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武兵(北京)
青藏線詩草(組詩)
李武兵
‖ 路過日月山,致敬文成公主
那是貞觀十五年
當長安的月光凝成鹽白
你打點行囊,把半部唐史
縫進嫁衣。馬蹄踏碎寒霜時
站在日月山回望長安
腳下停著一片唐蕃分界的云
你忍不住俯身拾起來
拭淚
經幡在埡口結繩記事
你誦讀的佛經,奇妙地化作
湟水河的支流。傳說中
還有一枚銅鏡滑落在地
摔成兩瓣,一瓣映著日頭
一瓣映著月影
給駐足的山頭
命名
風掠過山前的石碑
總捎來你當年遺落的琵琶聲
——那弦上凝固的期盼
讓日月山成為萬峰之巔
你的一段婚姻,一千三百年后
還是民族的美談
而今一支鐵軍踏著昨天的車轍
正扛著天路進藏
續寫輝煌
‖ 關角山,這一百二十七條生命
1975年4月5日上午,隧道出口三十米長的邊墻倒塌,引起拱架倒塌,一千六百立方米的巖石落了下來,將正在施工的一百二十七名指戰員捂在了隧道內。
打通關角山,把天路扛進拉薩是奇跡
將127名指戰員一個不差地搶救出來
零死亡,也是奇跡
——我到青藏鐵路工地聽到的
最驚心動魄的故事
就是這一幕
堵在洞子里的共產黨人
讓群眾歇息,保存體能
自己用黨性支撐意志和骨骼
石頭和泥水,被挖掘的十指捏得出血
只為大家在石縫里尋求
生的希望
眾志成城時
隧道里涌進了陽光和空氣
這127條生命
情比昆侖重
‖ 過德令哈有感
1988年7月25日,青年詩人海子西行旅游,寫下著名的詩句:“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來德令哈的路上
車在沙漠地段出故障
進市區的時候,路燈都亮了
燈光叫這里成為名副其實的
金色之城
我比海子早到這里九年
沒有留下蒼涼的情詩
只留下筑路者深沉的記憶
柴達木盆地的溫差大
任何西行者,不敢在這里
與開進青藏線的鐵道兵比苦
那時的戰士即便寫情書
沒有地址,只有信箱
當年還沒聽說德令哈有外星人遺址
也沒有工夫去拜謁白公山
我們的人只知道拉薩等著通火車
所有的心思都在筑路架橋
現在很多人不理解當年那么拚命
身體的生理承受力已經超過了極限
還在義無反顧地給意志淬火加鋼
其實,很多兵還是一顆露珠的年齡
還是曾經嬌慣過的孩子
此時此刻卻以一支軍隊
甚至是整個國家的形象
支撐起驚天動地的工程
像在長征路上“趕路”
從這里扛起青藏鐵路朝前走
翻越唐古拉
海子坐火車西行旅游的時候
鐵道兵巳經撤編了
假如他先前到鐵道兵帳篷里住過一夜
再去德令哈
給夢中的姐姐寫信
會是另一幅風景……
‖ 鹽湖夕陽與初升的圓月亮
察爾汗鹽湖上
這夕陽
與初升的圓月亮
就是一對雙胞胎姐妹
那么像
又那么柔和嫵媚的紅
鹽湖的遼闊
映襯著落日與剛剛露臉的月亮
變得別樣的碩大
仿佛要從天邊滾過來
撞到我的懷里
令人心動
血想沸騰
今生未曾想到有這種緣分
兩位天仙會在同一個時辰
邀我們來到青藏高原
看眼前這無與倫比的景致
世上再沒有如此瑰麗的日月
在天路上媲美
互為鏡影
只有在察爾汗鹽湖
光才有這么神奇的藝術
夕照月容一起出彩
折服所有的來訪者
感嘆不虛此行
只一瞥,滿夠陶醉一生
夢也難造這樣的景象
哪怕請來唐朝的李白
仍無法描摹日月同輝的紅
唯天工塑下兩枚巨型的獎章
贈予來修天路的有緣人——鐵道兵
這是青藏高原最美
最崇高的愛情
‖ 昆侖山下,哭聲一片……
司令員到這里來的時候,連隊缺菜已經半個多月,給他安排的“盛宴”只有一盆脫水菜……
司令員看著這情景,流淚了
他向全連戰士鞠了一躬,哽咽著說
“責任在我,我把你們派到高原修路
而后勤服務沒有跟上
我向同志們檢討”
當司令員低下頭的那一刻
全連哭聲一片……
將軍與士兵的哭聲交織在一起
昆侖山站在這里億萬斯年
第一次認識人類會如此官兵情深
一場開春的雷,炸響的力量
會牽引著火車翻越唐古拉
向拉薩鳴響第一聲長笛
激動人心
這哭聲會闖進昆侖山的石頭里
化作錚錚誓言在青藏高原回響
——天路通,華廈必興
昆侖山的所有神話與傳說
都沒有鐵道兵這一幕淚目
感天動地,成就千秋
一典
司令員上高原
軌排落在察爾汗鹽湖上
鋪軌機來啦!
火車帶著幸福來
編輯: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