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汶川。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工作室班的學員案例,為了保護學員隱私,下面簡稱他為——然老板
然老板來自一個北方城市的“攝影老炮”,他26歲就已經創業6年了,從最開始的B端業務拓展到C端業務,從0起步到現在年收入穩定百萬。他帶著03年、還在讀大學、完全不會攝影的女友入行,只用了3個月,就讓她做到了月入3萬。
他是怎么做到的?
一、做了4年C端業務后發現:賺錢太累了
然老板大學的時候,讀的是學攝影專業。 從大二開始,他就開始給商家拍店鋪、拍菜單,時間久了,也積累了一定的作品和名氣,然后一步步過渡到了活動攝影行業。
到去年已經積累了4年,有了穩定的客戶和不錯的收入。
活動攝影雖然客單價還可以,但也有不好的地方:
回款周期長:尾款經常一拖,就是幾個月,被活動公司壓款是家常便飯。
累成“技術民工”:雖然月入2萬,但本質還是個“手藝人”,基本是“手停口停”,收入天花板肉眼可見。
他也總結過自己的優劣勢:
我能把任何東西都拍到60分,非常穩定,但很難做到90分的驚艷。
這種“穩定”,在B端市場是優勢,但換個角度看,也讓他陷入了“窮忙活”的困局。
他意識到,想再往上走,必須找到新的突破口。
二、從B端切到C端業務,直接現學現賣
去年然老板報名了我們的IP營后,發現一個全新的賽道:寶寶宴和領證跟拍。
客戶不像服務B端客戶要求那么高,核心需求就一個:把我拍好看就行。
然后他靠著IP營教的方法,用自己以前的作品,讓女友去小紅書發帖引流。
在他女朋友0基礎、還不會用相機的時候,就接到了第一單。
他對女友說:“你不用擔心,先去接。接到哪種單,我手把手教你怎么拍!”
然后,這個「現學現賣」的模式就成功了。
短短3個月,一個攝影小白,靠著這個模式做到了月入3萬。也讓他從B端順利轉型做C端市場。
這件事也徹底點醒了然老板:原來,很多時候阻礙我們的,根本不是「技術好不好」,而是「敢不敢開始」的思維。
創業,不一定要你萬事俱備才可以開始。
有了「導航」,就有「信心」走下去。
三、一個給我們「差評」的學員,最后連報了我的很多課
其實我跟然老板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他是那個曾經在IP營結營的時候,給我們打“差評”的學員。
原因也很簡單,他剛上完IP營的時候,覺得課程對自己“沒什么太大幫助”,因為他當時的檔期本來就是滿的,收入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立刻暴漲。
但就像他后來自己說的,“需要時間沉淀,讓子彈飛一會兒。”
就在他給出“差評”后的幾個月,IP營教的那些關于定位、內容和營銷的方法開始起作用了。
他陸續接到了好幾個一天四五萬的商業大單,營收瞬間拉高了好幾個層級。
然老板嘗到了甜頭,也終于明白: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需要耐心去灌溉的種子。
錯了不要緊,最怕的就是不去做,又一直在焦慮。
再再再次強調——想是問題,做是答案。
從“差評”到“鐵粉”,他后面不僅回來復訓了IP營,還帶著女友兩人果斷報了工作室班,6月份又來復訓,開始學習如何從一個人單打獨斗,變成帶一個團隊戰斗。
在工作室班上,他學到了一個更重要的東西:杠桿
比如流量杠桿,他小紅書從1個號,做到了16個矩陣號,而且只需要一個助理來做,就能撐起了每月200+的客資和25%的高轉化率。
因為當你把一件事重復16遍,你反而會摸透它的規律,編輯成本會越來越低。
一個視頻,換個文案、換段配音,就能裂變成16條內容,撐起一個流量矩陣。
然老板也終于不是那個埋頭拍攝的「手藝人」,而是學會了運用「媒體杠桿」和「人力杠桿」的老板。
一個有B端業務,但是沒有公域和C端獲客能力的人,通過我們課程的內容落地,從「術」的勤奮,走向「道」的思考的典型路徑。
他一開始也和所有人一樣,覺得賺錢靠的是技術、是穩定。
但當他真正打開視野,他才發現,比技術更重要的,是選擇賽道的能力、是復制成功的能力、是撬動杠桿的能力。
從“小紅書爆款方法論”到“聚光投放+免費素材導流”實操,直接解決“沒客戶、沒轉化”的致命問題,打破營收天花板。
用一套經過驗證的系統,實現“流量爆破+管理解放+合規安全”,讓工作室從“手停口停”升級為“自動化運轉”。
淡季黃金窗口期,低成本試錯。老板和攝影師有更多精力學習,不影響旺季接單。
7月7-8日,杭州開課!可以直接滴滴我了解課程。
然后,還給大家整理了一份工作室老板必備的《20個攝影工作室必備營銷活動方案》,私我「188」領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