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rmyrecognition網站2025年6月30日報道,美國陸軍在其2026財年預算中,在HX3項目明細(line item)下撥款2500萬美元,用于支持卡斯蒂利恩公司的“黑胡子”陸基發射(GL)高超音速導彈系統繼續研發并集成到海馬斯高機動性炮兵火箭系統中。“為了加速發展和利用創新,項目辦公室正尋求根據固定價格(FFP)單一來源的原型制作其他交易授權(OTAP)與卡斯蒂利恩公司進行采辦,該公司是一家非傳統國防承包商。”這筆資金是在早期的原型和測試活動之后進行的,標志著該系統正式過渡到高超音速工程與制造開發(EMD)階段,將用于完成軟件驗證、執行系統飛行測試,并最終完成全備彈與發射筒(AUR+C)集成到現有發射平臺的工作。
“黑胡子”GL項目由卡斯蒂利恩公司(Castelion Corporation)開發,這是一家成立于2022年的防務技術公司,由三位離開太空發射與服務巨頭SpaceX的個人創立,專注于開發高速、但相對低成本和易于生產的打擊武器。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截至今年1月,該公司已從私人投資者處籌集了超過1億美元的資金,并獲得了約2200萬美元的政府合同。該項目受2025年5月簽署的《采辦決策備忘錄》管轄,在同月一份《簡化能力發展文件》(A-CDD)得到驗證。卡斯蒂利恩的研發方法強調垂直整合和迭代設計周期。該公司規模估計在80至100名員工之間,使其能夠以不同于大型主承包商的方式運作,并將“黑胡子”GL導彈定位為快速采辦策略的測試案例。但作為一家初創公司,卡斯蒂利恩公司能否完成任務值得懷疑。
根據美國陸軍2026財年擬議預算,黑胡子陸基發射導彈是一種經濟實惠、批量生產的高超音速武器,旨在對時間敏感、移動或加固目標實施中程精確打擊。根據美國陸軍最新的預算提案,第一階段在2026年初“將交付一個原型概念驗證導彈,包括現有空射增程‘黑胡子’設計的固定翼飛行演示,該演示將從修改過的政府提供設備(GFE)多管火箭炮系統彈藥家族(MFOM)彈艙進行。”“演示之后,將制造‘黑胡子’-陸基發射最小可行產品(MVP)原型,同時定制一個‘黑胡子’-陸基發射發射彈艙,最終進行由M142高機動性炮兵火箭系統火控系統發射的最小可行產品(MVP)飛行測試。陸基發射構型的實彈演示定于2027年進行,”根據陸軍預算文件,“如果第一階段成功,將行使這一選項來開發并演示具備生產代表性的武器的全部能力。”“這包括交付10枚集成到M142高機動性炮兵火箭系統發射平臺和火控系統中的導彈,以及集成飛行終止系統(FTS)。初始作戰交付預計在2028年。”
根據美國陸軍的說明,“黑胡子”GL可以作為HIMARS的臨時解決方案,也被指定為未來通用自主多域發射器(CAML)的主要彈藥, 他并不打算取代遠程高超音速武器,而是在更廣泛的分層高超音速火力框架內與其相互補充。與預計使用吸氣式推進、射程超過1000公里、提供遠程可機動火力的PrSM增量4相比,“黑胡子”GL擁有更快的研發時間線和更廣泛的成本可承受性,同時利用現有發射器,提供約80%的打擊能力,也就是略低于800千米的距離,從而在增量4成熟之前填補可用性缺口。陸軍對“黑胡子”瞄準的單位成本是多少尚不清楚。精確打擊導彈(PrSM)增量4型仍然處于概念階段,因此沒有價格點可供比較。根據其最新預算請求,陸軍目前為每枚增量1精確打擊導彈(PrSM)支付約160萬美元,但為每枚配備新制導套件的增量2導彈花費約535萬美元。
在測試導彈之前,Castelion公司團隊成功進行了多次火箭靜態點火測試。從2024年3月11日首次試射后,卡斯蒂利恩公司使用多輛機動發射車進行其高超音速導彈測試,使其能夠并行開展多個飛行測試活動,這樣可以增加了測試頻率,允許在短時間間隔內收集多次發射的性能數據,并能夠快速識別和糾正技術問題。這些導彈外觀上都像小型彈道導彈。該公司的一些實驗設計看起來還具有尾段,至少是受到標準系列地空導彈的深刻啟發。有趣的是卡斯蒂利恩公司宣稱其迄今為止發布的圖像中所見的設計是用于實現快速子系統設計迭代,將性能模型用于真實試驗獲取測試數據,是低成本內部開發測試飛行器。卡斯蒂利恩的開發方法側重于在開發早期就進入硬件在環(hardware-in-the-loop)和飛行測試,以支持貫穿設計、生產和測試的學習周期。,因此,在社交媒體上展示的飛行器并不代表最終的武器系統。
“黑胡子”也直接與開發新型無人發射車的工作配套,這些無人發射車是所謂的“通用自主多域發射器”(CAML)。CAML平臺目前正在開發中,有基于M1075和中型戰術車輛家族(FMTV)底盤的的重型(CAML-H)和中型(CAML-M)兩種改型,目的是兼容PrSM、PAC-3、“戰斧”和“黑胡子”GL等彈藥。“聚合項目”演示已經確認了CAML的一些關鍵能力,包括航點導航和自主托盤化補給。其MFOM彈艙架構支持多種彈藥,包括GMLRS、ATACMS和PrSM,并且與HIMARS和履帶式MLRS發射器兼容,“黑胡子”GL的集成將會增強其彈藥兼容性和便捷性。
無論“黑胡子”導彈項目能否兌現其承諾,它都可能成為未來陸軍彈藥開發工作的一個樣板。美國陸軍近期已經研發了多種廉價彈藥,以降低成本大量采購。美軍還在嘗試改進其合同管理流程,以不同的方式管理風險,鼓勵創新,同時避免將大量資源投入到失敗的設計中。但廉價導彈是否真能夠滿足美軍的需求,廉價是否是性能的廉價?與現有大規模生產導彈相比到底領先在哪里?這都要時間來驗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