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7月2日,日本警察竟開槍射擊打死中國農民數十人,然后又增派日本警察40多人前去鎮壓,并煽動中、朝兩個民族之間的仇視情緒,使朝鮮半島發生排華慘案。
漫畫:倭奴嗾使鮮人慘殺我同胞之血痕
整個事件被稱為萬寶山事件,這次事件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是一宗引發南京國民政府與日本朝鮮總督府間沖突的事件。
萬寶山事件是日本帝國主義在吉林長春制造的流血事件。1931年4月16日,吉林長春萬寶山村稻田公司經理郝永德租得萬寶山附近蕭翰林、張鴻賓等的荒地500坰。租約最后一條規定:“如果縣政府不準,該約仍作無效。”可是郝永德未經縣政府批準,又轉租給朝鮮人李升薰等人,朝鮮人為要引伊通河水入田,就強挖壕溝、建筑高壩,所挖之地,都是中國農民的熟田,且高壩一筑,大批的熟田將被淹沒,因而當地中國農民群起反對,并呈述地方當局。6月7日長春縣政府派員調處,日本當局駐長春領事田代重德借機擴大事端,唆使近百名朝鮮人前去筑壩。
日本領事除派日本便衣警察混在其間外,還派日本軍警前去進行“保護”。中國當局據理向日本領事交涉,但日方置之不理,卻督促朝鮮人加緊筑壩,限令7月5日竣工。7月1日,萬寶山的農民集合500多人實行填壕。次日,日本警察竟公然開槍射擊,打死中國農民數十人,然后又增派日本警察40多人前去鎮壓,并煽動中、朝兩個民族之間的仇視情緒,使朝鮮半島發生排華慘案。
東北一些城市舉行示威游行,抗議日本帝國主義制造萬寶山事件和朝鮮排華慘案。7月19日,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派駐吉林特派員鐘毓與日本駐吉、長領事石射等人交涉,因日方提出無理要求,談判無結果。8月8日鐘毓與日本領事六次會談商定:萬寶山之日警無條件撤退,韓農隨去者12人,其余60多人經日方聲明,聽其方便。該事件實際上成了九一八事變的前奏。
中國報刊登載的抨擊日本人挑撥中朝民族關系的漫畫
萬寶山事件
事件背景
萬寶山位于長春東北33公里處,屬于吉林省長春縣第三區管轄(今萬寶鎮),該區的區政府和第三公安分局也設在這里,它是個擁有92戶1100余人口的小村。萬寶山西南15公里外有伊通河流過,河西岸是三姓堡、馬家哨口和宮荒屯等村落。萬寶山的周邊有數萬坰未開墾的荒地,這些土地的所有者每年向政府繳納地租,因負擔過重,就想雇傭部分朝鮮農民將其開發為水田。第一區區長曹彥士于1931年3月將此事向縣政府報告,縣政府也認為需要開發這片荒蕪的土地,并為此研究了具體對策。
是時,日本帝國主義也想利用這個機會來攫取萬寶山地區的土地租借權。據中國國民黨吉林省黨務指導委員會的調查,日方的計劃是:在伊通河兩岸開鑿17條水渠,每條水渠灌溉水田1000坰,合計開成兩萬坰水田,并將二、三萬朝鮮農民遷居到此地。此外,日方還想把滿鐵延長到馬家哨口,進而以當地住有朝鮮農民為借口,在當地設置領事館和警察署。萬寶山地區的開墾問題實際是這一長期計劃的一部分。日方的目的在于迫使中方承認其在東北的土地租借權,以便擴大日本在華的殖民權益。
萬寶山朝鮮人農民部落
1931年4月間,中華民國農民郝永德租得長春縣鄉三區萬寶山地方蕭翰林、張鴻賓等生熟荒地約500晌(每晌等于2,400公分步),租約最后一條訂明:如縣政府不準,該約仍作無效。
朝鮮人挖的引水渠
成立長農稻田公司未經政府批準騙取萬寶村附近12戶農民的土地,并違法轉租給李升薰等188名朝鮮人耕種水稻。這些朝鮮人開掘由馬家哨口至姜家窩堡止長達20里的水渠,截流筑壩。這一工程損害了當地53戶農民熟地40余坰,侵害了當地農戶的利益。5月20日馬家哨口200余農民上告。吉林省政府第1273號《指令》批示:“朝僑未經我當局允許,擅入農村,有背公約,令縣公署派員同當地警察,前往勸阻,令朝僑出境。”
萬寶山事件的沖突現場
事件經過
朝鮮人隨即準備撤走,事情本可結束之時,日本駐長春領事田代重德派遣日本警察到現場“保護朝鮮人”,制止朝鮮人撤走,且限令于7月5日前完成筑渠。7月1日,中國農民400余人聯合起來平溝拆壩。7月2日,日本警察鎮壓平溝的中國農民,雙方對峙,后日本增武裝警察。在日本軍警保護下,工程于7月5日完成。
日本派遣的警察
同時,日本通過《朝鮮日報》記者金利三捏造假新聞,稱200多朝鮮人在萬寶山被殺,后又說被殺的朝鮮人數增加到800多,從而掀起朝鮮半島大規模的排華活動。
日本大造輿論,致電朝鮮各報稱中國當局驅逐朝鮮人,在萬寶山中國農民屠殺朝鮮人等,7月3日,朝鮮仁川外里數十名朝鮮人向華僑開辦的商店、理發館投擲石塊。中國駐仁川華僑事務所蔣主任到當地日本警察署交涉,要求制止,但報紙仍煽動反華情緒,朝鮮人到處撒傳單開會聚眾,晚8時,兩三千朝鮮人見華僑就打,除一條中國街外所有華僑商店、菜園等均被搗毀。7月4日晚9時左右,朝鮮人于外里嗚鑼聚眾,5000人手持木棒、鐵棍、刀斧到處襲擊。晚9時30分在京城府外新堂里100余名朝鮮人與40名中國人沖突、朝鮮人1名死亡中國人1名重傷,中國人住宅被縱火[5],7月5日為止,仁川華僑被殺3人,傷二三十人,財產損失日金9萬多元。 7月5日晚7時,平壤朝鮮人手持棍棒、刀斧、石塊等襲擊華僑,打砸搶燒殺。7月9日統計,平壤華僑死109人,傷163人,失蹤63人,損失財物日金254.5萬元。
平壤排斥中國人暴動
隨后釜山、元山、新義州等地也出現針對華僑的打砸搶燒。許多華僑越境回國,到7月10日達4,500人,7月底超過全朝鮮華僑三分之一回國。這些華僑皆頭破血出,身無長物。中國報刊抨擊日本人唆使朝鮮人襲擊中國人,并畫了漫畫。7月11日萬寶山完成通水。田代重德領事稱“鮮農五十余名歡喜連呼萬歳,我等永久死守該地”。
日本警察保護朝鮮人
事后
朝鮮華僑共計被殺142人,傷546人,失蹤91人,財產損失無數。7月14日,金利三在《吉長日報》上發表“謝罪聲明書”,且承認自己捏造了假新聞,并指出是受日本領事館愚弄。日本陰謀敗露,派出日本警察署朝鮮族巡捕樸昌廈,暗殺金利三滅口。
日本帝國主義一手策動的萬寶山事件及朝鮮境內的排華暴行,激起了遼寧省人民的無比憤慨,遼寧民間組織“遼寧省國民外交協會”召開了緊急會議,一方面派協會中的朱煥階前往長春調查萬寶山事件真實情況,揭穿了日本帝國主義企圖借機挑起釁端、進軍東北的陰謀,并分別通告各地分會力持鎮靜,聽候中央和地方政府出面交涉;另一方面,得知住在朝鮮新義州的華僑已大部分越過江橋逃到安東避難,當即由協會派人先攜籌募的衣服物品到安東安撫。沈陽各界還為死難的華僑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并開展了廣泛的募捐活動,決定派代表去朝鮮境內華僑進行慰問,至8月10日,已收到捐款3萬余元,當即兌換日鈔1萬余元,推派了盧廣績、王化一、王小隱(新聞界)三人為代表,攜一姚姓翻譯到朝鮮慰問。
這一行3人于8月18日到日本駐沈陽總領事館取了介紹信后,午后3時乘車東行晚上9時到達了安東。3人在離開沈陽時,日本警署派了1名警員“護送”他們到安東,過鴨綠江橋后,另又換了一名日本警員,一直將三人“護送”到漢城(名為保護,實為監視),雖說漢城華僑受禍很嚴重,但最慘的卻是平壤,于是代表們在漢城進行了一番慰問后,于20日到達仁川,仁川華僑因絕大多數聚居在一個地方,力量強大,所以房屋、財產受了些損失,但傷人不多。
當晚10時慰問代表到達了平壤,只見市面上凡屬華人商店、住宅,均被搗毀一空,門窗破壞,無人居住;地面上仍有血跡存在,狀極凄慘。而郊區華人菜農的房屋也大部分被燒毀,剩下的則被朝鮮人占據。聽說平壤郊區有一叫長山的地方,集體埋葬了許多遭日、朝暴徒慘殺的華僑同胞,代表們雇車前往吊唁。墓在長山之陽,新土還未干,猶有陣陣腥臭,據同去的華僑及掩埋的朝鮮工人說掩埋時每10人為一束,首足縛以稻草,赤身露體置墳內,究竟有多少人說不清……代表們悲憤交加,返回沈陽后即以“遼寧省國民外交協會”名義電告南京政府外交部,要求照會日本政府,給以兇手們應有的懲處。遺憾的是,國民黨政府只向朝鮮境內受難的華僑同胞匯去5萬元慰問金,隨后居然不了了之。
中日政府為此事進行了12次交涉談判,但當地農民權益并未得到補償,7月23日蔣介石發表告全國同胞一致安內攘外書,稱“粵桂倡亂,石友三叛變,暨赤匪肆虐,以及朝鮮僑胞之慘案,四者互為因果。叛徒軍閥,唯恐赤匪之肅清也,乃出兵以援之,叛變以應之。帝國主義者唯恐軍閥之消滅,中國之統一也,乃惹起外交糾紛,以牽制之。”
萬寶山事件與關東軍挑起的九一八事變的陰謀,雖然沒有直接關系,但是后來連續發生的朝鮮事件和中國反日、抵制日貨運動,卻被在野黨政友會、滿洲青年聯盟等對外強硬團體利用于鼓動“滿蒙問題”的社會輿論上,對日本政府的“滿蒙政策”施加了壓力,并促成了其政策上的轉變,從而形成關東軍挑起事變的社會基礎。這便是萬寶山事件對九一八事變爆發的直接影響和作用。在廣義上可以說萬寶山事件是九一八事變爆發的一個原因。但在狹義上,它沒有成為九一八事變的直接導火線,而是間接導火線。
編輯 | 臥闌聽魚
文獻資料 | 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