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鐵道兵領導機構成立,王震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幾十年后,到了1983年10月1日,鐵道兵歸國家鐵道部建制領導。從此,作為陸軍一個兵種的鐵道兵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序列中消失了。
那么最后一任司令員和政委是誰,他們都去哪了?
鐵道兵最后一任司令員是陳再道
陳再道是湖北麻城縣人,早年間參加過黃麻起義,在紅軍時期便已經成長為軍長了。抗戰期間曾擔任過386旅副旅長,是陳賡大將的副手,為開辟冀南抗日根據地和開展平原游擊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解放戰爭時期,陳再道任晉冀魯豫野戰軍冀南縱隊司令員,第二縱隊司令員兼冀南軍區司令員,中原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在戰爭時期,他被陳老總評價為“再戰之勇”。
武漢軍區成立后,陳再道擔任司令員,不過在1967年7月陳再道被指支持“百萬雄師”而倒臺,史稱“7·20事件” 。一直到1972年,陳再道才復出任福州軍區副司令員。
沒多久他就調任軍委顧問,退居二線了,但他在1977年被重新啟用,當了鐵道兵司令員。
他也是最后一任鐵道兵司令員。正是他主持了鐵道兵集體轉業,并入鐵道部的工作。
1983年5月,陳再道當上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鐵道兵最后一任政委是呂正操
他是張學良的老部下,曾擔任過張學良的副官、秘書。在任東北軍116師647團團長期間,曾率部到熱河參加對日軍作戰。然而,他也在與東北軍中的中共黨員接觸中,開始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
1936年,他參與了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的西安事變,其間多次和來西安共商國共兩黨合作大計的中國共產黨人接觸,也堅定了他入黨的決心。
1937年5月,經中共中央北方局批準,呂正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率部與日作戰。到了10月份,呂正操在晉縣小樵鎮,率領691團脫離東北軍,改編為人民自衛軍,從此讓這支部隊成為了一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武裝。
抗戰期間,呂正操任冀中軍區司令員兼八路軍第三縱隊司令員,積極開展冀中平原游擊戰,可以說冀中根據地的建設,呂正操功不可沒。后期,他又調任晉綏軍區司令員。
抗戰勝利后,呂正操擔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一副總司令,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副司令員。不過在東北他主要在地方軍區工作,為建立鞏固的根據地作出了主要貢獻。后期,又東北鐵路系統的總負責人,領導和指揮了鐵路的保障工作。
新中國成立后,呂正操任鐵道部副部長兼鐵道兵團副司令員。后來,他又先后擔任鐵道部代部長、部長并兼任鐵道兵第一政治委員、
進入特殊時期后,呂正操被非法監護審查、關押達7年之久。1975年重新工作后,歷任鐵道兵政治委員、第一政治委員。鐵道兵裁撤后,呂正操被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并致力于統戰工作,推動祖國的統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