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座城市在舌尖上品讀它的文化,那沉淀的滋味便成了最鮮活的歷史記憶。2025年6月14日,大連百年老街東關街,迎來一場特別的“重逢”。承載156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益昌凝”在此正式落戶。
這絕非尋常開店,而是一次城市文化歷史的傳承。源自金州古城的“益昌凝”,歷經五代傳人匠心守護,它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2024年國家商務部認證的中華老字號代表品牌。如今,它帶著百年技藝走進現代生活,在這條見證大連城市變遷的老街上打造了一個集傳統工藝展示、現場制作、研學體驗于一體的新空間,讓人不僅能嘗到“大連老味道”,更能讀懂“大連百年歷史”。
“益昌凝”品牌第六代傳承人何東富目光堅定:“我們不只是賣糕點,而是讓來大連的人,記住這座城市的味道。”
北上少年 油酥面團里的風雪闖蕩
時間回到1990年春節。
18 歲的何東富懷揣著故鄉泰州的黃橋燒餅技藝,踏上了開往大連的火車,北方的雪落在車窗上,映著他袖口磨出的毛邊。這個初中未畢業的少年不會想到,此后三十余載,他的人生會像揉進面團的油酥,在傳統與創新中,焙烤出跨越城市間的獨特滋味。
他始終記得自己最初的信念:要把江蘇非遺美味黃橋燒餅帶到北方,讓這門跟著新四軍走過烽火的手藝,在異鄉扎下根來。
“那時候的黃橋燒餅,是用動物油一層層起酥的功夫活,講究的是火候,也是心勁兒。”他說,“得趁著熱氣咬下去,才能嘗到那股從齒間漫到舌尖的油香。”
那一口酥香,不只是食物的溫度,更是一個少年對遠方的全部想象。
當微波爐還是奢侈品的年代,他推著自行車挨家送貨,車筐里的黃橋燒餅裹著厚厚的棉墊,卻終究抵不過北方的寒風。動物油起酥的面皮涼透后硬得像塊石頭,常被主顧直接退回。
“賠掉的不只是本錢,更是手藝人的臉面。”
半年后,他果斷轉型,做起了堅果、麻花等休閑食品。當汕頭話梅的酸甜、臺灣鳳梨酥的綿密通過他的渠道擺滿大連商超時,他在貿易中掘得第一桶金。但很快,他也意識到一個問題:沒有自主品牌的產品,終究走不遠。
“貿易能賺現在的錢,卻賺不到未來的錢。“
品牌意識在他心中萌芽。2002年,“磕客食品”應運而生,二十多家專賣店在全國鋪開,國際貿易也風生水起。
執掌老店 在百年傳承中破繭新生
2018年,命運的齒輪轉動。何東富邂逅了始創于1869年(清同治八年)的金州老字號“益昌凝”。彼時的它,雖頂著“遼寧老字號”的光環,擁有五代師徒相傳的深厚底蘊,卻步履蹣跚,光華漸隱。
156年的歷史傳承與獨特工藝,瞬間擊中了何東富的心。
“這不僅僅是一個品牌,這是一段城市的歷史,是大連人舌尖上的記憶。”
收購益昌凝,對他而言,是圓夢,更是沉甸甸的責任。
接手后,他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而是躬身學習,尊重師徒傳承,精心守護著“酥八件”等鎮店之寶的經典工藝。
但商海沉浮的經驗告訴他:“老字號不能躺在縣志里,它得活在當下人的生活中!”
他立下雄心:將益昌凝打造成“大連的第二伴手禮”,與海鮮齊名,成為城市的文化名片。
破局,唯靠創新!
他帶領團隊立足大連特色,掀起一場風味革命:鮮嫩脆甜的大連櫻桃、滋補的海參、Q彈的鮑魚、營養的核桃,這些極具地域特色的山海之珍,被大膽揉入傳統糕點的油酥面皮之中。“櫻桃餅”包裹真實果肉;“海參酥”、“鮑魚酥”貨真價實;“核桃酥”融入腰果、杏仁,追求“入口即化”的新境界。這些創新產品,如同“將大連的鮮味揉進了江南的皮子里”,迅速成為市場寵兒,東關街新店里的櫻桃餅與堅果桃酥更是人氣爆棚。
同時,他深諳文化體驗的價值,在東關街旗艦店打造集烘焙、展示、沉浸式試吃、茶咖于一體的“糕點文化生態”。二樓設研學館傳藝,工廠設計400平米研學空間,形成“前店后廠”的完整鏈條,讓傳統技藝煥發新生機。
“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賣糕點,是讓消費者感受、體驗并參與這場百年美味的傳承。”
半生堅守 讓城市滋味飄向遠方
從1990年那個揣著夢想的青澀少年,到如今執掌擁有156年歷史中華老字號“益昌凝”的掌舵人,何東富在大連走過了35載春秋。這不僅是一段個人奮斗史,更是一部中國食品行業微縮變遷史。
黃橋燒餅的初試折戟,貿易時代的浮沉起落,自有品牌的艱難崛起……一路跌宕起伏,最終在“益昌凝”這個百年老號上,他找到了夢想的歸宿與事業的升華。
如今,在何東富的帶領下,“益昌凝”已成長為擁有13家門店、145名員工、2000多平方米現代化生產基地的品牌企業。產品不僅在線下熱銷,更通過電商平臺走進千家萬戶。它早已不只是一個名字,而是一種文化的延續,一段跨越156年的味覺記憶。
“老字號不是靠招牌活著,而是靠一代代人對品質的堅持延續至今。”
在他看來,中華老字號之所以能穿越百年,靠的不是名氣,而是底氣。這份底氣,來自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堅守傳承,也來自每一個日夜對品質與誠信的執著守護。
站在東關街門店前,望著眼前這條承載城市記憶的老街,與身后這座煥發新生的老字號交相輝映,何東富的夢想愈發清晰堅定:“我們要向稻香村學習,讓全國人民一提到大連,除了海鮮,還能想到‘益昌凝’這塊糕點。”
今天的“益昌凝”,不僅是一家百年老店,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它用一塊塊糕點,講述著關于堅守與創新、傳統與現代的故事。而何東富,也不再是當年那個推著自行車挨家送貨的年輕人,而是一位肩負使命的傳承者——讓傳統不褪色,讓文化有溫度,讓老字號真正“活”在當下,走向未來。
這,才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