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12日凌晨,在我國云南省麻栗坡縣老山前線,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悄然拉開帷幕,越軍精心策劃的“MB84”戰役反撲,最終以慘敗告終,成為了越軍戰史上一段難以磨滅的慘痛回憶。
越軍的野心與謀劃
1984年,對于中越邊境的局勢來說,是緊張而充滿變數的一年。越軍第二軍區在經過長達2個月的精心策劃和多方準備后,妄圖對我國云南省麻栗坡縣老山前線8公里正面實施代號為“MB84”的戰役反撲,其野心昭然若揭,旨在“收復失地”,挽回他們所謂的顏面。
為了確保這次突擊能夠成功,越軍可謂是下足了功夫。盡管熱帶山岳叢林地作戰存在諸多不利條件,如地形受限、道路稀少,步兵無法充分展開,容易導致隊形密集,但他們還是孤注一擲。越軍出動了4個步兵團,分別是312師141團、316師174團、356師149團和876團,以及2個特工營,即198特工團1營和821特工團1營,試圖以加強步兵師的規模來實現他們的作戰目標。從這龐大的兵力部署中,不難看出越軍對此次戰役的重視程度,他們似乎認為只要投入足夠的兵力,就能夠突破我軍的防線。
在具體的任務分配上,越軍進行了細致的規劃。312師141團負責攻打1030高地(即八里河東山),這里地勢險要,是老山地區的重要戰略據點之一,一旦被越軍占領,將會對我軍的防線造成極大的威脅。316師174團的目標是233高地、300 - 400高地(即那拉地區諸高地),這些高地地理位置關鍵,對于控制老山地區的局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56師149團則攻打685高地(即634高地),而876團的任務是攻打772高地(即662.6高地),這兩個高地同樣是老山地區的重要屏障。此外,198特工團1營配屬316師174團,821特工團1營配屬356師876團,特工營的加入,旨在利用他們的特種作戰能力,為步兵的進攻提供支援和配合。
越軍采取的戰術手段是偷襲加強攻,采用正面突破、兩翼牽制、向心攻擊的打法。他們企圖首先突破戰線中央的662.6高地地區和那拉地區,然后依托既得陣地,逐點攻打、逐次奪取2個月之前被我軍收復的老山地區各個高地。這種戰術在理論上似乎可行,但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軍的頑強抵抗和強大的戰斗力。
我軍的鋼鐵防線
面對越軍的野心和陰謀,堅守陣地的昆明軍區第14軍步兵指戰員們嚴陣以待。他們依托既設工事,在師屬以上大口徑炮兵營以及團營屬炮兵的有力支援下,構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防線。
14軍炮兵指揮所在防御前沿4公里內分別計劃了3道攔阻線,這就像是在越軍前進的道路上設置了一道道無法逾越的屏障。40師炮兵指揮所在清水至河江公路計劃了19個攔阻點(線),進一步加強了對越軍進攻路線的封鎖。以16個師屬以上炮兵營為骨干,我軍組成了多層次大縱深綿密火網。這張火網就像是一張巨大的蜘蛛網,將越軍緊緊地困在其中,讓他們無處可逃。
從凌晨3時到黃昏19時30分,炮兵們以頑強的毅力和精湛的技藝,共消耗各種口徑炮彈1261噸。那激蕩的火海,如同憤怒的巨龍,吞噬著越軍的人海。每一發炮彈都帶著我軍戰士的決心和怒火,準確地落在越軍的陣地上,給他們造成了巨大的殺傷。在這場激烈的戰斗中,炮兵們成為了我軍的重要力量,他們用炮火捍衛了祖國的尊嚴和領土完整。
越軍的慘敗與絕望
越軍第二軍區精心策劃的“MB84”戰役計劃,在我軍的頑強抵抗和強大炮火面前,徹底變成了泡影。根據我軍截獲的越軍無線電通信反映,7月12日之戰一個白天,越軍就傷亡3000余人,創下了越軍戰史上單日損失的最高紀錄。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空前慘敗,讓越軍的士氣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在戰斗中,越軍士兵們陷入了無盡的絕望和恐懼之中。876團2營5連副連長黎元厚回憶道:“我發射了6枚迫擊炮炮彈,立即就招來了對方的反擊。想沖鋒,但是沖不上去。在我的右邊,685高地(即634高地)大石頭上的中國軍隊火力不斷橫掃過來,眼前,犧牲和受傷的同伴們倒成一片,一個摞著一個。中國軍隊的重炮火力減弱下來后,高射機槍和無后坐力炮拼命地向我們的交通壕打過來。6連1排長阿寶對我說,趕緊撤,中國兵太多了?!睆乃拿枋鲋校覀兛梢愿惺艿皆杰娛勘趹饒錾系臒o助和恐懼,他們面對我軍強大的火力,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進攻。
在撤退的路上,黎元厚還經歷了許多悲慘的場景。他見到一具尸體,頭朝下,腳朝上,翻過來一看,是副營長范明記。他剛用樹葉蓋住他,又有子彈掃了過來,他只能趕緊往下跑。他們一同往下撤的有3個人,一直跑到清水河邊。往后看,一片慘景映入眼簾:石頭下,河溝邊,傷員、尸體以及武器彈藥橫七豎八。如果炮彈再砸向這里,傷亡就會更大,他叫撤下來的人趕緊散開,把傷員攙扶到巖石縫中隱蔽起來。這個時候,大概是下午兩、三點鐘,陽光灑在這片充滿死亡和傷痛的土地上,顯得格外凄涼。
876團3營政治副營長鄧越州也有著類似的經歷。看到運輸排長陣亡了,他擺了擺手,意思是叫衛生員把尸體抬下去,沒有料到士兵們把他的擺手動作誤認為后撤,結果全部戰斗隊形都順著山坡往下撤退。他把通信兵叫過去,向師長裴清店報告:“我們已經沒有能力進攻,中國軍隊正在組織強大的反擊,請馬上向D3高地炮擊?!迸崆宓陠査钦l,他回答說他是鄧越州。和師長通完話之后,他讓通信兵去樹林里把部隊找回來,自己抬頭朝山頭望去,只見部隊進攻的道路上,到處是彈痕。這個時候陣地上出現了短暫的寂靜,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夢游者,抱著槍滑向山腳。他的心中充滿了迷茫和無助,不知道這場戰爭的意義何在,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里。
876團2營5連士兵農文垂同樣見證了戰爭的殘酷。他前面是一名1983年的兵,正好扛著1挺輕機槍,他就催他趕快上去。只見他剛走了5米,身上就中了五六槍。副連長阿厚看見了,讓他上去看看。老實說,他當時十分害怕,害怕中國士兵看見有人上去就再打上一梭子,他也跟著完了。他就說:“他已經完了,你還叫我去干什么?”副連長罵道:“完了你也要把尸體拖回來,你不上去我就斃了你?!彼挥信郎先?,他的胸口濕乎乎的,人已經死了。營長跑過來說,團部已經下命令撤出戰斗。他話音剛落,就看見大家跳出交通壕,順著山坡往下跑去。奔跑讓草木不停地搖動,他也想滑下去,被阿厚擋住。
他說,要是中國軍隊看見草木不停搖動,用迫擊炮打過來的話,那就要倒下一片。他安排農文垂和連隊倉庫保管員到交通壕頂端掩護,15分鐘后他們才慢慢撤下去。在沿著交通壕撤退時,發現壕溝里到處都是戰友的尸體??吹剿麄?,他們實在是無能為力,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盡量不要踩到他們。他們連出發的時候有104人,撤到豐光機場休整時只剩下34人。這巨大的人員傷亡,讓農文垂的心中充滿了悲痛和憤怒,他不明白為什么要發動這場戰爭,讓這么多無辜的生命消逝。
876團2營6連士兵陳文茂也在戰斗中經歷了生死考驗。他看見幾十米外隱隱約約有人影,是中國士兵。他們提著沖鋒槍邊沖邊掃射戰壕里的傷員。他向他們射擊,不時有子彈打在他身旁。他想是他們的人都死光了,還是都撤走了?來不及細想,他們已經沖過來要抓他,沒有辦法,只有邊打邊退。這時才發現戰壕里橫七豎八的躺著陣亡的弟兄們,他心如刀割。撤下來時他們只有2個人。從戰壕里出來到山下的溪流邊,這里也是大樹被炸斷,上面都染滿鮮血。他認出了已經陣亡的副營長范明記和6連副指導員阿和。敵人還在追擊他們倆,他們只有往下跑。當時太陽當頭,他判斷是11點。他不是背信棄義最先跑的人,不是背叛部隊的逃兵,他只是幸存者。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深的疲憊和無奈,這場戰爭讓他失去了太多的戰友,也讓他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創傷。
174團1營2連士兵杜明山則提到了戰后收尸的情況。天空突然傳來爆炸聲,原來是中國軍隊通過宣傳彈向他們散發傳單,內容是允許他們抬走陣亡者的遺體。盡管大家很想起為陣亡的戰友收尸,但是沒有人敢愿意去抬,因為擔心會受騙,中了中國軍隊的伏擊。上級規定要夜間行動,各營抬各營的。許多陣亡者遺體旁邊的槍支彈藥還在,顯然中國士兵也沒有出來收繳戰利品。連續去了5個晚上,那幾天一到夜間,中國就打照明彈,提防他們的襲擊。當然,他們也信守承諾,見他們沒有敵意,他們也沒有打炮,任由他們來去。這體現了我軍的人道主義精神,即使在戰爭中,也尊重生命,給予越軍一定的尊嚴。
876團2營5連士兵潘德權還透露了一些戰斗中的細節。772高地方向參戰的,除了他們團3個營2000人外,還有821特工團的1個特工連。該連有70余人深入中國境內,襲擊中國的炮兵陣地,結果全部陣亡。此外,還有一個專門負責打掃戰場和審訊俘虜的特遣單位也沒有人再提。這一仗,他們團陣亡約600人,死者中包括20余名軍官,3個營的營長全部陣亡。僅3營就陣亡187人,但是直到7月27日搜尋結束時,僅僅抬回尸體43具。傷員人數與陣亡人數幾乎相當。打完仗后,悲傷的氣氛籠罩了整個部隊,大家的情緒相當低落,彼此之間都相對無言,再也沒有人說越南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了。這場慘敗讓越軍認識到了自己與我軍之間的差距,也讓他們的自信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MB84”戰役的慘敗,對于越軍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教訓。他們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僅損失了大量的人員和物資,也讓他們的士氣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這一仗慘敗之后,越南再也不說自己是第三軍事強國了。
在這場戰爭中,我軍展現出了頑強的戰斗精神和強大的戰斗力。我們的戰士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捍衛了祖國的尊嚴和領土完整,他們是祖國的英雄,是人民的驕傲。同時,我們也應該從中吸取教訓,珍惜和平,加強國防建設,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以應對各種可能的挑戰。
“MB84”戰役雖然已經過去了多年,但它留下的傷痛和教訓卻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它讓我們明白,和平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要以史為鑒,不斷提高自己的實力,為維護國家的和平與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們也要向那些在戰爭中犧牲的英雄們致敬,他們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如今,當我們站在老山這片曾經硝煙彌漫的土地上,看著那郁郁蔥蔥的山林和寧靜的村莊,很難想象當年這里曾經發生過如此激烈的戰斗。但那些烈士們的墓碑,那些依然留存的戰爭遺跡,都在默默地訴說著那段歷史,提醒著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