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家成
今年5月初,閆家成的首次個展《平凡簡史》在上海展出。在持續近兩個月的展覽上,共有三組攝影作品展出,其中一組作品曾先后入圍韓國東江國際攝影節、以色列國際攝影節和羅馬藝術周。這些照片中,有閆家成居住的小區晚間休閑散步的居民、來去匆匆的外賣小哥,也有春運中返鄉的打工人……32歲的閆家成生活在廣州,白天他是一名“上班族”,下班后他拿起相機,去拍攝路上的普通人。他也曾被工作困住,通宵加班,回到家就只想躺在床上睡覺,攝影讓他看到了更多普通人和他們的生活。閆家成逐漸發現,這些憑直覺記錄下的人與瞬間,其實就是平常生活中的有趣與不平常。
攝影作品:充電站旁的晚餐
走在路上
看到什么就把它記錄下來
讀大學的時候,閆家成什么都想嘗試,寫作、攝影,甚至拍電影。2016年,閆家成從大學中文系畢業。步入社會剛工作時他特別忙,時常通宵加班,下班后除了睡覺無心再做其他事,空閑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澳茏龅氖孪鄬Ρ容^有限,拍照成了我那時的一個最優選項?!遍Z家成說,拍攝這件事,只要有一臺相機或者一部手機就能完成,算是自己業余時間可以輕松去實現的愛好。
工作幾個月后,閆家成攢錢買了一臺價值4000多塊錢的理光二代相機,外觀小巧,方便攜帶?!拜p巧是我對相機的一個要求,能隨時帶出門,快速記錄身邊的人和事。”閆家成說,對攝影而言,這算不上一臺特別專業的拍攝設備,“但我并不在意,相較于鉆研攝影技藝和參考各種參數,我把拍照這件事交給了直覺??吹搅恕⑴南聛砭涂梢粤??!?/p>
真正開始拍照源于一次偶然。2017年,閆家成旅游回來在深圳的一個高鐵站等車時,拿起相機在高鐵站里拍了一些照片,“現在回頭看,其實平平無奇,但就是從那一刻起,我覺得自己可以做攝影這個事了?!?/p>
最開始拍照時,閆家成會把照片發在朋友圈里,“當時我還沒那么自信”。后來,他嘗試把照片發到社交媒體上,漸漸開始有人關注他的作品。
畢業后閆家成換過幾次工作。做過營銷策劃,也在游戲公司工作過。因為興趣,他轉行成為一名UI(用戶界面)設計師。每天很早出門,八點半準時到公司打卡,一直到晚上七八點鐘下班。開始攝影的前幾年,閆家成幾乎每天都會出去拍照,“走在路上看到什么,就把它記錄下來”。
不止是下班后會去走走,拍照。很多假期、空閑的時間,閆家成都在想拍照這件事。他在江蘇連云港的一個小縣城長大,每年都有很多人走出這里,出國務工。他從小就對這些人的生活感興趣。每次過年從廣州回老家的時候,他都會想,這里還有什么能被記錄下來。
2019年的春節,閆家成去了新加坡,想用紀錄片的形式記錄在那里工作的中國人。后來素材不夠,便用文字寫下了這些見聞。他的相機也記錄下他們在新加坡的生活狀態:睡在工作大樓的地上、住在掛滿衣服的出租屋,還有他們出現在繁華街道的樣子。“通過日常的觀察,我看到了這些身處異鄉的普通人身上的堅韌和艱辛。”閆家成說。
攝影作品:送貨人
悉心觀察
拍下街市人間煙火
閆家成拍攝的很多內容都來自身邊,居住的小區、公司附近、上下班路上看到的人和事。身邊的東西總是很尋常,但在他看來,正是這種尋常,看久了反而能發現其中有意思的地方。他曾經很多次經過小區樓下的公交站,直到有一次他注意到,公交站的廣告牌不掛廣告時就是一個“明晃晃”的大燈箱,他利用這個廣告牌做背景拍下了很多在此經過的路人和等車的人。
2021年,閆家成和女友搬到了距離廣州市中心50公里的郊區居住。這是一個正在建設中的區域,靠著河流、香蕉林和稻田。剛開始這里幾乎是一塊“蠻荒之地”,來這兒居住的人像是“被困在這個地方了”。因為沒有什么可供休閑的公共空間,回家以后只能待在家里,或者在自己的小區里溜達。直到小區邊上的河道修好,沿路裝上了路燈,小區居民散步、遛狗、運動終于有了去處?!昂訉Π妒谴遄雍娃r田,路燈照耀下這條路就像是舞臺,來往遛彎的居民成了舞臺上的演員。”閆家成說。
他用相機拍下他們,躺在摩托車上聽歌的大哥、賣氣球的老奶奶、野餐的情侶、散步的阿姨、放煙火的一家人……隨著來往的人變多,這里開始出現賣東西的小攤販,一時之間熱鬧非凡。后來小攤販又換成開著車賣咖啡、小食的年輕人?!斑@條街容納了人們各種各樣的需求,這般人間煙火,總讓人心生眷戀。”
閆家成記錄下這些人和這條街的變化,取名《城郊之夜》。照片先后入圍了韓國東江國際攝影節、以色列國際攝影節和羅馬藝術周。
去年6月,閆家成準備從居住的小區搬走。他在這個小區居住了三年多,每天上下樓都會遇到負責清掃的清潔工阿姨,和她慢慢熟悉了。有一次過年閆家成回老家,暴雨導致下水不通暢,水把房間淹了,阿姨找物業把門打開后幫他清理了房間。還有一次他忘記拔鑰匙,就掛在門上,阿姨幫他收好,下班后還給了他。他送給阿姨兩盒巧克力,與阿姨的聯結就這樣越來越緊密。他無意中發現,阿姨的休息區域就是樓梯間的狹窄角落,那里放著一把不知從哪里搬來的舊椅子。
閆家成跑遍小區里的十幾棟樓,發現每棟樓都有這樣一個角落——狹窄的樓梯間和一把舊椅子,這就是清潔工們的休息區?!八恢痹谖业纳罾?,只是之前我沒有發現。”此后,他在網上花40塊錢買了一把手電筒,用手電筒照亮這些角落,拍下了一組照片。在這組被命名為《清潔工人的休息角落》的照片中,那些顏色、材質各異的舊椅子上掛著清潔工們裝在小袋子里的隨身物品,閆家成用手電筒打下的那束光,讓這些角落變成了一個個明亮的小舞臺。
閆家成像往常一樣,把照片發到社交媒體上,很多網友轉發、討論,關于為清潔工設置休息區域的話題也一度登上熱搜。
攝影作品:樓道里清潔工休息的角落
蹲守拍攝
窺見普通人生活中的不平常
閆家成曾拍攝一個“家和萬事興”主題,“很多人喜歡在家里掛‘家和萬事興’,我想用照片把這些記錄下來”。有人看到照片發來私信,向閆家成講述自己的家庭故事。通過創作,閆家成與陌生人建立起了聯結。
“一些作品也帶來網友對公共話題的討論和關注?!遍Z家成說,拍過清潔工后,他開始思考如何記錄外賣員,“我把拍攝地點選擇在廣州一個繁華的十字路口,那時我站在路口的花壇上,拍攝來來往往的外賣員們。十幾分鐘,拍下了四五千張照片?!?/p>
回到家后,閆家成逐個將照片中的外賣員人像從照片中提取出來,“摳了四五千張圖,手都抽筋了。”他利用AI將所有人像集中在一個街道背景下。他給這個作品取名《十五分鐘,從十字路口經過的外賣員們》。照片發在社交媒體上之后,很多媒體將這些照片用作新聞封面和配圖。
最近幾年,幾乎每年的春運閆家成都會帶著相機去廣州火車站拍返鄉的人。即便交通方式變得更為多樣,但是每年春運期在火車站等候返鄉的人卻并沒有變少。2021年春運時,閆家成記錄下人們返鄉的行李。有裝滿干糧的塑料桶,有塞得滿滿的蛇皮袋,還有大大小小的老式旅行包?!奥眯邪想m然寫著旅游,但卻不是他們的目的?!?/p>
很多時候,閆家成喜歡默默觀察,觀察觸發的思考往往成為他拍下照片的契機。2022年,他曾經去到深圳龍華,想到富士康附近轉轉。但在路上卻被十字路口的石墩子吸引,這些石墩子通常被用來防止機動車占道,“龍華的石墩子上面個個布滿了傷痕,有的反光條都被蹭掉了。我觀察了一會兒,發現這些其實都是電動車快速經過時留下的痕跡。后來我想深圳可真是一個特別忙碌的城市,這可能是細微處一個城市的特質?!?/p>
閆家成的觀察總是著眼于那些讓人們熟悉又平常的人與事。因為都是下班后出門拍照,很多照片的主題也是關于“夜晚”。他有一個作品名為《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有時候我覺得白天走的路晚上會對它感到陌生,反過來也是這樣,晚上看起來很有故事感的街道,白天看起來又格外現實?!?/p>
攝影作品:休閑生活
記錄生活
從現實中延伸至網絡
閆家成一直保有記錄的沖動,“我有著強烈的創作欲望,想要把看到的一些東西表達出來。”這種記錄從身邊延至更遠處,有時也從現實中延伸至網絡。除了攝影,閆家成也創作過其他形式的藝術作品。他曾將“58同城”社區里人們分享的生活、求職和工作中的迷茫困頓截取出來,形成了一組截圖作品。
如今,在微博上,這些截圖有40多萬次點贊。在1.5萬條評論中,一個個普通人講述自己的生活和他們的所見所聞?!爱斎?,這個不能算是一個作品,它僅僅是一種發現,但這些關于職場和普通人生活狀態的內容卻能觸動很多人?!?/p>
從畢業到現在,閆家成一直在工作,幾乎沒有長時間地休息過。用業余時間攝影已經持續了八年時間,這期間閆家成從未系統性地學習過攝影,自認“技術也糟糕”,但他有敏銳的目光,在自己的生活邊界內,他試圖找到這些普通人在意什么、想要什么。
即便大部分的創作都在下班后完成,但閆家成也能感受到,這些年大家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忙,自己拍照的時間也變得越來越少。有天他跟女友分享自己拍到的夕陽,但女友說因為公司領導建議大家晚上九點以后再下班,她覺得自己以后很難再有閑暇欣賞美麗的夕陽了。在一場演講中,他分享了這個故事,同時給觀眾展示了一張夕陽的照片,他希望大家能看到每天平常又美好的夕陽。
統籌/宋建華
供圖/受訪者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佟曉宇
編輯/馬曉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