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銀川7月3日電 (記者 于晶)7月3日,記者從寧夏農林科學院獲悉,由該院農作物研究所選育的水稻新品種“寧育104”正式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國審稻20243221)。這是自2003年“寧粳23號”通過國審后,寧夏本土水稻時隔22年再次獲得國家級審定,標志著寧夏水稻育種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長期以來,寧夏水稻品種在沖擊國家審定過程中面臨的主要瓶頸是抗稻瘟病性較弱。由于寧夏氣候干燥,稻瘟病發生較輕,導致育種材料抗病性選擇壓力不足,影響了品種的全國推廣。
“寧育104”的誕生打破了這一困境。該品種以“寧粳24號”為母本、引進品種“吉粳88”為父本,通過雜交育種、南繁加代等技術手段多年選育而成。在國家聯合體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中,“寧育104”表現優異,較對照品種“秋光”分別增產7.3%和10.3%。尤為關鍵的是,其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達到3.1,穩定達到“中抗”水平,成功破解了寧夏水稻抗病性弱的難題。
除抗病性強外,“寧育104”還具有高產、優質、抗倒伏等優勢,適宜規模化輕簡化種植。其米質達到部頒《食用稻品種品質》二級優質米標準,米粒晶瑩剔透,口感軟糯且富有彈性,市場競爭力強。
此外,該品種生態適應性廣泛,不僅適宜寧夏引黃灌區種植,還可在吉林晚熟稻區、遼寧北部、內蒙古赤峰、新疆等地區推廣,甚至在鹽堿地上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為拓展糧食生產空間提供了新選擇。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寧育104’的成功選育和國審通過,結束了寧夏水稻品種長期缺席國家舞臺的局面,為我國北方稻區尤其是西北地區水稻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品種支撐。”(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