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張行之,上海人,90后作詞人,系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社員,上海音樂家協會音樂文學專業委員會會員、上海心理學會會員、上海朗誦協會科學之聲朗誦團專家成員,上海職工文學創作組成員,高級影視編導,小說作者。
音樂文學代表作品有:《月亮之下》、《長相思》、《一路走來》等。
耳機里的前奏像冬夜玻璃窗上凝結的霜花,鋼琴第一個音落下時,指腹突然觸到某種涼沁的震顫。音樂里仿佛藏著極細微的呼吸聲,像有人在麥克風前抿了抿唇,把未出口的嘆息含成了泛著水汽的音符。這時候我正坐在末班公交的后排,車窗把路燈拉成流動的金線,耳機里傳來的的旋律線正以一種近乎偏執的克制,在孟庭葦獨特的嗓音里反復描摹著告別的輪廓——那種強裝鎮定的顫抖,像極了戀人轉身時刻意挺直的背脊。
一開始的旋律起得很輕,像掀開蒙在記憶上的絨布。某個轉調的瞬間,旋律似乎突然沉下來,像心臟漏跳半拍的失重感。我想起去年在機場安檢口,隔著玻璃看見你揮手的樣子,明明隔著金屬探測器的蜂鳴,卻覺得那道身影突然被加了慢鏡頭。這首歌像是把空間感捏碎了又重新組合起來,北京的胡同燈影和臺北的忠孝東路夜市,在破碎的旋律里形成了重疊的光斑,地圖上幾千公里的直線距離,被唱成了耳機里忽遠忽近的聲場位移。
孟庭葦唱:“為何你會在我眼里,捉摸不定”,我剛好走過小區樓下的香樟樹。晚風把地上的兩片落葉吹起又落下,而旋律里那組對峙的星體正在聲場里彼此繞行——北京的星星帶著北方空氣的凜冽,臺北的云層裹著海島的潮濕,它們在“捉摸不定”里擦身而過時,旋律突然涌來一陣類似潮汐的緩慢震動,像胸腔里某根弦被撥動。想起那年冬天和你視頻時,你身后的夜市霓虹和我窗外的雪落聲,明明共享著同一時刻,卻隔著整個對流層的溫差。
和你分開那天,我獨自站在便利店的冷柜前,玻璃上的霧氣把倒影暈成模糊的色塊。歌里那片“沒有星星的夜空”被織成了網,網眼里漏出的鋼琴音,像極了加班深夜透過寫字樓玻璃看見的城市燈河——明明燈火璀璨,卻連一顆星的位置都找不到。這時候才驚覺,旋律里所有的留白都是預謀好的傷口,那些沒唱出來的“身不由己”,全被揉進了音樂間隙里的電流聲。
這首歌像悲傷的夜晚,也像蒼白的清晨。當我第二天出門再次聽著這首歌時,歌詞里最后一句“也許是我一直都太愛你”像是層疊的晨霧,當歌詞里的最后一個字消散在地鐵進站的轟鳴里時,我才發現自己攥著手機站了很久。站臺上人潮推著我往車廂走,耳機里的余韻卻把時間拉成了慢鏡頭——原來這歌最殘忍的不是講分離,而是把北京的星和臺北的云寫成了永不相撞的軌道,卻在旋律深處藏了個隱秘的共振點,狠狠地撕開了回憶的傷口。
也許是創作者覺得太殘忍,于是在結尾處用鋼琴彈奏的《小星星》來撫慰傷口,而我突然想起某句和你沒說完的話,在那個跨年夜的煙火聲里,曾被晚風吹成了海峽兩岸都能聽見的頻率。
*微信編輯:綿綿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轉載、投稿、合作:歡迎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