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正式入伏,這場30天的短伏可不一般。初伏7月20日到29日,中伏7月30日接棒,末伏8月9日跟上,8月19日就出伏。
老輩人常念叨“最怕入伏一日雨”,這話讓不少種地的心里發緊。有人犯嘀咕:伏天熱得冒煙,下雨涼快不好嗎?咋還怕上了?
民間說法“入伏動流,一天一場”,意思是初伏下雨,后面雨水難斷。雨水一多,天難回暖,地里濕乎乎,莊稼曬不夠太陽,長勢準受影響。“入伏雨,雨多澇”,更怕連日大雨鬧洪水,沖了田地毀了收成。
村東頭李大爺就說,早年伏天多雨,地里積水排不及,玉米根都泡爛了。可如今氣候變了,不能全信老說法,還得結合天氣預報看。摘要1說今年中伏遇立秋,“秋老虎”可能提前發威,天兒更悶熱。
長江流域副高強勢,雨水偏多,高溫高濕,莊稼易生毛病。部分地區中伏紫外線極強,大日頭毒得很,人在地里干活得防曬。強對流天氣還可能頻發,得防著“旱澇急轉”,一會兒干渴一會兒澇。
平原種玉米的老鄉注意,要是伏天雨水多,趕緊挖溝排水防積澇。山區種果樹的,加固果樹支架,別讓大風把樹刮歪了、果子吹落了。
湖區種水稻的,控制好水田里的水位,別讓水多了少了影響灌漿。老祖宗看云識天氣的土辦法有道理,比如烏云壓頂、狂風起,趕緊收曬的糧食。但也得盯著手機里的天氣預報,科學和老經驗結合著用更靠譜。
我個人覺得,伏天雖熱,只要提前準備,咱也能把不利變有利。
玉米正值灌漿期,太陽足、雨水巧,籽粒能更飽滿。蔬菜大棚的老鄉,中午遮遮陰,早晚澆澆水,別讓作物被烤蔫了。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晌午別讓他們往太陽底下跑,容易中暑。
三伏天就30天,熱得集中,田間管理得抓緊,別耽誤農時。
有人可能發愁:這么熱的天,從哪兒下手干活呢?別急!現在就該檢查大棚支架牢不牢,菜園排水暢不暢。
低洼地塊提前挖好排水溝,準備好抽水設備,以防大雨積澇。關注網易號,每天都有最新天氣和農事建議,心里更有譜。
天熱人不懶,豐收在手頭,咱莊稼人就是靠勤快戰勝老天爺。具體咋防旱防澇?您多說說家里的老辦法,咱一起琢磨門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