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和事業編真的差別很大,雖說兩者都屬于體制內,但全然不同,好多人都沒弄明白,就嚷嚷著要去考。今天一次性給大家講清楚。
首先,招聘考試不一樣。公務員一般只有國考和省考,每人只能報一個崗位,并且考試時間和科目固定,關鍵是入編率極低,很難考。事業編則不同,有些單位能參加省級統考,有些單位還可自行組織考試,每年的機會多不少,所以相對容易上岸。
其次,身份不同。公務員屬于行政編,是為國家服務的,工資全部來源于財政撥款,哪怕國家財政吃緊也是如此。但事業編不一樣,它屬于公益性質的單位,工資來源通常有三種。
第一種是全額撥款,就是不管單位效益怎樣,工資水平都不受影響,很穩定,學校老師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不會因招生人數變化而使工資波動,既不會因為學生招多了工資就高,也不會因為招生太少就沒了工資。
第二種是差額撥款,工資和單位的績效收益掛鉤。例如某家醫院今年業績出色,那么醫生的收入就會提高,反之收入就會受影響。
最后一種是自負盈虧的單位,像各種旅游景點以及圖書館、科技館之類的就是如此。
再者,晉升機制不一樣。公務員是按照行政級別晉升的,比如從副科晉升為正科,正科晉升為副處,大家一聽就懂。事業編則走職稱路線,比如醫生就是按照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等這樣的級別來評級。
倘若一家單位既有公務員,又有事業編,那當領導的一般只能是公務員,事業編基本沒機會。這跟企業里的工程師類似,他們一般靠職稱來漲工資。
所以,朋友們沒搞清楚這些,可別盲目勸孩子考公考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