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期地震情況
當地時間 7 月 2 日下午,日本氣象廳針對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區域近期地震頻發的情況,舉行了緊急記者會。據日本氣象廳統計,自 6 月 21 日 8 時起至 7 月 2 日 16 時,當地已累計發生有感地震 911 次。僅 7 月 2 日上午 6 時到 16 時這 10 個小時期間,就累計發生了 64 次地震,最大震級達 5.5 級。
二、日本氣象廳緊急記者會
日本氣象廳方面稱,地震頻發讓當地居民的不安難以消除,因此召開本次緊急記者會。當地頻繁的地震活動何時結束,目前無法確定。日本氣象廳提醒當地居民注意安全,做好能夠隨時避難的準備。
三、關于 7 月 5 日大地震的預言
(一)預言的起源
近期,“2025 年 7 月 5 日日本將發生大地震”的傳言透過 SNS 等社群平臺不僅在日本國內流傳,也廣泛散布到臺灣及香港地區。該傳言的起源是日本漫畫家龍樹諒 2021 年的夢境,他在夢中明確標注 2025 年 7 月,日本與菲律賓間的海域將爆發巨震,引發百米海嘯,日本部分區域可能沉沒,巨震甚至會導致西太平洋的地理結構出現改變。
(二)科學依據的缺失
然而,這項傳言并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截至目前,包括日本氣象廳和日本政府在內的官方機構,并未發布任何關于 2025 年 7 月可能發生大地震或大海嘯的預兆警示。日本政府自 1995 年阪神?淡路大地震后所成立的特別機構“地震調查研究推進本部(地震本部)”的官方資料也明確指出,以現有的科學技術,要準確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是相當困難的。
(三)公眾的擔憂與應對
盡管如此,頻繁的地震活動還是讓公眾對 7 月 5 日的預言產生了擔憂。日本政府有關方面此前表示,地震可能再次發生,民眾應做好防備,并否認了“將引發更大規模地震”的網絡謠言。日本也建構了遍及全國的地震觀測網,并設置了海嘯監測設備,一旦發生海嘯,就能立即發出海嘯警報。目前這套觀測系統每日皆在正常運作,現階段并無任何與大地震或海嘯相關的預兆或警報發布。
四、結語
10 小時內 60 余次的地震活動確實令人不安,但面對 7 月 5 日的大地震預言,我們應以科學的態度來看待。雖然目前無法準確預測地震,但日本政府和相關機構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公眾也應保持冷靜,做好應對地震的準備,而不是盲目恐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