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開車三小時就可以抵達的豐寧壩上草原屬實是一個炎炎夏日的寶藏打卡地,這里被譽為“京北第一草原”,有風光絕美的草原天路,有童話氛圍的七彩森林,還有歷史人文氣息濃厚的大汗行宮。
大汗行宮位于豐寧縣大灘鎮,是以忽必烈稱帝登基大典的行宮為藍本復建而成的景區,這里有廣袤草原,有百花爭艷,也有活生生的蒙元史詩。
石頭小徑穿梭在茂盛草地中,沿路可以看到宏偉的寢帳、壯觀的兵營、肅穆的祭天臺和威武的雕像,草原王朝的輝煌霸氣盡在其中。
戰場上金戈鐵馬的還原場景讓人仿佛穿越時光重回800年前,感受古戰場的激烈與悲壯。
成吉思汗和手下將領議事、發布軍令的軍帳格外引人注目,外形如一只展翅雄鷹,氣勢非凡,讓人聯想到草原民族的勃勃野心。
軍帳內復原了成吉思汗和大臣議事的場景——帳篷內空間寬闊,裝飾金碧輝煌,成吉思汗和汗妃坐在寶座上,大臣分坐兩側,此情此景仿佛能感受到當時的嚴肅氛圍。
無論寢帳還是軍帳都建得結實美觀,看來即使草原游牧民族需要經常遷移,他們對居住、辦公的處所也并不敷衍。
民俗展館區域用不同的帳篷作區分,在這里可以看到不同主題的展陳內容。
人們總是用“馬背上的民族”來形容蒙古族,對蒙古人而言,馬不僅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勞動和交通工具,在祭祀占卜、禮儀習俗等活動中也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
這里有對各種名馬的詳細介紹,在內蒙古大草原上分布著四大類群的蒙古馬——烏珠穆沁馬、烏審馬、巴爾虎馬和百岔鐵蹄馬,這些馬種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足見蒙古馬的歷史悠久。
為了更好地游牧生活,蒙古族人民創造了馬鞍馬具。展品中的馬鞍外形有樸素的,也有奢華的,設計上都兼具了實用、安全和舒適性。
閃著耀眼光芒的金帳和兩側的藍色帳篷就是大汗行宮的三大帳篷,中間的是成吉思汗的寢帳,兩側為汗妃寢帳,其內裝飾極盡奢華,住起來想必是相當舒適的。陽光灑下,眼前的景色遼闊而讓人回味無窮,仿佛為這段800年前的歷史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