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4
封面新聞記者 于婷
視頻制作:魏唯、劉承源、嚴興紅、袁一瑗、劉微
海報設計:姚海濤
社區矯正,是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制度,是法律嚴肅性與人文關懷交融的生動實踐。《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自2020年7月正式實施至今已有5年時間。在保障矯正對象合法權益的同時,引導他們在法律框架下重塑自我,回歸社會。
這一期法博士普法微課堂,我們邀請到四川省司法廳社區矯正管理處處長張敏,北京安博(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金笛,揭開“社區矯正”的神秘面紗,看看“非監禁刑罰”如何實現“寬嚴相濟”。
案例
從受助者到助人者
社區矯正對象通過助老行動重新融入社會
“李奶奶,我們來看你了。這兩天成都持續高溫容易中暑,給你買了點水果和藿香正氣水,你白天就別出門了,缺什么就跟我們說。”2025年的夏天,社區矯正對象陳正(化名)來到了獨居老人李奶奶的家中,為老人帶來了水果、避暑藥品和生活用品。
2023年6月,陳正因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1個月,緩刑1年,并處罰金7萬元。緩刑考驗期間,依法在成都青羊區接受社區矯正。作為首位“歸雁志愿者”,自2023年11月以來,她72次上門幫扶貧困、獨居老人,在青羊區社區矯正管理局的監督指導下牽頭負責“暖巢行動”,其愛心事跡在社區矯正對象中口口相傳。
據了解,自青羊區社區矯正“暖巢行動”項目建立以來,共開展愛心幫扶活動117場次,321人次社區矯正對象參加,覆蓋了8個社區。“暖巢行動”不僅改善了貧困、獨居老人的生活條件,更營造了互助友愛的社區氛圍。同時,從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轉變,也讓矯正對象重拾信心與尊嚴,為其順利融入社會奠定基礎。
說法
監督管理+教育幫扶
社區矯正助力回歸 降低再犯罪率
什么是“社區矯正”?哪些人適用呢?
社區矯正,是將符合條件的罪犯放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中,由專門機關對其進行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一種刑事執行活動。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第二條的規定,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因此這四類人員的身份既是犯了罪的人,也是社區矯正對象。
對社區矯正對象有哪些管理措施呢?
社區矯正工作的核心內容包括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由專門機關與社會力量相互配合,以分類管理、個別化矯正的方式,有針對性地消除社區矯正對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幫助其成為守法公民。社區矯正工作由依法設置的社區矯正機構來具體實施。
社區矯正對象在矯正期間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報告、會客、外出、遷居、保外就醫等監督管理規定,服從社區矯正機構的管理。
社區矯正機構根據需要,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法治、道德等教育。并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為有需要的社區矯正對象開展幫扶和救助,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指導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為社區矯正工作提供了法治化支撐,立法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202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是我國首次就社區矯正工作進行專門立法,共九章六十三條,對社區矯正的適用范圍、原則目標、機構設置、執行流程、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充分體現了保障人權、寬嚴相濟、科學矯正、社會參與、修復融入的現代刑罰執行精神。
立法的主要目的有三個方面:一是推進和規范社區矯正工作;二是保障刑事判決、刑事裁定和暫予監外執行決定的正確執行;三是提高教育矯正質量,促進社區矯正對象順利融入社會,預防和減少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有哪些亮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對于推進社區矯正工作規范化、專業化、法治化以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體現了以下8大亮點:注重社會關系修復和矯正對象融入社會;確立監督管理與教育幫扶兩大核心任務;鼓勵和引導多元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充分保障社區矯正對象享有的合法權益;設立社區矯正委員會統籌協調相關工作;提高社區矯正信息化水平與推動信息共享;矯正對象分類管理與矯正方案個別化實施;設立未成年人社區矯正特別規定專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實施至今已經有5年了,四川社區矯正工作開展情況如何?
社區矯正法實施以來,四川不斷加強社區矯正風險管理、強化部門協作、完善執行監督、優化教育幫扶、夯實基礎支撐,有效降低了行刑成本,預防和減少了犯罪,促進了社區矯正對象順利融入社會。
截至2024年底,全省社區矯正對象再犯罪率為0.05%,低于全國0.1%的平均水平。
主辦單位:中共四川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四川省司法廳
承辦單位:封面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