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軍的故鄉情
桑新華
提起陰法唐將軍,人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他是一位老西藏。
他于1949年隨十八軍進軍西藏,為解放和建設西藏,前后在那里工作了27年。其間,在對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立下戰功。受到了偉人的接見。改革開放初期的1980年,他重返西藏擔任西藏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這位原本普通的學生,就是在這一場場不同尋常的戰斗淬煉中,成為我黨的高級干部。他走遍雪域高原的每一個鄉村、把雪域高原的藏族同胞以及其他民族的民眾裝進心里的特別經歷,更顯示出他人生的特別意義。
陰法唐將軍的祖籍,卻在離西藏千山萬水之外的山東省肥城市桃園鎮張里莊村。他從1938年投筆從戎到改革開放初期,幾十年中很少能抽出時間回故鄉看看,然而,凝結在心底深處的思鄉情結,時間越久、年事越高就愈加濃烈。于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期開始,便隔個三年五載地回一趟故鄉,重溫久違的鄉音鄉情。
老將軍回鄉自然是老作風。每次回鄉他都再三叮囑不要告知家鄉的各級領導同志,不要任何接待,輕車簡從。每次來到故鄉村口,總是遠遠地下車,攜夫人以及前來迎接的鄉親們一同走進村子里。
一路走一路與鄉親們打招呼、問好。問問這位的名字,說說那個的家境;摸摸這個孩子的頭,問問他父親的父親是誰?說著走著,不一會兒,老人家身邊就聚攏了一大堆人,鄉親們只覺得是在迎接自家遠行歸來的親人,沒有覺出外來客人的拘謹和疏離,老將軍也不見了以往工作中的果敢和剛毅,只有親人間敘談的平易和由衷,于是,話頭越扯越長,笑聲越傳越遠。老人家對故鄉對鄉親深藏心底的思念,借著這一言一行噴涌而出,言行下邊流動著時光隔不斷的魚水手足之情。
青少年時的記憶,散落在村子里的角角落落,老人家健步走遍村里的每一條街巷。盡管幾十年的變遷,村子早己煥然一新,他依然準確無誤地找到當初參戰的場地遺址;在村東頭的大樹下停住了腳步,這里是他少年讀書的小學原址,當年學校里的一桌一凳,老師和同學們的模樣,依稀映現在眼前;
沿著小溪來到村子中間,看見溪岸北邊一盤古舊的石碾,老人家走上前去撫摸良久,喃喃自語:碾盤和碌碡還是那個,只是木架子換成了鐵架子。他記不清有多少日子,總是披星戴月,推動沉重的碌碡,碾軋完一家人全天的吃食再去上學。更記不清自己參軍后,家人黑白夜晝、提心吊膽地碾碎了多少支前的軍糧。石碾旁邊正是他出生的故居,老人家和夫人站在門前照像,跟隨前來的鄉親們也紛紛上來挽著他合影。
2008年3月27日,陰法唐將軍又一次回張里莊村來了。他依舊老遠下車,步行進村。沒料到村口竟出現了一支歡迎的隊伍,領頭的是桃園鎮黨委書記和鎮長。不知怎么透出去的消息。老將軍仍覺打擾了,但不便再辭謝。于是,他們熱情地交談起來,談著全鎮的發展規劃和新的舉措。書記和鎮長對老人家籌款修路和捐資助學一再致謝,老人家指著平坦的柏油路說:"這里是個山村,過去的路土圪瘩和鵝卵石交錯,推著小車走,連車子都能蹦起來,咱那肥城桃怎么能運出去呢?這下就好了。""教育好下一代更是我們應有的責任!”
正向前走著,有一位年輕小伙子口喊"爺爺"趕上前來,旁邊的人忙介紹他是誰家的誰的孫子,現任村黨支部書記。"爺爺,您去看看老爺爺的墓地吧"。老將軍很是愕然:先父的墓地,不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破四舊"的時候,被當時的村黨支部書記、自己的侄子祖同帶頭平掉了嗎?鎮上的同志說:令尊先賢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就是村支部書記,還擔任過張里莊鄉第一任抗日鄉長。解放后,老人家扶貧濟困,樂善好施,主持公道,鄉親們感念他的功德,自發地恢復了墓地。鎮里己把這里列入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了。老人家點點頭走了過去。
這里背依青山,襟帶清溪,不大的土包下靜臥著這一帶民眾投身革命的帶頭人,雖稱不上什么偉業,但確屬早覺者。他支持八個子女參加革命,其中六人入伍從軍,從而帶動了大批革命者云起蜂從,這需要多么遠大而銳智的目光,多么堅定而果敢的精神!墳墓旁立著的石碑銘記下這一切。
老將軍默立良久,記憶里閃過了他十六歲時在父親的支持下入伍八路軍的那一幕,深深地鞠躬,緩緩地拿起鐵鍬培上新土。跟隨的人們有的培土,有的采來春田里的花朵,插滿墳頭。
不覺中時近中午,送走了鎮上來的同志們,老人家一直沒放下的,就是進村時一街兩行的鄉鄰們給他打招呼,他沒能近前問候,現在便挨家挨戶地去看望。走進的第一家便是同齡的兄弟,兩雙手緊緊握在一起,說不完的往事,敘不盡的家長,扯不斷的關心,頻頻合影,戀戀難分。
鄰家的媳婦看兩位耄耋老人那個親熱勁,笑個不停,吸引了將軍的目光。一交談,那個媳婦年輕輩份卻高,老人家和她握手,長稱于她。她倒不好意思起來,說:"常聽村里人說你回來從來不擺架子,今兒個算是見著真人了,我還是頭一回見這么平易近人的大將軍呢。"。老人家笑著說:"這里是我的老家,大伙兒是我的親人呀"。
有一位耳背的老人要和他說悄悄話,老將軍便把耳朵湊過了去。那位老人說:"聽說你到現在每年都要去一趟西藏,還爬山過溝地挨家去看望藏族同胞,可是真的?你也是眼看著九十歲的人了,那氣侯,那地形,別再去了,俺們都放心不下呀"。說著扯起?子擦拭眼角。老將軍爽朗地笑了起來,說:"那里是我的第二故鄉,那些藏族同胞都成了像您一樣的親人,我不去會想他們呀,到那里去和回咱們村是一樣的感覺。我長期在那里工作,身體適應了,您就放心吧。"
老將軍,不愧是一位以天下為家、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老革命!他為了雪域高原的美麗,鐫刻下一串串閃光的足跡,寫下了"漢藏一家親"的感人篇章;他以畢生身體力行的實踐,譜寫出一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亢凱歌!鄉親們為有這樣的赤子而溫暖而驕傲,我們的黨旗、國旗,因為有了象他一樣的忠誠衛士而熠熠生輝、永遠高高地飄揚!
(注:本文插圖均由作者提供,其中,第3張至第29張均由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翟健拍攝)
作者簡介:
桑新華:1954年12月生,山東省肥城市人。中共黨員,大學學士。2002年任泰安市教育局局長黨委書記。其間兼任泰安高炮預備役政治部副主任。2015年退休。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第七屆作家大會代表。系陰法唐老人的侄媳婦。
作者:桑新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