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車室比以前寬敞多了,看得出來花心思做了裝修,感覺空氣都好了很多。”暑運第一天,到長沙站乘車的文女士感受到了車站的變化。
記者走進長沙站,看到經過改造后的第三候車室變得更通透明亮。一側落地窗引入自然光線,與墻面的岳麓書院主題壁畫相映成趣,電子屏實時跳動著車次信息,整個空間既體現了車站的現代高效,又巧妙融入了湖湘文化的雅致韻味。
其中,第三候車室以“星曜·歷史名城”為主題,遵循修舊如舊原則,從既有候車室老照片中取折板單元,進行組合陣列,折板如同天上的熠熠星芒,璀璨耀眼。
此次長沙站提質改造主要包括4個候車室、軟席候車室及相關衛生間的裝修改造,進站口、集散廳及局部墻面更新,以及既有客運設施的數字化升級改造。工程力求在提升旅客出行體驗的同時,充分保留站房原有建筑風貌。
“候車大廳以華韻國風為主題,4個候車室分別以偉人故里、雷鋒家鄉、歷史名城、時尚之都為主題,為旅客帶來既統一又多元的候乘體驗。”長沙工程建設指揮部工程管理一部高級工程師彭玉文介紹。
長沙站地處長沙市芙蓉區車站中路,于1975年9月1日動工,1977年6月30日建成開通運營,2014年被列入長沙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了解,提質改造工程自今年3月13日正式開工以來,長沙工程建設指揮部與長沙站相互配合,立足“快”字當頭、“穩”字托底,聚焦節點施工安排,實行“封閉式通道+逐室停運”策略,確保車站客運秩序平穩運行。
為避免影響旅客出行高峰,施工期間,他們避開“五一”、端午等節假日,科學精細組織施工。“暑運期間,我們合理調整候車區域,安排專人加強引導,確保旅客順利進入對應候車室。”長沙站客運車間助理工程師顏理說。
指揮部在推進工程進度的同時,注重協調聯動,著力破解重點難題。根據長沙市文物保護要求,多次優化施工方案,在施工過程中保護好原有文物的完整性。
此外,換乘通道改造過程中,需要保障旅客安全和正常通行換乘。另一方面,四站臺北進站地道和出站地道加裝電扶梯施工,存在基坑深、結構復雜等技術挑戰。
“我們在第三候車室內搭設了一條全封閉的旅客臨時換乘通道,確保旅客通行安全,同時針對四站臺施工技術難點,要求施工單位編制了專項施工方案,并進行了優化修改。”彭玉文說。
目前,第四候車室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室內裝修。整體提質改造工程完成后,長沙站綜合服務能力與信息化水平將得到全面提升,旅客候乘環境和出行體驗也將得到極大改善。歷經百年歲月洗禮的長沙站,正加速以煥然一新的姿態,迎接新的旅程。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出品
文圖:記者 周堅 陳樂晗 劉涵 通訊員 長沙工程建設指揮部 米岳松 長沙站 張文娜
編輯:彭旋
審核:趙岳 徐媛
監制:曾佳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