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當月球引力牽引著海洋潮起潮落,女性身體內的生理周期也在以近乎同步的節奏運行——月經周期平均28天的節律,與潮汐的朔望月周期(29.5天)形成奇妙的呼應。
這一跨越千年的自然共鳴,不僅是生物學的奇跡,更暗藏著解讀女性健康的密碼。
月經周期紊亂:
內分泌與器質性疾病的警示
內分泌失調引發的周期異常
正常月經周期一般在21~35天,平均28天。
當周期短于21天(月經頻發)或長于35天(月經稀發),往往與下丘腦-垂體-卵巢軸(HPO軸)的內分泌紊亂相關。
以育齡女性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為例,PCOS患者常出現月經稀發甚至閉經,同時伴有多毛、痤瘡等高雄激素表現及卵巢多囊樣改變。
PCOS發病機制在于下丘腦對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分泌調控異常,垂體促黃體生成素(LH)持續高水平,卵巢分泌雄激素過多,抑制卵泡發育成熟,影響排卵,打亂月經周期。
此外,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會干擾月經周期。
甲狀腺激素參與調節生殖內分泌,其水平異常會打破激素平衡,影響子宮內膜的生長與脫落規律。
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加速機體新陳代謝,影響HPO軸,可能使月經周期縮短、經量減少;甲狀腺功能減退時,甲狀腺激素不足,代謝減慢,可導致月經周期延長、經量增多,甚至閉經。
器質性疾病導致的周期改變
子宮、卵巢的器質性病變同樣會引發月經周期紊亂。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的良性腫瘤,若肌瘤位于肌壁間或黏膜下,可能影響子宮收縮及子宮內膜面積,導致月經周期縮短、經期延長、經量增多。
子宮腺肌病則是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引發子宮均勻增大,患者會出現進行性加重的痛經,同時月經周期紊亂,經量增多、經期延長。
卵巢腫瘤也不容忽視。
如卵巢顆粒細胞瘤,屬于性索-間質腫瘤,可分泌雌激素,持續刺激子宮內膜,造成月經紊亂,表現為月經頻發、經期延長等。
若腫瘤影響卵巢正常組織功能,影響HPO軸的激素分泌與調節,還可能引發更復雜的周期異常。
年齡與月經周期異常
青春期:發育與調節
青春期女孩從初潮到建立規律月經周期,一般需要2~5年時間,此階段HPO軸尚未發育成熟,容易出現月經紊亂,如周期不規律、經量時多時少。
如果初潮后長期閉經、大量出血,則需引起重視并及時采取科學治療措施。
更年期:卵巢衰退與疾病過渡
更年期(圍絕經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出現波動,月經周期開始紊亂,可出現月經頻發、稀發等情況。
這一階段,需警惕子宮內膜癌等疾病。
長期無排卵,子宮內膜受單一雌激素刺激,缺乏孕激素保護,易發生增生甚至癌變。
更年期女性若出現月經紊亂,尤其是經期延長,需及時進行婦科檢查、子宮內膜活檢等,排查惡性疾病。
同時也要關注更年期綜合征的管理,緩解潮熱、失眠等不適,預防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等遠期并發癥。
結語
女性身體從來不是孤立的系統,
而是與宇宙節律共振的海洋。
讀懂潮起潮落間的密語,
在生命的長河中守護健康的港灣。
說明:文字原創,圖片由AI生成。
作 者: 郝學婧
責編:解陽楊
審核:姜峰 李碩然 唐蔚
為促進科普創作的傳播與交流,我們組建了科普創作者交流群
由于申請人數較多,進群后請備注:醫院、單位 / 專業 / 姓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