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戰研分析指出,2001年9月11日發生的“9.11”恐襲事件是冷戰后的轉折性事件,美國隨后迅速攻入阿富汗,與塔利班苦戰20年后終于在2021年慘淡退出。2003年規模更大的入侵伊拉克戰爭,則嚴重消耗了美國的國力,并敗壞了美國的道德聲譽。也許僅僅是奇怪的巧合,同樣是9月11日這一天,相隔整整60年,1941年9月11日羅斯福總統對國民撒了一個謊,美利堅帝國開打“無盡的戰爭”。
從光輝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直延續到今天,美國徹頭徹尾成了個離不開戰爭的國家。羅斯福總統在那一天撒的謊是一艘德國潛水艇在大西洋上襲擊了美國驅逐艦。他說美國人一直在為海上“航行自由”而斗爭,而1941年肆無忌憚的德軍潛艇戰是對美國政治歷史的侵犯。他警告說,自那時起,只要有德國或意大利船只進入被認為是美國防衛所必需的區域,“它們將會咎由自取。”美國和德國當時雖然劍拔弩張,但并非處于戰時狀態,所謂美國潛水艇遇襲更是沒有佐證。
羅斯福的目的是圍繞美國安全制造“虛假恐慌”。盡管羅斯福不斷違反中立立場,但德國一直不接受挑釁,并避免斷絕與美國的外交關系。歷史學家雷蒙德·阿隆認為:“從歷史角度看,美國對大西洋和太平洋爆發的雙重戰爭應承擔部分責任”。美國國土遠離戰火,卻派遣軍隊前往遙遠的地方作戰。美國對于歐洲和亞洲被法西斯侵略國家和人民做出的幫助有限,但“島國強權”企圖將它在西半球實行的霸權主義延伸到歐洲“古老大陸”和亞洲,從而完全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
如果希特勒沒有刻意容忍羅斯福至少自1939-1940年起就采取的挑釁行為,美國可能在珍珠港事件幾個月前就已公開卷入與德國的戰爭。當時美國著名作家維達爾就指出:“今天,沒有人會真正懷疑富蘭克林·羅斯福希望美國參與對希特勒戰爭的意圖”。但他達到了目的。1941年12月11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日美互相宣戰之后,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向美國駐柏林大使館臨時代辦利蘭·莫里斯遞交了戰爭宣言。宣言稱,美國政府公然且變本加厲地違反中立法規,并自1939年9月3日歐洲沖突爆發以來不斷對德國進行嚴重挑釁。
希特勒認為,他在德國掌權的同時,“猶太世界的候選人”羅斯福在美國執掌白宮政府的事實,是一個“災難性事件”和“不幸的歷史巧合”。“假如沒有猶太人及其代理,歷史進程將會不同”。但希特勒操之過急,他沒有等到美國主動宣戰。當晚,他來到帝國國會,在其長篇演說中他列舉了美國違反中立法規的種種罪狀,并將其作為對美宣戰的理由。老實講這些罪狀都是事實。他聲稱羅斯福的政策意在使美國和英國共同建立對世界“徹底的統治和專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