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西安各批發市場外遷已經進入全新階段,在中小批發市場或籌劃外遷,或已經拆遷為重大項目讓路的同時,三環外兼顧空間大、標準化、產業化的全新項目正在加緊籌備中。
近日,隨著中聯西北院成功簽約朱雀國際農貿交易中心項目,全新效果圖的曝光,為項目加速進入開工階段帶來了喜訊,同樣也預示著朱雀農貿市場或許將再次搬遷。
XI'
AN
朱雀國際農貿交易中心項目
面積約364.8畝
根據中聯西北院所發布的效果圖及項目全新介紹。
朱雀國際農貿交易中心項目位于長安區子午大道與花卉北路交匯處,項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364.8畝,總建筑面積26.85萬平方米。
項目以吸引多元投資、構筑綠色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和產銷快速通道為核心驅動力,突出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信息網絡化以及“一站式”聯運供應鏈等顯著特色,旨在打造集展示交易、管理信息、儲運加工、綜合配套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綜合性農副產品交易中心,涵蓋蔬菜、水產、肉食、副食品、糧油等多個品類。
項目整體方案立足于對現代農貿物流體系發展趨勢的深刻理解,秉持“功能整合、效率優先、體驗升級、綠色智聯”的原則,致力于構建高效協同、體驗優先、生態可持續的現代農貿綜合體。
突破傳統農貿市場的空間與運營局限,通過精密的功能流線組織與空間布局策略,實現商品展示、交易、倉儲、加工、物流配送等核心功能的有機整合與高效聯動,最大化運營效能。
主體建筑采用大跨度鋼結構,確保空間利用的靈活性與高效性;建筑風格融合地域文化元素與現代美學,力求打造簡潔、大氣、富有時代感的城市現代物流產業聚集區。
室內環境注重采光、通風與溫控,結合先進的智能化管理系統,旨在為商戶與消費者營造一個舒適、便捷、高效的交易環境。建筑整體既滿足當前運營需求,亦兼顧未來發展的可塑性。
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提升區域農產品流通效率,強化供應鏈的安全性與產品質量保障,為市民提供安全、新鮮、品類豐富的農產品,對促進農業現代化、繁榮地方經濟具有積極意義。
目前,隨著該項目的效果圖曝光,預計接下來將加速進行項目的前期籌備工作,以及相關招標工作,或許今年能實現開工目標。
XI'AN
目標:全國領先、西北第一
朱雀國際農貿交易中心項目的進展其實并沒有此前信息給出的那么快。
該項目最早的消息來自長安區2024年2月29日由長安區委書記呂強帶隊前往北京與多家企業交流洽談,簽訂戰略框架協議。
其中,朱雀國際農貿交易中心項目擬選址長安區,規劃總用地面積139860平方米,總投資約14.6億元人民幣。項目將與國際接軌,建成全國領先、西北第一的農產品交易中心。項目落地后交易額約300億元,提供約3萬人就業崗位。
項目已簽約,目標同樣也定下。
而在2月初,其實項目招標的信息就已經被曝光,進一步明確了項目區位,即緊鄰秦嶺花卉市場,彼時預計將于2024年12月啟動一期工程建設,建設周期為2年,也就是說,將于2026年底建成。?
但后續遲遲未有進一步消息,直至此次項目簽約及效果圖曝光。
另一方面,與正式簽約及此次項目效果圖所釋出的信息對比,一期工程的投資和建設面積都較小,主要建設內容為蔬菜批發市場及倉儲等配套服務。
需要注意的是,該項目的建設性質為遷建,這也引起來大眾及媒體的猜測,是否十年前搬到郭杜的西安朱雀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項目將再次搬遷。
實際上,該農貿市場的搬遷稱得上是一波三折,一搬再搬。
朱雀農貿批發市場是城南最大的農副產品批發集散地,最早是在南二環朱雀路口,也就是現如今凱德廣場,2003年搬遷到電子正街與丈八東路十字,是城南市民菜籃子的主要供應地。
2015年,為了推進雙橋頭城改,同時解決電子正街、丈八東路長期以來的環境和交通擁堵問題,朱雀交易中心再次搬遷,當年傳言要搬至長安黃良街道,但最后是外遷至長安郭杜。
打造了一個占地10萬平方米,交易面積達8.8萬平方米的大型批發市場,經營蔬菜、水果、生鮮肉、水產、干菜調料、糧油等八大類千余種農產品批發及零售,年交易額達30億元人民幣,入駐1000余經營商戶。
但有意思的是,在電子正街朱雀農貿批發市場搬遷后,不多久,就在原址不遠處新建了一座規模較小的鑫朱雀農貿批發市場,幾年下來維持著不俗的客流量和交易額。
甚至因為距離原址不遠,不少不熟悉該市場變遷的市民,都將此視為“新的朱雀市場”,已成為城南市民、商販必去的一個市場。
反而位于郭杜的朱雀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不為主城區市民所了解,更多服務于農副產品的批發。
這也造就了,城南現在有兩處“朱雀市場”,而將要新建設的朱雀國際農貿交易中心項目,若并無納入這兩處朱雀市場的計劃,城南將有三處“朱雀市場”。
實際上,該項目遲遲未動工的原因,大概率也是因為協調這兩處“朱雀市場”是否有搬遷的意愿。
畢竟,朱雀國際農貿交易中心項目計劃將與國際接軌,且目標是建成全國領先、西北第一的農產品交易中心。
名稱的唯一性,將提高項目的知名度和位置準確性,有助于項目開展招商及外銷等工作。
同時,將兩處批發市場搬遷至朱雀國際農貿交易中心項目內,也將服務于城市發展進程,一方面將物流批發功能疏解到外圍;一方面騰挪土地進行再開發,改善片區環境。
因此,該項目能否在今年落地開工,這段時間里,鑫朱雀和郭杜朱雀這兩處市場是否有搬遷動向,或許將決定項目落地的速度。
IXIAN.CN
該項目的緩慢,其實如同前不久因位于三原的中國西部絲路農貿港項目落地難,而導致的西安方欣市場暫不搬遷,或者說因為西安雨潤、方欣、欣橋、胡家廟糧油四個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外遷難,而導致中國西部絲路農貿港項目落地難。
實際上,批發市場包含著物流、集散價值,以及大量的就業崗位和稅收,倘若外遷,必然會有所損失。即便市場愿意搬遷,可清空后的土地將如何利用,又如何規劃引入新的項目,還是開發住宅,都得需要充足的準備和計劃。
而從城市的長期發展和長遠規劃看,市場外遷是趨勢,但短期內亦會對群眾和商戶帶來陣痛,越搬越遠的市場,會提高運輸成本而將價格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如何更加全面地思考并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城市在下階段給出答案。
編輯:解革
審核:Lyna
監制:號稱嬉皮
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