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 實習生 劉伊伊
近期以來,不少人在社交媒體反映,坐飛機時遭遇的顛簸情況明顯增多。6月25日,有網友表示某航空公司從上海飛往深圳的航班,突遇強氣流,3秒內飛機急速下降,航空公司稱遭遇了晴空氣流。兩天后,又有網友表示在乘坐飛機時出現了突然出現驟降,由于部分乘客未扣安全帶,瞬間騰空撞到行李艙,現場可樂液體飛濺成豎線,有人嚇得尖叫哭泣。
飛機變得顛簸是錯覺嗎?悉尼科技大學的蘭斯·萊斯利教授和米爾頓·斯皮爾通過研究發現,氣候變化與飛機遭遇的嚴重氣流顛簸存在緊密聯系。
全球變暖會增加低空大氣水蒸氣含量
長期以來,飛行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安全的出行方式,每百萬次航班的事故率僅為1.13次。然而,近幾個月來,已有數起飛機遭遇極端湍流的報告。
繪圖/楊仕成
事實上,近幾個月以來,類似的因氣流顛簸導致航班異常的事件并非個例。2025年3月,美國聯合快運的一架航班因遭遇極端氣流顛簸,致使5名乘客受傷,飛機被迫在得克薩斯州緊急降落;6月,一架瑞安航空的航班在德國南部上空遭遇雷暴,嚴重的氣流顛簸造成9人受傷,飛機最終緊急降落在小城梅明根。
悉尼科技大學的蘭斯·萊斯利教授和米爾頓·斯皮爾通過研究發現,氣候變化與飛機遭遇的嚴重氣流顛簸存在緊密聯系。全球變暖使得低層大氣中的水汽含量增加,熱量和水汽成為形成被稱為“下擊暴流”的危險強陣風的關鍵因素。這種“下擊暴流”在飛機起飛和降落過程中,可能導致飛機危險地升高或降低高度,對飛行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他們解釋說:“全球變暖會增加低空大氣中的水蒸氣含量,這是因為升溫1°C會使大氣中水蒸氣的含量增加7%。額外的水分通常來自鄰近較溫暖的海洋。它從海洋表面蒸發,并滋養云層。”
增加的熱量和水蒸氣會加劇雷暴產生
隨著增加的熱量和水蒸氣而來的,是雷暴的數量增多。
兩位專家表示,雷暴對飛機的主要威脅在于低空風力和風向的危險快速變化,尤其是幾公里寬的微下擊暴流,會導致風速和風向的突然變化。
微下擊暴流是由雷暴引致的一種最猛烈的下沉氣流,因其突發性、強烈性和小尺度特點,被視為航空安全的一大隱患。它常出現在積雨云中,其下沉氣流會使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先遭遇頂風,隨后瞬間轉為順風,這種風向的急劇變化給飛機帶來了極大的飛行風險。一個微下擊暴流的影響范圍足以覆蓋一個機場,因此在飛機起降階段,若遭遇此情況,飛機可能會像被氣流拍打在地面上一樣發生墜機事故。
“載客量為4至50人的小型飛機,更容易受到影響。”
令人擔憂的是,隨著全球氣溫持續上升,微下擊暴流只會愈演愈烈。
兩位專家還表示:“預計未來濕微下擊暴流雷暴造成的破壞性陣風,不管是發生頻率還是強度,都會增加。”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持續,氣流不穩定的情況或許還會增多。如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確保航空飛行的安全與穩定,為旅客提供更優質、可靠的航空服務,是整個航空業需要共同思考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專家呼吁航空安全部門和航空公司“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起飛和降落時要更加警惕”。
極端天氣如何影響飛機?
極端溫度下,飛機部件會過熱受損,密封件會軟化或熔化。如果溫度超過47°C ,部分型號的飛機就會停飛,因為一些飛機制造商無法保證必要的發動機推進力。
飛機之所以能夠飛行,是因為飛機的速度會導致周圍空氣流經機翼,從而產生升力。熱空氣的密度小于冷空氣,這意味著飛機需要更大的發動機功率才能產生與在較冷氣候下相同的推力和升力。
氣溫越高,空氣密度越低,這反過來又導致機翼迎風面減小。
雷暴期間出現的積雨云也可能帶來麻煩,因為它們會伴隨突然的暴雨。這些云通常是由一段時間的高溫天氣造成的。雷暴存在多種危險,例如風切變、湍流、降雨、結冰和閃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