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伏天從7月20日殺到8月18日,就30天卻暗藏殺機。老李頭蹲村口槐樹底下直搖頭,說“晚入伏曬破頭”的老話要應驗。
今年入伏趕上農歷六月廿六,雙數日子撞上“母伏”,濕熱要燜壞莊稼。氣象上看,副熱帶高壓像塊火蓋子,7月下旬要扣在華北、江南頭頂。
長江流域的稻穗正灌漿,可濕度超過80%,高溫高濕天容易誘發病蟲害。
記得2007年短三伏,多地玉米葉子曬得卷成旱煙,減產兩成多。山區種蔬菜的老鄉注意,未來20天正午別澆水,地溫高容易燙壞根。平原種玉米的,趕緊把滴灌帶檢修一遍,別等旱情來了抓瞎。
“秋包伏”最磨人,立秋后8月下旬還得熱,大豆結莢期怕連續高溫。老輩人傳下土辦法,給果園搭防曬網,現在看和農技站的建議不謀而合。
我個人認為,老輩人的土辦法里藏著智慧,但科學防災更要跟上。江南茶農得盯著天氣預報,悶熱天茶葉容易瘋長,要及時采摘防早衰。
華北棉田這陣子多留意紅蜘蛛,高溫干旱最容易爆發蟲害。湖區種水稻的,田里水位別太低,保持5厘米水層能降地溫。有人覺得30天三伏天短,可歷史上短三伏反而容易出極端高溫。
2012年伏天也是30天,河南部分地塊玉米提前半個月枯死。
眼下最緊要的,是把遮陽網、灌溉設備準備好,別等烤焦了再著急。
不同地塊有講究,坡地保水差,早晚各澆一次小水;平地注意排澇溝。蔬菜大棚要開頂通風,中午蓋上防曬網,別讓苗子被熱氣悶熟了。
養雞養鴨的農戶,禽舍要搭涼棚,水槽里的水每天換三次防變質。村里的氣象預警喇叭該響起來了,每天早晚通報最新高溫走勢。
農技站電話貼在村口公示欄,有不懂的趕緊問,別自己瞎琢磨。這場20年一遇的酷暑,既是老天爺的考驗,也是咱莊稼人闖關的硬仗。記住了,提前動手準備的,莊稼少遭罪;拖拖拉拉的,秋后要后悔。
最后再叮囑一句,人比莊稼更金貴,中午別硬扛著干活,防熱射病是頭等大事。現在就行動起來,檢修水泵、整理遮陽網、盯著天氣預報,咱和老天爺比耐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