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面印有“秉公辦事揚正氣 心系百姓暖人心”的錦旗送到了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手中。七旬老人李大爺緊緊握著工作人員的手,激動地說:“太感謝了,要不是你們幫忙,這錢我真不知道啥時候才能要回來!”這面錦旗背后,是一段跨越區域、充滿溫情的消費維權故事。
從“不能辦”到“怎么辦”,彰顯為民本色?!巴?,我買保健品被騙了,您一定得幫幫我!”不久前,李大爺反映自己購買保健品并無宣傳的療效,老人聽力不好也不知如何投訴,急切地來到現場尋求幫助。工作人員耐心安撫老人并認真傾聽訴求,了解到老人反映的保健品公司并非我區管轄企業,原則上依法不予受理。但考慮到訴求人年齡大、聽力不好等問題,工作人員并沒有“一推了之”而是決定“特事特辦”。經與領導溝通,迅速啟動“特殊群體維權綠色通道”,梳理企業注冊信息、經營資質,并與注冊地市場監管部門建立聯絡機制,通過電話、函件等詳細說明特殊情況,請求協助處理。
從“屬地管轄”到“跨區聯動”,主動向前一步。經溝通聯系,注冊地監管部門迅速介入調查,發現企業在銷售產品時有部分表述不夠清晰,容易造成消費者誤解,也有其他老年人提出了退費訴求。相關細節了解清楚后,兩地決定“聯合辦訴”,我區市場監管局提供前期了解的訴求內容和搜集到的交易憑證,并全力做好訴求人的安撫溝通工作,注冊地市場監管局多次與涉事企業溝通,引導其妥善處理消費糾紛。在兩地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企業與訴求人就退費問題達成一致,涉及該企業的其他投訴也得到了有效推進。
從“一事一辦”到“長效護航”,筑牢維權屏障。像李大爺一樣急切來訪的訴求人幾乎每周都有,多為年紀偏大、通訊工具使用不便的消費者。為更好提供調解服務,區市場監管局建立“訴求梳理-部門對接-結果跟蹤”三級閉環辦訴機制,設立專門的“調解室”,并有工作人員“一對一”接訴辦訴,確保訴求“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同時,在接訴過程中,積極引導消費者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告知遇到消費糾紛時的維權手段,以高質量服務守護群眾消費安全。
參加中小學志愿活動,積累志愿時長!
看看門頭溝鄰居們都在團什么?
■說明:本文由家住門頭溝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來源:門聲網事
??????????????????
■本號法律顧問:北京市恒略律師事務所,咨詢微信:jwbei2
關注家住門頭溝
看門頭溝大事小情,搜周邊吃喝玩樂!
=======門頭溝的鄰友圈!=======
商務微信:jiasupao20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