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煙臺福山區煙草專賣局以群眾和零售客戶多元化法律需求為出發點,突出送法服務專項宣傳、普法學法校園宣傳、消費維權主題宣傳,著力創新法制宣傳形式,延伸法制宣傳觸角,為社會營造良好法制氛圍助力。
街頭巷尾傳遞法治溫度
“同志,這是昨天在新開的商店買的煙,咋嘗著味道不對?是不是買到假貨了?”
“我打算開個分店,是不是可以共用一個煙草專賣品零售許可證?”
5月24日,正值周末,福山區局工作人員正在河濱路銀月廣場上舉辦“守護權益‘煙’之有法”普法宣傳活動,工作人員現場就卷煙真偽辨別、網絡售煙、煙草專賣品零售許可證使用等問題為群眾答疑解惑。
為提升消費者對煙草法律法規的認知,福山區局在常態化開展“3·15”“民法典宣傳月”等集中普法宣傳的同時,還以基層服務站為單位成立了5支“普法小分隊”,在周末分頭來到廣場、集市、路口、商超等人員密集場所,聚焦民生關切開展1—2小時的“微普法”,為群眾提供便利。
“以前咨詢政策、詢問如何鑒別真假煙要撥打電話,有時還要通過12345政務熱線轉辦答復,非常麻煩。現在到了休息日,經常見到‘普法小分隊’的身影,可以現場咨詢,真是太方便了。”
大家都對街頭巷尾的普法宣傳表示贊同,認為這種“面對面”宣傳接地氣、講解細致,讓法律法規變得通俗易懂,為日常學法、用法提供了便利。
普法小分隊還準備了漫畫版的普法“微手冊”,根據現場咨詢舉一反三,對“微手冊”內容進行延伸講解,便于群眾查詢閱知和廣泛宣傳,進一步擴大普法受眾度。
場景化普法呵護健康成長
“這是新出的可樂嗎?好像跟平時喝得不一樣,嘗一嘗,應該是新口味。”
“這杯迷你奶茶也很可愛,聞一聞是不是香香甜甜的?”
“同學,對沒見過的商品不能輕易嘗試,現在很多‘上頭電子煙’都披上了‘可樂罐’‘奶茶杯’這種看似常見的外衣,一旦食用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
6月19日,福山區局工作人員分別走進福山區第二實驗小學和福山區懿榮中學,上演了一場生動的“普法情景劇”,通過實景演繹和互動問答,向師生和部分家長展示了電子煙的種類和制造原理,揭開了“上頭電子煙”偽裝成等可愛、新潮背后的虛假面紗,對家長和學生進行法治與健康的雙重教育,引導未成年人主動拒絕、遠離、抵制電子煙,助力打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校園環境。
除了筑牢思想防線,福山區局還從源頭入手,精心選取了《福山區煙草制品零售點合理布局規劃》中關于中小學校、幼兒園內及周邊無法辦理煙草專賣許可證的相關法律條款,制作了三個動漫視頻在辦證大廳進行循環播放,嚴格落實零售許可申請的實地核查工作,對于“紅線”范圍內的許可證申請一律不予許可,牢牢把住許可準入“關口”。不定期對學校周邊電子煙經營商戶進行“地毯式”摸排巡查,堅決杜絕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行為。
警示提醒維護客戶權益
“初老板,最近轄區內詐騙分子活躍,這是我們制作的《卷煙詐騙伎倆大揭秘》《辨別‘調包計’‘假李逵計’等常見騙術》,你一定好好學學,防止卷煙被調包,造成損失。”
為切實保障零售客戶財產安全,全方位提升零售客戶防詐騙意識,福山區局與轄區派出所聯合開展防詐騙宣傳,全力以赴守護群眾“錢袋子”。
為精準了解客戶對防詐騙知識的需求和痛點,普法小分隊深入基層一線,與客戶面對面交流,收集意見建議。同時借助問卷調查、線上互動等多元化方式廣泛收集具體需求和存在困惑,精心制作貼合實際的防詐騙資料資料和宣傳計劃,讓防詐騙理念如同春風化雨般深入人心。
除了日常的防詐騙宣傳,福山區局聯合區郵管局、交通局走進中通、申通等大型物流企業和快遞驛站,講解物流寄遞開箱驗視、實名認證等相關法律法規,明確企業查煙義務及涉煙違法運輸行為法律責任,通過現場包裹抽查示范,指導相關人員識別可疑涉煙包裹。
“通過你們的講解和演示,我意識到一時的疏忽可能給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機。我要告誡員工切不可麻痹大意,盡量精準做好鑒別。有異常情況及時給你們反映。”某物流企業福山片區負責人張春雷詳細記錄普法小分隊講解的物流快遞鑒別要點,表示要盡快給員工開會,提高全員防范意識。
普法不是一陣風,而是潤物細無聲的持久戰。下一步,福山區局將持續優化常態化普法機制,強化涉煙違法行為打擊力度,推動形成“學法知法、守法誠信”的良好氛圍。(劉驍 由雯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