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入伏,今年三伏天不一般!30天短伏打破十年紀錄。近20年僅三次出現這種短伏,前兩次都爆發過40℃極端高溫。
入伏出伏同是六月廿六。老話說"雙六月,曬破屋",今年恰逢閏六月,高溫可能更猛。
今年是"母伏"年。農諺講"母伏濕得悶",華北東北要防暴雨,江南江淮警惕伏旱。"秋包伏"遇上晚立秋。
立秋后還有18天末伏,秋老虎可能變"霸王虎",熱到9月初。入伏日期創20年最晚。7月20日才入伏,比往年晚了近一周,但后期高溫可能更集中。
未來三天具體預報:7月3日華北平原最高溫38℃,長江中下游體感溫度超40℃。7月4日東北地區迎來雷暴,華南持續悶熱。7月5日西北地區出現35℃以上高溫,東南沿海有短時強降雨。
數據說話:氣象部門預測,今年三伏期間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
2℃。
農業專家預計,持續高溫可能導致玉米減產約5%。防暑建議: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避免戶外勞作。
隨身攜帶淡鹽水,每小時補充200毫升。老人兒童每天測量兩次體溫。爭議點:有專家認為短伏未必更熱,但多數模型支持高溫集中爆發。
民間說法與科學預測存在差異,需要持續觀察。特別提醒:河北老鄉注意啦!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可得做好持久戰準備。
留白思考:為什么晚入伏反而可能更熱?高溫對秋收作物到底有多大影響?
金句收尾:三伏天的熱不是一天攢的,防暑的功夫得做在頭里。免責聲明:以上預報僅供參考,具體以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