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炒拉面配大蒜,隨性的畫風,尋常人家的口吻,誰又想到這是《新聞30分》的郎永淳。
曾經是臺前的“主持人”,如今是街邊小店的“尋常人”,這么多年郎永淳過的怎樣?
從央視宮殿到煙火小巷
十年前,郎永淳的名字代表著中國最權威的聲音。1995年,這個針灸專業出身的江蘇小伙,硬是擠進了央視大門。從《新聞30分》到《新聞聯播》,他用二十年時間把自己打磨成“國臉”。
然誰又能想到他竟然是針灸師出身!
1989年,手握針灸專業的郎永淳,本應在小城醫院度過安穩一生。甚至認為這便是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直到一張北京廣播學院的招生簡章。
郎永淳開始感嘆,自己為何不去試一試?就這樣,以跨考題目按摩和刮痧,卻是從此開啟了郎永淳作為“播音員”的生涯。
不過,終歸是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郎永淳也不例外,奈何學習針灸對自己的嚴苛,卻還是讓這位播音“跨考生”成為央視總臺看重的“香餑餑”。
借同學西裝上臺,但腹有詩書的沉淀,一段“無稿改導語”的即興發揮,卻是讓制片人當即敲定,便是確定郎永淳成為欽點的主持人。
15年零失誤的播報,工作間隙攻讀企業管理碩士,一天時間的掰開兩天用,只得說優秀的人終歸會想辦法讓自己更加優秀,也便有了后來郎永淳與歐陽夏丹的“丹淳組合”。
那是2011年,《新聞聯播》的身影,字正腔圓的播音腔調,精神抖擻的郎永淳尤為顯眼。
誰又能想到從前的醫學生,一步步從《新聞30分》到后來的《新聞主播》主持人又將會付出怎樣的艱辛。
然命運終是喜歡開玩笑,就在郎永淳事業如日中天之時,郎永淳開始無法顧及事業和家庭。
郎永淳的妻子病了,癌癥。
為愛辭職,身負重債
郎永淳和妻子吳萍很相愛,兩人也是在郎永淳在北京廣播學院就讀期間相識,本就是一個班級,又同為班級干部,從大學到社會的愛情,郎永淳和妻子都很珍惜。
只是命運無情,就在郎永淳腳踏實地一步步為小家努力時,妻子癌癥復發的費用卻是壓垮了郎永淳。
2012年被發現癌細胞轉移,2013年去到美國治療,家庭與事業的難以兼得,2015年9月2日,最后一次《新聞聯播》的播報音,便是郎永淳離職央視的倒計時。
“國臉”郎永淳,從此便是“還債”的郎永淳。
從妻子開始治病,到所有的治療費用,當美國治療賬單,一次CT檢查1萬美元的費用,可以抵他三個月工資的現實,央視光鮮的“金飯碗”在現實面前裂開縫隙,沒有辦法,為了還債和救妻子,郎永淳開始生活在播音廳之外。
向其他人一樣跑業務,喝酒談生意,從光環到負債,身份的改變,生活的經歷終是給郎永淳再上了一課。
而再次看到郎永淳,到如今的直播間,從前的“央視國臉”,如今的“直播間賣貨大叔”,郎永淳多了一層煙火氣。
普通的生活,普通的人生
2025年5月12日,郎永淳再次成為焦點,主張講述年輕人要重視價值積累,更是告誡到年輕人,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一份永恒的工作,而重視自己的價值,而不是機械的去重復。
更是以自己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畢業的兒子舉例,哥大的碩士已經在家待業一年,感嘆現在的孩子,小公司看不上,大公司又卷不過,郎永淳的眼里沒有焦慮,只有過來人的通透。
而評論區感嘆郎永淳兒子如此高學歷都難找到工作之外,卻也感嘆時間的飛速,曾經的“國臉”郎永淳已經54歲了。
歲月終是令這個曾經的央視主持人的臉上顯現出痕跡,誰又能想到如今和農民工一起在飯館,一份炒拉面,一份大蒜接地氣的,竟是從前只能在電視里看到的主持人。
不過身份更迭又如何,重要的是,如今54歲的郎永淳生活幸福安穩,雖不在央視繼續就職,但曾經的經歷終是財富,如今在自己的直播間變身“賣貨大叔”,偶爾為粉絲傳道解惑,日子自己覺得舒服也便作罷。
從醫學生到“國臉”主持人,再到如今自媒體創作者,只得說,每一個階段的經歷,才構成了如今大眾眼中“普通”的郎永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