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浙交界的壽寧,一場多元力量共同參與矛盾糾紛化解的生動實踐正在上演。
近年來,寧德市壽寧縣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為抓手,構建“一站式受理、多部門聯動、全流程化解”工作機制,推動矛盾糾紛高效處置。
業(yè)務“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務”
走進壽寧縣綜治中心,群眾或在詢問業(yè)務,或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執(zhí)筆填表。左側,“夢龍矛盾調處志愿者之家”的門輕輕開啟,兩名當事人相攜而出,眼角舒展的笑意如春風拂面,映襯得墻上那抹“把難題交給我,讓滿意還給您”的鮮紅標語愈發(fā)生動。
“現在辦事像掛專家號!”剛調解完宅基地糾紛的老吳在滿意度屏按下“非常滿意”,看著手中的調解書,直說省心。
壽寧縣地處閩浙交界,素有“兩省門戶、五縣通衢”之稱。如何化訟止爭?壽寧縣秉承“一站式解紛、零距離服務”的理念,有機整合各類資源力量,升級改造縣綜治中心,打造矛盾糾紛調處聯合體,讓綜治中心成為群眾解決問題的“首選地”和“終點站”。
“在這里,群眾的各類訴求都能找到對應的解決窗口。”壽寧縣綜治中心負責人指著大廳內的服務標識介紹道,該中心以“全科診室”理念打造專業(yè)化窗口,因地制宜提供勞動仲裁、訴訟服務、人民調解、法律服務、交通事故快處快賠等專業(yè)服務。配套建設了心靈驛站、評理室等特色功能空間,整合19個部門資源形成治理合力。“就像醫(yī)院的多學科會診,遇到跨領域糾紛時,市場監(jiān)管、婦聯等輪駐單位能在第一時間響應到場,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建強解紛陣地,既需要資源整合的“硬件升級”,更離不開制度創(chuàng)新的“軟件迭代”。該中心創(chuàng)新設立統(tǒng)收分辦、難事齊辦、督導專辦工作機制,將群眾訴求按疑難程度分級處置,以簡單問題“馬上辦”、一般問題“分級辦”、重點問題“派單辦”、難點問題“會商辦”的閉環(huán)處置,實現來訪群眾有人接待、矛盾調處有人受理、綜合協調有人統(tǒng)籌。
糾紛“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一次性就把問題徹底解決。現在,我終于能安心在家休養(yǎng)了!”前不久,坑底鄉(xiāng)村民陳某林握著剛到手的工傷賠償款,緊鎖多時的眉頭終于舒展。
陳某林原來受雇于浙江省慶元縣某竹木加工廠。工作期間,其不慎受傷,卻因工傷賠償問題陷入維權困境。在與用工單位多次溝通未果后,陳某林無奈向縣綜治中心求助。
“介入糾紛后,我們得知陳某林工作期間,用工單位未為其繳納工傷保險,其訴請工傷賠償,需要通過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等多道流程,不僅耗時久、爭議大,花費也多,維權成本較高。”縣綜治中心負責人說,本著盡早解決雙方爭議的目標,調解員采取“邊調查,邊調解”方式,向雙方分析工傷保險相關政策,并搭建“賠償階梯”逐項磋商,尋求雙方訴求平衡點。
考慮到企業(yè)位于浙江,管理人前來調解不便,綜治中心主動對接當地鄉(xiāng)政府,組織雙方進行多次通過互聯網面對面協商或進行電話溝通。在跨域聯動調解下,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合意,用工單位一次性向陳某林支付各項賠償款3.2萬元,讓這場持續(xù)數月的糾紛畫上圓滿句號。
“省其讞牘、可使無訟”,這是明朝文學家馮夢龍在壽寧任知縣時提出的司法理念。壽寧縣傳承和發(fā)揚這一優(yōu)秀傳統(tǒng)社會治理理念,在綜治中心創(chuàng)建“夢龍矛盾調處志愿者之家”,實時受理群眾提出的各類矛盾糾紛化解事項。
“志愿者之家聯合司法、公安、檢察院等多方力量,為群眾提供接受咨詢、無償代書、矛盾調處等方面的志愿公益服務。同時,引入退休政法干警組成的‘銀發(fā)智囊團’,發(fā)揮他們的經驗優(yōu)勢和群眾工作優(yōu)勢,有力推動了各項矛盾糾紛化解。”志愿者之家負責人說。
更專業(yè)的法治力量也在持續(xù)注入。壽寧縣法學會依托綜治中心構建多功能法律咨詢專家?guī)欤蠈I(yè)力量,組建37人專家團隊深度參與重大決策論證、風險防控及矛盾化解工作。針對矛盾糾紛中的法律難點,專家團隊開展專項攻堅,通過“一案一策”推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
智理“一平臺管理、一體化處置”
3月11日,下黨鄉(xiāng)綜治中心通過“智理廊鄉(xiāng)”系統(tǒng),及時處置了一起因家禽損害引發(fā)的鄰里糾紛。
原來,村民王成某反映,自家5只雞被王光某飼養(yǎng)的犬只咬死,雙方對責任認定存在嚴重分歧。在接收訴求后,“智理廊鄉(xiāng)”系統(tǒng)當即啟動智能分撥程序,將該事件同步流轉至碑坑山村委及下黨鄉(xiāng)派出所、司法所,并推送糾紛背景、當事人訴求等關鍵信息。隨即,由派出所、司法所及村委組成的聯合調解組迅速開展實地核查,針對上述糾紛開展情感疏導、法理闡釋和矛盾化解工作,鄉(xiāng)綜治中心全流程跟蹤。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協議,王光某主動道歉并賠償損失。
“這次糾紛從系統(tǒng)預警到聯合處置僅用時2個小時,從糾紛上報到案結事了不超過4個小時,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下黨鄉(xiāng)綜治中心負責人說,以前類似的糾紛處置需要層層上報,現在通過“智理廊鄉(xiāng)”系統(tǒng)智能分派、多端協同等功能,矛盾糾紛平均處置時效縮短60%。
壽寧縣綜治中心立足實戰(zhàn)導向,將“智理廊鄉(xiāng)”系統(tǒng)升級為覆蓋全域的綜合指揮調度平臺,通過標準化流程再造推動矛盾糾紛化解提質增效。打造“信息采集—受理立項任務派遣—處理反饋—核查結案”五步閉環(huán)機制,對基層發(fā)現的矛盾糾紛實行智能分撥,并將處置進度實時回傳至前端APP及數字化平臺,構建起“問題發(fā)現即錄入、任務派單秒響應、調解力量精準配、處置過程全溯源”的矛盾糾紛化解新范式。
針對需要跨部門、跨層級調處解決的群眾訴求、非警務警情、矛盾糾紛、安全隱患等相關問題,綜治中心通過“智理廊鄉(xiāng)”系統(tǒng)統(tǒng)一落實指令流轉、工作調度、逾期提示、反饋評價等,按照職責、屬地、部門進行分類調處,實現問題隱患處置“閉環(huán)化”管理,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閩東青山綠水間落地生根、枝繁葉茂。
來源:寧德市委政法委 壽寧縣委政法委 福建法治報
責編:黃慧兒
審核:方琮 高奇
■福州晉安:“檢察藍”入駐解紛更高效
■龍巖漳平:一杯“親民好茶” 調出解紛“幸福味”
■莆田城廂:“解紛超市”把矛盾糾紛解決在百姓家門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