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納的埃爾米納城堡,也被稱為圣喬治礦山城堡 / Damien Halleux Radermecker 攝,維基共享資源
考察葡萄牙對大西洋的探險以及西班牙對美洲的征服。
馬修·A·麥金托什編輯
公眾歷史學家
引言
葡萄牙在 15 世紀對大西洋島嶼的殖民開啟了歐洲跨大西洋的侵略擴張時代。到了 16 世紀,西班牙取代葡萄牙成為歐洲的主導力量。這一探索時代以及隨后大西洋世界的形成標志著全球化的最初階段,在這一階段,以前相互隔絕的群體——非洲人、美洲原住民和歐洲人——首次相互接觸,有時結果是災難性的。
葡萄牙探險
葡萄牙的亨利航海王子在 15 世紀帶領他的國家探索非洲和大西洋。在他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成功開辟了通往非洲的向東航線,在那里建立了一個立足點,成為該國在 15 世紀和 16 世紀貿易帝國的基礎。
葡萄牙航海家通過殖民加那利群島、佛得角群島和亞速爾群島以及馬德拉島,建立了一個大西洋帝國。商人隨后將這些大西洋前哨基地作為后續旅程的出發點。從這些戰略要點出發,葡萄牙將其帝國沿著非洲西海岸擴展到剛果,沿著印度西海岸延伸,最終到達南美洲東海岸的巴西。它還在中國和日本建立了貿易站。盡管葡萄牙沒有統治龐大的陸地,但其對島嶼和沿海港口的戰略控制使其在 15 世紀幾乎無可匹敵地掌控了海上貿易路線和一個全球貿易站帝國。
葡萄牙商人前往西非的旅行使他們接觸到了非洲的奴隸貿易,這一貿易在非洲國家之間已經相當活躍。看到這種勞動力來源在他們大西洋島嶼上種植利潤豐厚的甘蔗的價值后,葡萄牙人很快開始出口非洲奴隸,同時還出口非洲的象牙和黃金。甘蔗推動了大西洋奴隸貿易,葡萄牙島嶼迅速成為甘蔗種植園的所在地。葡萄牙人還交易這些奴隸,為其他歐洲國家引入了急需的人力資本。在隨后的幾年里,隨著歐洲探險的擴展,奴隸制也隨之傳播。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西洋世界的大部分將成為一個巨大的甘蔗種植園綜合體,非洲人在其中為歐洲消費者生產這種利潤豐厚的商品。
埃爾米納城堡
埃爾米納城堡位于加納西海岸,曾被用作奴隸在被帶到大西洋彼岸出售之前的臨時關押場所。該城堡最初由葡萄牙人在 15 世紀建造,在 1637 年被荷蘭奴隸販子奪取后,它在 17 世紀 60 年代的外觀如圖所示。
1482 年,葡萄牙商人建造了埃爾米納城堡(也被稱為圣喬治礦山城堡)位于今天的加納,非洲西海岸。這是一個設有防御工事的貿易站,其炮臺面向大海,而不是面向非洲大陸內陸;葡萄牙人更擔心來自其他歐洲人的海上攻擊,而不是來自非洲人的陸地攻擊。葡萄牙商人很快開始在堡壘周圍定居,并建立了埃爾米納鎮。
盡管葡萄牙人最初主要將該堡壘用于黃金貿易,但到了 16 世紀,他們的重點發生了轉移。堡壘的地牢現在成為了來自非洲內陸的奴隸的臨時關押場所,而葡萄牙商人則在上層樓層吃飯、睡覺并在禮拜堂祈禱。奴隸們在地牢中生活數周甚至數月,直到船只到來將他們運往歐洲或美洲。對他們來說,埃爾米納的地牢是他們最后看到的祖國的景象。
西班牙探險和征服
西班牙在美洲建立了第一個歐洲定居點,從加勒比地區開始,到 1600 年,已擴展到整個中美洲和南美洲。成千上萬的西班牙人蜂擁而至美洲,尋求財富和地位。其中最著名的西班牙冒險家是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盡管他本人是意大利人,但代表西班牙君主進行探險)、埃爾南·科爾特斯和弗朗西斯科·皮薩羅。
西班牙探險的歷史始于西班牙本身的歷史。在 15 世紀,西班牙希望在與對手葡萄牙的競爭中占據優勢。1469 年,阿拉貢的費迪南德和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的聯姻統一了天主教西班牙,并開始了建立一個能夠在全球范圍內競爭的國家的過程。自 700 年代以來,西班牙的大部分地區一直處于伊斯蘭統治之下,費迪南德二世國王和伊莎貝拉一世女王是天主教會在對抗伊斯蘭教的斗爭中的堅定捍衛者,他們決心擊敗西班牙最后一個伊斯蘭據點格拉納達的穆斯林。1492 年,他們完成了收復失地運動:長達數個世紀的對伊比利亞半島的基督教征服。收復失地運動標志著西班牙成為帝國強國的又一步,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現在已經準備好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
他們的目標是擴大天主教的影響力,并在商業上超越葡萄牙。為了實現這些目標,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贊助了廣泛的跨大西洋探險。西班牙最著名的探險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實際上來自意大利的熱那亞。他相信,根據其他航海家的航行計算,他可以繪制出一條通往印度的向西航線,這條航線可以用來擴大歐洲的貿易并傳播基督教。從 1485 年開始,他向熱那亞、威尼斯、葡萄牙、英國和西班牙的君主尋求船只和資金來探索這條向西航線。他向他們請愿的那些人——包括最初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都拒絕了他;他們的航海專家都認為哥倫布對大西洋寬度的估計遠遠過低。然而,在三年的懇求之后,更重要的是,在收復失地運動完成后,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同意在 1492 年資助哥倫布的遠征,為他提供了三艘船:尼娜號、平塔號和圣瑪麗亞號。西班牙君主知道葡萄牙航海家已經到達非洲最南端并航行在印度洋上。他們明白葡萄牙人很快就會到達亞洲,在這場競相到達遠東的競賽中,西班牙統治者決定采取行動。
哥倫布持有錯誤的觀點,這些觀點塑造了他對向西航行時會遇到什么的思考。他相信地球比實際大小小得多,并且由于他不知道美洲的存在,他完全期望在亞洲登陸。然而,1492 年 10 月 12 日,他抵達了巴哈馬群島中的一個島嶼。然后他航行到了他命名為伊斯帕尼奧拉島(現在的多米尼加共和國和海地)的島嶼。哥倫布認為他到達了東印度群島,他將他在這里發現的當地泰諾人稱為“印第安人”,從而產生了“印第安人”這一術語,用來指代新世界的所有原住民。哥倫布返回西班牙后,西班牙王冠授予他“海洋上將”的稱號,并任命他為他發現的土地的總督和副總督。作為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哥倫布在向西航行之前就與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達成協議,他航行所期望獲得的部分財富將用于繼續對抗伊斯蘭教的斗爭。
這幅 16 世紀的地圖顯示了伊斯帕尼奧拉島(現在的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國)。注意地圖上各種奇特的元素,比如大規模的船只和海洋生物,并考慮這張地圖的制作者希望傳達什么。除了導航之外,這樣的地圖還有什么用途?
哥倫布 1493 年的信件——或者說是功績證明(證明功績的文件)——描述了他對新世界的“發現”,這在歐洲引起了極大的興奮。功績證明是西班牙人在新世界寫給西班牙王冠的報告和信件,旨在贏得皇家贊助。如今,它們突出了歷史工作的艱巨任務;盡管這些信件是一手資料,但歷史學家需要理解征服者(西班牙冒險家被稱為征服者)撰寫這些信件時所處的背景和文化,并區分它們的偏見和主觀性。盡管它們充滿了歪曲和捏造,但功績證明仍然有助于說明探險家們對財富的期望以及他們認為原住民不會對殖民化構成嚴重障礙的觀點。
1493 年,哥倫布向西班牙國王和王后以及他們的財政大臣路易斯·德·桑塔赫爾發送了兩份功績證明的副本。桑塔赫爾支持了哥倫布的航行,幫助他從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那里獲得了資金。這封信的副本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歐洲,傳播了哥倫布“發現”的奇妙新大陸的消息。哥倫布在接下來的十年里又進行了三次航行,在伊斯帕尼奧拉島建立了西班牙在新世界的第一個定居點。許多其他歐洲人緊隨哥倫布的腳步,被向西航行以獲取財富的夢想所吸引。另一位意大利人阿美利哥·韋斯普奇,為葡萄牙王冠航行,在 1499 年至 1502 年間探索了南美洲海岸線。與哥倫布不同,他意識到美洲不是亞洲的一部分,而是歐洲人未知的土地。韋斯普奇廣泛出版的關于他航行的報告激發了歐洲人對新世界的猜測和濃厚興趣。其中一位閱讀了韋斯普奇報告的人是德國地圖制作者馬丁·瓦爾德澤米勒。這位探險家的名字被用作新大陸的標簽,瓦爾德澤米勒在 1507 年將“美洲”附在了他的新世界地圖上,這個名字就流傳了下來。
哥倫布 1493 年的功績證明
最著名的西班牙探險家的事跡為西方文明提供了一個關于歐洲優越性和印第安人野蠻性的敘事。然而,這些故事是基于征服者為了通過撰寫功績證明(功績證明)來贏得皇家青睞而進行的自我吹噓的努力。以下是哥倫布 1493 年寫給路易斯·德·桑塔赫爾的信的摘錄,它說明了歐洲探險家的驚人報告是如何引發圍繞西班牙征服和新世界的許多神話的。
這個島嶼,像其他所有島嶼一樣,非常廣闊。它沿海岸有許多港口,這些港口優于基督教世界的任何港口——還有許多美麗、寬闊、奔騰的河流。那里的土地地勢較高,有許多山脈和山峰,其高度遠高于中心島嶼。它們非常美麗,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形態,易于到達,并且有無數種類的樹木,如此之高,仿佛觸及天空,我被告知它們永遠不會失去樹葉……那里有蜂蜜,還有許多種類的鳥類和各種各樣的水果。內陸有許多金屬礦和無數的人。伊斯帕尼奧拉島是一個奇跡。它的山丘和山脈、美麗的平原和開闊地帶,肥沃且適合種植和放牧,適合建造城鎮和村莊。那里的海港令人難以置信地美麗,還有宏偉的河流,其中大部分河流都含有黃金。樹木、水果和草本植物與胡安娜島的截然不同。這個島上有很多種香料和大量的黃金及其他金屬礦藏。他們沒有鐵、鋼或武器,也不適合使用它們,因為盡管他們是身材高大、長相英俊的人,但他們顯得異常膽小。他們唯一的武器是甘蔗棒,在種子期割下,末端削尖,他們甚至害怕使用這些。我常常派兩三個男人到某個城鎮與他們交談,當地人成群結隊地出來,但只要看到我們的男人到達,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逃跑,盡管我保護他們免受任何傷害。
這封信向我們展示了西班牙在新世界的目標是什么?你認為它可能如何影響那些首次閱讀關于新世界的歐洲人?
1492 年哥倫布的登陸加速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間的競爭,這兩個國家通過獲取新土地來爭奪統治權。在 15 世紀 80 年代,西克斯圖斯四世教皇授予葡萄牙擁有佛得角群島以南所有土地的權利,這導致葡萄牙國王聲稱哥倫布發現的土地屬于葡萄牙,而不是西班牙。為了確保哥倫布的發現保持西班牙所有,西班牙的君主們轉向出生于西班牙的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他在 1493 年發布了兩項教皇法令,以犧牲葡萄牙的利益為代價,賦予西班牙在大西洋的主張合法性。希望挽救葡萄牙在大西洋的領地,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開始與西班牙進行談判。1494 年達成的《托爾德西拉斯條約》(圖)在南美洲畫了一條從北到南的線;西班牙獲得了線以西的土地,而葡萄牙保留了線以東的土地,包括巴西東海岸。
這幅 1502 年的地圖,被稱為坎蒂諾世界地圖,描繪了制圖師在最近的發現之后對世界的解讀。地圖顯示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探險區域、這兩個國家根據《托爾德西拉斯條約》的主張,以及各種植物、動物、人物和建筑。它揭示了 16 世紀初地理知識的狀況,以及歐洲人對新世界的看法是什么?
哥倫布的發現開啟了西班牙探險的洪流。受到關于黃金河流和膽小、易受影響的原住民的傳說的啟發,后來的西班牙探險家在尋找土地和黃金的過程中毫不留情。埃爾南·科爾特斯希望為他的家族獲得世襲特權、來自原住民的貢品和勞力,以及為他的服務獲得年度養老金。科爾特斯于 1504 年抵達伊斯帕尼奧拉島,并參與了對該島的征服。懷著贏得自己的榮譽和財富的期望,科爾特斯后來探索了尤卡坦半島。1519 年,他進入了阿茲特克(墨西哥)帝國的首都特諾奇蒂特蘭。他和他的手下對這座城市令人難以置信的復雜堤道、花園和寺廟感到驚嘆,但他們對阿茲特克宗教中的人祭行為感到恐懼。然而,阿茲特克人擁有的黃金財富最吸引西班牙冒險家。
科爾特斯希望控制這座城市,于是他將阿茲特克統治者蒙特祖馬扣為人質。然后,西班牙人在慶祝戰神維齊洛波奇特利的節日上謀殺了數百名高級別的墨西哥人。這一行為激怒了特諾奇蒂特蘭的人民,他們奮起反抗入侵者。科爾特斯和他的手下為了保命而逃離,沿著特諾奇蒂特蘭的一條堤道逃到岸邊。在被阿茲特克人擊敗后,科爾特斯慢慢地與那些對阿茲特克統治心懷不滿的原住民建立了聯盟。西班牙人和加入他們的數萬名原住民盟友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通過圍攻這座城市打敗了特諾奇蒂特蘭的墨西哥人。只有通過利用阿茲特克帝國中不同群體之間的不團結,西班牙人才能夠占領宏偉的特諾奇蒂特蘭城。1521 年 8 月,科爾特斯在成功煽動內戰并擊退其他西班牙探險家后,聲稱特諾奇蒂特蘭城屬于西班牙,并將其更名為墨西哥城。
傳統的歐洲探險敘事將西班牙對阿茲特克的勝利視為歐洲人優于野蠻印第安人的一個例證。然而,現實要復雜得多。當科爾特斯探索墨西哥中部時,他遇到的是一個充滿原住民沖突的地區。遠非在阿茲特克統治下統一且心滿意足,墨西哥的許多民族對其統治心懷不滿,并且準備反抗。其中一個群體,特拉斯卡拉人,與西班牙人站在了一起,在圍攻特諾奇蒂特蘭時提供了多達 20 萬名戰士。西班牙人還將天花帶入了墨西哥谷地。這種疾病對特諾奇蒂特蘭的人民造成了沉重打擊,它在該城的滅亡中所起的作用遠遠大于西班牙的武力。
科爾特斯還得到了一位名叫瑪琳欽(也被稱為拉·馬拉欽或唐娜·瑪琳,這是她的西班牙名字)的納瓦女人的幫助,塔巴斯科的原住民將她作為貢品送給了他。瑪琳欽為科爾特斯與蒙特祖馬的交涉擔任翻譯,并且無論是出于自愿還是在壓力之下,她與他發生了性關系。他們的兒子馬丁可能是第一個混血兒(具有美洲原住民和歐洲血統的人)。瑪琳欽在大西洋世界的歷史中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有些人認為她是一個叛徒,因為她幫助科爾特斯征服了阿茲特克人,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她是歐洲擴張的受害者。無論哪種情況,她都展示了原住民對西班牙人到來的一種反應方式。沒有她,科爾特斯將無法進行交流,而沒有語言橋梁,他肯定會在顛覆阿茲特克帝國方面不那么成功。通過這種方式和其他方式,原住民幫助塑造了美洲的征服。
西班牙的貪婪似乎沒有止境,其探險家群體尋找下一個即時財富的寶藏。其中一位探險家弗朗西斯科·皮薩羅于 1509 年前往西班牙加勒比地區,被財富和頭銜的承諾所吸引。他在巴拿馬的遠征中取得了成功,然后追隨關于印加財富的傳聞向南進發。盡管他在 1520 年代對印加帝國的首次嘗試失敗了,但皮薩羅在 1532 年俘虜了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并在一年后處決了他。1533 年,皮薩羅在秘魯建立了利馬。與科爾特斯一樣,皮薩羅不僅要與他正在征服的新世界中的原住民作戰,還要與自己國家的競爭對手作戰;一位西班牙對手在 1541 年暗殺了他。
西班牙擴大帝國的野心促使其他有希望的征服者深入美洲,希望復制科爾特斯和皮薩羅的成功。埃爾南多·德·索托參與了皮薩羅對印加的征服,從 1539 年到 1542 年,他領導遠征隊前往今天的美國東南部,尋找黃金。他和他的追隨者探索了現在的佛羅里達州、佐治亞州、卡羅來納州、田納西州、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克薩斯州。他們所到之處,都帶來了歐洲的疾病,這些疾病奪走了數千名原住民和探險家的生命。1542 年,索托在遠征期間去世。幸存的西班牙人,僅剩下三百多人,返回墨西哥城,沒有找到期待已久的金山銀山。
這張地圖追蹤了科羅納多穿越美國西南部和大平原的路徑。他所經過的地區并不是等待被“發現”的空曠地帶:相反,這些地區由圖中所示的原住民群體居住和控制。(致謝:國家公園管理局修改的作品)
弗朗西斯科·巴斯克斯·德·科羅納多出生于一個貴族家庭,于 1535 年前往墨西哥,當時被稱為新西班牙。他擔任新加利西亞省的總督,在那里他聽說了北方有財富的傳聞:一個名為基維拉的黃金城市。在 1540 年至 1542 年間,科羅納多帶領一支由西班牙人和原住民盟友組成的大型遠征隊前往墨西哥城以北的土地,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他們探索了現在美國西南部的地區(圖)。在 1540 - 41 年的冬天,探險者們與新墨西哥州的蒂瓦人開戰。然而,這次遠征并沒有發現黃金和白銀,反而使科羅納多破產了。
西班牙黃金時代
《宮娥》(1656 年由迭戈·委拉斯開茲繪制)因其將觀眾置于菲利普四世國王及其妻子瑪麗亞娜王后的位置而獨樹一幟。
歐洲探險家的壯舉在美洲和歐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種思想交流,部分由新世界商品資助和推動,開始將歐洲國家聯系起來,進而觸及歐洲人征服的世界各地。在西班牙,來自美洲的黃金和白銀推動了一個黃金時代——西班牙的黃金世紀,當時西班牙的藝術和文學蓬勃發展。財富從殖民地滾滾而來,新思想也從其他國家和新土地涌入。統治包括奧地利、荷蘭、那不勒斯、西西里島和西班牙等領土的哈布斯堡王朝,贊助并資助了畫家、雕塑家、音樂家、建筑師和作家的工作,從而促成了西班牙文藝復興文化的繁榮。這一時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米格爾·德·塞萬提斯的小說《堂吉訶德》。
這部兩卷本的書(1605 年和 1618 年)講述了一個關于一位紳士的豐富多彩的故事,他讀了太多關于騎士道和騎士精神的故事,以至于無法區分現實與虛構。帶著他忠實的伙伴桑丘·潘薩,堂吉訶德脫離了現實,出發去通過與他所認為的西班牙的敵人作戰來復興騎士道。
西班牙吸引了像埃爾·格列柯這樣的創新外國畫家,他是一位曾在意大利文藝復興大師提香和米開朗基羅門下學習的希臘人,后來移居托萊多。本土西班牙人也創作了同樣持久的作品。迭戈·委拉斯開茲于 1656 年繪制的《宮娥》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畫作之一。委拉斯開茲將自己畫入了這幅巨大的皇家肖像畫中(他在左邊手持畫筆和畫架),并且大膽地將觀眾置于國王和王后在場景中所站的位置。
結論
盡管葡萄牙開啟了大西洋世界的探索之門,但西班牙探險家迅速在美洲取得了進展。受到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關于新世界財富的輝煌報告的激勵,成群的西班牙征服者出發去尋找和征服新的土地。他們通過軍事力量和與原住民的戰略聯盟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了這一目標。西班牙統治者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推動了這些新土地的獲取,以加強和榮耀他們自己的帝國。隨著西班牙帝國的擴張和來自美洲的財富流入,西班牙經歷了一個藝術和文學的黃金時代。
最初由 OER Commons 在知識共享署名 - 非商業性使用 - 相同方式共享 3.0 未本地化許可下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