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特朗普還在白宮草坪上高調為特斯拉“帶貨”,鼓勵支持者購買馬斯克的汽車,并親自坐在一輛紅色Model S轎車上。而如今,他的態度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本周,特朗普威脅稱,他可能會摧毀馬斯克的企業并考慮將其驅逐出境。
關系破裂
2024年大選期間,馬斯克是特朗普最強有力的金主之一。特別是在去年7月,特朗普遭遇未遂刺殺事件之后,馬斯克成立了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PAC),高調表達對特朗普的支持,并在整個競選過程中累計捐款高達2.77億美元,躋身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總統競選贊助人之一。
作為回報,特朗普在去年11月12日宣布,在他就任總統后,將任命馬斯克與印度裔美國企業家維韋克·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共同掌舵新設立的“政府效率部”。特朗普宣稱,這個機構將“為拆解政府官僚機構鋪平道路,削減多余的監管法規和浪費的開支,并重組聯邦機構”。
特朗普時隔四年重回白宮,馬斯克在這場權力博弈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幫助特朗普在臺前臺后奔走造勢。而特朗普也毫不掩飾自己與馬斯克的親近,公開稱他是“最好的朋友”。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場相互賦能的合作,特朗普獲得了科技界的資本支持,馬斯克則進一步擴展了自己的商業版圖。
然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這對曾經“最好的朋友”關系走向了破裂。
當地時間5月28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X上說,他作為“特殊政府雇員”的任期結束。
幾天之后的6月5日,兩人的矛盾徹底公開化。馬斯克公開抨擊特朗普的政策“令人作嘔”,并指責特朗普“忘恩負義”,聲稱特朗普應該被彈劾。他還在沒有提供證據的情況下指責特朗普隱瞞了聲名狼藉的金融家和被定罪的戀童癖者杰弗里·愛潑斯坦的信息,并聲稱特朗普的名字被列入了政府所謂的愛潑斯坦檔案中。
特朗普則回敬道,馬斯克“已經瘋了”。
特朗普與馬斯克關系斷崖式破裂,主要導火索正是馬斯克口中“令人作嘔”的法案,即共和黨主導的“大而美”法案。
特朗普認為,馬斯克很早就知道這一法案的內容,不應該突然公開反對,暗示馬斯克的反對是一種背叛。他說:“我非常失望,因為埃隆對這項法案的內部細節了如指掌,不該突然翻臉。我幫過埃隆很多。”
特朗普還公開警告稱,如果馬斯克資助民主黨候選人與投票支持“大而美”法案的共和黨人競爭,將會有“嚴重后果”。他甚至提到此前談及的取消馬斯克公司獲得的聯邦合同,“我可以這么做,但目前還沒有更多考慮”。
在這場爭執達到頂峰一周后,情況突然峰回路轉。馬斯克表示,他對自己發布的一些關于特朗普的帖子感到后悔。隨后他刪除了一些頗具煽動性的帖子,包括與愛潑斯坦案相關的帖子,以及另一條贊同彈劾特朗普建議的帖子。此后,馬斯克對特朗普和該法案的語氣有所緩和,主要將注意力集中在社交媒體和采訪上,工作重心也轉向了自己的公司。
恩怨再起
然而,距離特朗普與馬斯克休戰還不足一個月,這兩位前政治盟友的恩怨于本周復燃,雙方針鋒相對,互相威脅報復。此次爭吵的焦點仍在于“大而美”法案,該法案已在參議院通過,并提交眾議院審核。在眾議院批準后,特朗普才能簽署成為法律。
馬斯克反對特朗普簽署該法案,結束了兩位全球最具權勢人物之間短暫的“冷靜期”。
6月30日,馬斯克連發數十條推文抨擊該法案,聲稱如果法案通過,第二天就會成立“美國黨”。他還進一步批評美國現有的兩黨體制,稱民主黨和共和黨表面上互為對手,實則是一體兩面。“美國需要有替代選擇”。
不僅如此,馬斯克還置頂了一條充滿火藥味的推文稱,“任何在競選時承諾削減政府開支,卻投票支持史上最大債務增長法案的國會議員,都會在明年的中期選舉黨內初選階段看到自己出現在海報上。”海報的配圖是童話人物匹諾曹,配文還有明顯的“騙子”字樣。
特朗普也不甘示弱,當被英國《每日郵報》駐白宮記者艾米麗·古丁問及是否會“將馬斯克驅逐出境”時,特朗普回應稱“需要考慮一下”,并稱也許可以讓曾由馬斯克掌管的“政府效率部”(DOGE)這個“可能反咬主人的怪物”來對付他。
特朗普補充道,“‘政府效率部’會盯著馬斯克,我們能省下一大筆錢。他不應該跟我玩這種游戲。”特朗普還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責馬斯克“可能是美國歷史上獲得政府補貼最多的人”,并諷刺稱,“如果沒有這些補貼,他很可能早就關門大吉,回南非老家了。”
特朗普建議,“‘政府效率部’應該嚴查馬斯克公司從政府拿錢的賬目。”
在這條新聞曝光后不久,馬斯克又在其社交賬號上發帖還擊:“我太想上點強度了,但目前我還得克制一下。”隨后,馬斯克在另一則帖子中稱,“物理學能完美地看穿一切謊言”。不少網民認為這則帖子暗含了他對特朗普發言的一些看法。
面對特朗普指責馬斯克反對“大而美”法案的主要理由是取消電動汽車稅收抵免,馬斯克也予以否認。他在社交媒體上轉發相關帖文并澄清自己的立場:“反對這項法案,完全是出于對不斷上升的政府債務的擔憂,而不是關于取消電動汽車稅收抵免或電動汽車強制購買。”他寫道:“我只求別讓美國破產。”
沖突代價
馬斯克的公司依賴聯邦政府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特斯拉、SpaceX以及馬斯克的其他公司,包括社交媒體平臺X、人工智能公司xAI和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都面臨聯邦政府的監管。
與主要收入來自政府的SpaceX不同,特斯拉獲得的政府合同相對較少,但多項聯邦政策直接影響著特斯拉的財務狀況,其中包括一項針對電動汽車購買者的7500美元稅收抵免政策。這項稅收抵免也有助于提振電動汽車銷量。僅去年一年,特斯拉就可能從中獲利數十億美元。
此外,特斯拉還通過向其他車企出售監管積分,幫助它們滿足聯邦與州排放標準。過去六年中,特斯拉在這一板塊的收入超過80億美元。而特朗普在公開場合一再主張廢除排放規定,并取消州政府設立更嚴格排放標準的權力,一旦政策改變,這塊市場也將面臨萎縮甚至消失。
摩根大通表示,失去電動汽車稅收抵免可能使特斯拉每年損失12億美元,而監管信貸銷售損失則可能使特斯拉每年損失20億美元。韋德布什的分析師Dan Ives直言:“與特朗普為敵不會有好結果,馬斯克知道這一點。”
馬斯克的其他公司,尤其是SpaceX,也與美國政府機構關系密切,并從中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合同。與此同時,美國政府開始依賴SpaceX提供其太空旅行和衛星通信項目的關鍵部件,該公司還被考慮參與一項耗資數十億美元的新導彈防御計劃。
馬斯克與美國政府之間的共生關系使得任何政治緊張局勢都會對他的業務產生影響,就在雙方爭執持續之際,特斯拉股價在周一和周二連續下跌,反映出投資者的緊張情緒。
特朗普與馬斯克,這對曾經的美國政治與資本結合的典型如今正公開走向決裂,這場沖突所引發的漣漪已遠遠超出個人恩怨。目前尚不清楚馬斯克的威脅是否會扼殺該法案的通過。特朗普對反對者發起了大規模施壓,使得國會議員們陷入了兩難境地:是選擇馬斯克和他的資金儲備,還是選擇特朗普和他的權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