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知不覺,特朗普再次入駐白宮已經五個多月的時間,重返王座,特朗普一心想要大干一場青史留名,但不論是關稅戰還是俄烏調停,目前都碰了一鼻子灰。
也正因如此,其支持率已經降到了“歷史最低”,可即便如此,他還認為自己正帶領著美國再次走向偉大。
可就在其準備極限施壓伊朗之際,不到24小時,就迎來了至少4個噩耗。
奧巴馬、小布什出擊
特朗普認為,美國國際開發署存在嚴重的管理混亂和資金濫用,解散這個機構有助于節省資源,確保聯邦財政更加合理地使用。
他堅信美國不應該繼續資助一個效率低下的機構,尤其是在國內面臨著如此巨大的財政壓力時。
特朗普的這一觀點顯然并非沒有依據,畢竟,任何一個龐大的政府機構,難免會面臨運作上的漏洞和管理上的挑戰。
但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和小布什卻都出言反對,6月30日,奧巴馬明確表示,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署是一個重大錯誤,稱這將是一場“悲劇”。
在奧巴馬看來,USAID不僅僅是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更是在確保美國安全和推動全球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美國通過這個機構,長期以來幫助了無數發展中國家,提升了全球的安全和穩定,也在世界各國樹立了正面的形象。
小布什則認為特朗普的決定將直接損害美國民眾的利益,小布什指出USAID作為美國對外援助和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早已成為美國在全球事務中的“名片”。
如果解散這一機構,美國不僅會失去很多在國際上的話語權,還會讓其他國家對美國的領導地位產生懷疑。
小布什作為共和黨的重量級人物,這次公開批評特朗普,可能會在黨內引起更大的波動,再加上美國的國會選舉即將來臨,特朗普此舉無疑為競爭對手提供了攻擊的“彈藥”。
“大而美” 法案驚險過關,隱患重重
當地時間6月30日,特朗普主導的“大而美”法案在經過長達16小時的辯論之后,最終參議院以51票贊成、49票反對的微弱優勢涉險過關。
雖然該法案成功通過,但卻暴露了共和黨內部的分歧,在投票過程中,至少 2 名共和黨參議員的倒戈或棄權,這表明共和黨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
除此之外,這項法案還引發了眾多美國普通民眾的反對,法案中的一項核心內容是大幅減稅,特別是富人群體的減稅力度頗大,而對中低收入群體的補貼卻大幅縮水。
這無疑加劇了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甚至削減了醫療補助、食品援助等民生項目的資金,這使得不少民眾的生活受到直接影響。
不過,特朗普的目標依然是推動這項法案盡快實施,盡管前方充滿不確定性,參議院已經通過,但法案在眾議院的通過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如果眾議院的投票出現變數,法案可能會因此夭折,特朗普雖然迎來了短期的勝利,但他能否順利推動法案的實施,仍充滿挑戰。
更為棘手的是,如果該法案實施后效果不佳,導致美國的債務繼續增加,特朗普的政治生涯也會面臨更大的考驗,反對黨和輿論的抨擊將成為他未來的主要壓力。
如今,美國的債務問題已經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難題,如果這一法案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問題,特朗普無疑會成為焦點人物,接受來自各方的指責與質疑。
針對伊朗的空襲出現“內鬼”
特朗普在面對伊朗核設施打擊問題時,處于一種非常尷尬的境地,起初美軍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被特朗普描繪成一場“巨大的勝利”,他信誓旦旦地表示,福爾多等核設施已被徹底摧毀。
然而,事實卻并不像特朗普宣稱的那樣,事后情況顯示,美軍的打擊效果并不如預期,從情報來看,雖然特朗普一再強調打擊的成功,但美軍和情報部門的消息卻大相徑庭。
美國的初步情報顯示,伊朗并沒有遭遇致命打擊,核設施的破壞程度遠低于伊朗的預期,事實上,美軍并未使用GBU-57重型鉆地炸彈,而是選擇了“戰斧”導彈,這就導致了攻擊效果的打折扣。
尤其是在伊斯法罕核設施的攻擊中,美軍沒有使用鉆地彈,而是認為這個設施過于深沉,使用鉆地彈效果也未必理想。
國際原子能機構也對美國的空襲效果表示懷疑,認為雖然打擊確實造成了伊朗三大核設施的破壞,但并未徹底摧毀它們,伊朗甚至可以在幾個月內恢復濃縮鈾的生產。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伊朗已經開始重建福爾多核設施,這無疑讓特朗普的“成功”說法站不住腳,對他來說,這是一個打擊,他的聲望因此遭遇嚴重質疑。
憤怒的特朗普認為這一切都是別有用心的“內鬼”所為,指責有人故意泄露機密情報,導致了與他聲明不符的消息傳播。
特朗普甚至要求徹查泄密者,試圖找到導致自己國際形象受損的“罪魁禍首”,可這一系列事件不僅暴露了美國情報管理和信息傳遞上的嚴重問題,也進一步加劇了美國內部的政治信任危機。
五角大樓的高層與特朗普之間在情報處理上的差異,已經引發了國際社會對美國軍事行動及其情報準確性的廣泛懷疑。
伊朗強硬回應,談判條件成僵局
最近,伊朗的強硬態度再次讓美伊關系陷入了僵局,打破了特朗普的外交幻想,伊朗不僅重建了遭受破壞的核設施,而且明確表示,永遠不會停止濃縮鈾的活動,這讓特朗普通過軍事威脅來迫使伊朗屈服的計劃顯得毫無效果。
伊朗在面對美國的壓力時,提出了一個明確的條件:如果美國想要恢復談判,必須首先承諾不再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
這直接戳中了美國的軟肋,因為過去的博弈中,伊朗一直遭受到美國的軍事威脅,伊朗深知,只有在美國作出保證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重新開始談判。
伊朗還毫不客氣地強調,若美國或以色列再次對伊朗發動攻擊,伊朗將毫不猶豫地進行報復,并且具備打擊美軍基地的能力。
在這一背景下,特朗普雖然釋放出了一些友好的信號,表示愿意對伊朗部分制裁進行放松,甚至呼吁伊朗重返談判桌,但這卻讓人質疑美國的誠意。
美國一方面表示愿意放松制裁,另一方面卻悄悄地對以色列出口武器裝備,這種兩面派的做法只會加劇雙方的不信任,而伊朗自然也看透了美國的雙重標準,認為所謂的談判不過是為了爭取時間。
如今,美伊關系已經愈加緊張,而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的矛盾也在不斷升溫,若這場博弈繼續下去,沖突爆發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對美國而言,一旦中東局勢再度爆發大規模沖突,它很可能會被更加深度地卷入其中,難以自拔。
信息來源: “硬剛”美國威脅 伊朗主動“出擊” 2025-06-30 ·長江新聞號 伊朗副外長:如果美國想恢復談判,必須保證不進一步襲擊伊朗 2025-06-30 ·觀察者網 圍繞伊朗核設施是否被摧毀,特朗普、美國防部與媒體又吵起來了!伊朗強硬表態 2025-06-30·閩南網 美媒:因伊朗伊斯法罕核設施在地下太深,美軍沒有使用鉆地炸彈 2025-06-28 · 環球時報新媒體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通過參議院 眾議院闖關仍存變數2025-07-02 ·金融界AI電報 兩名美國前總統罕見公開批評!質疑特朗普政府解散國際開發署 2025-07-01· 中國新聞網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