2021年1月30日,喝了近個月的中藥后,李大哥發來微信:“尿出來一大塊爛肉,有2cm長,尿出來之后尿血的癥狀感覺會好一點!”
2023年1月,在朋友建議下,他做了個微創的電切手術。到了6月,因為小孫女生病,手頭緊了,他想著“反正也不尿血了”,就把中藥停了。沒成想,藥一停,熟悉的血色又出現了,還帶著異味。這次教訓讓他明白了什么,當年7月,他就又吃上了中藥。
2024年4月,在“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龍年中國行”的活動現場,人們又見到了李大哥。他精神頭十足地分享著近況:“身子骨越來越好了,每天能溜達一萬多步!”如今的他,在家喂喂雞鴨,村里轉轉,跟老伙計們嘮嘮嗑,日子過得平淡又踏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