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現在在全球范圍內找樣板,因為90天的貿易戰停火時間快到了,對「帶頭投降的」美國給出來的「優惠條件」,也的確不錯。
第一個咬鉤的出現了,是越南。
特朗普昨天深夜在社交媒體發文說,已與越南達成了貿易協議,核心就三大內容:
第一,越南銷往美國的所有商品將支付20%關稅。
第二,越南轉運商品稅率為40%。
第三,美國銷往越南商品0%關稅。
這三點合在一起,就是一個經典的不平等條約。
越南賣美國商品,美國要收關稅;美國賣越南商品,越南一分錢都不能收……說實話,當年咱們國家清朝那么喪權辱國,都沒有做到0關稅,鴉片戰爭之后大部分的商品都還有5%的關稅。
但越南怎么和美國談,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關鍵在于第二項:
轉運商品,超額關稅。
這針對的是誰,稍微關注一下國際貿易的大佬都心知肚明,就是中國。
我們和美國的關稅摩擦不是從今年開始的,早在特朗普的上個任期的2018年,就已經打過了。
那時候特朗普也是隨便找了些理由,說我們傾銷,說我們侵權,就給很多中國商品扣上了高關稅。
不過當年和現在有個小區別,那時候特朗普還沒有那么「野」,只針對中國動了手,不像是今年對全球基本所有國家開群嘲。
做生意的,那總能找到出路,所以當年很多中國商品走了「曲線救國」策略。
簡單說就是,先出口到一些中轉國家,比如越南,之后以越南商品的形式再出口美國,就能規避高關稅了。
就有點像,在陽澄湖里面泡一下,就說是陽澄湖大閘蟹的洗澡蟹……
各位大佬可以看看下面這張圖,這是美國從越南進口商品的每年增速,越南本身并沒有什么突飛猛進,這些增速其實就是「洗澡蟹」導致的。
不然越南何德何能,可以在去年變成對美貿易順差全球第三。
2024年越南賣了美國1366億美元的商品,同比增長19.3%。
然后越南從美國進口了多少呢?才131億美元。
那上千億美元的出口額,大部分就是中國商品在轉口,要么是整個商品送過去,要么是核心零部件過去以后在越南當地做簡單組裝。
說個題外話,越南這些年做「中轉崗」,能凸顯出中國的經濟實力。
2024年越南GDP增速是7.09%,是整個東南亞地區里面增速最快的。
為啥?就是外貿。
現在越南一年GDP和一年的商品出口規模,基本相當了,也就是說,外貿依存度逼近個100%,當年咱們國家經濟騰飛的時候雖然很靠賺外國人的錢,但也沒那么離譜。
這就是吃了點中國出口能力的余量,接了一點中國不想做的低端制造業,就能把一個中等國家帶起飛。
既然越南那么依靠中國,為什么又在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面前跪的那么快呢?
特朗普最開始給越南開出來的關稅是46%,沒有給中國的那么離譜,但實質上也切斷了越南和美國的貿易。
因為越南出口的都是相對低端的商品,服裝、玩具、簡單電子產品,價格稍微一漲,美國消費者就不買了。
所以越南為了繼續能做生意,就只有趕快和美國談一個雖然難受但勉強還能繼續賣的百分比出來。
再加上越南經濟實在是太依靠美國市場了,所以當特朗普給出20%的關稅誘惑的時候(給日本的是24%,給印度的是26%),越南立馬覺得自己「賺了」,帶頭就答應了。
至于和中國的關系,那是長遠的問題,越南現在只想解決眼下能不能活下去的問題。
特朗普現在也特別需要有個國家帶頭和美國簽協議。
90天的停火協議只有不到一周時間就要到期了,美國傳統意義上的盟友,歐盟,沒談下來;美國傳統意義上的小弟,日本、印度,談的也很艱難。
這導致美國國內也很慌,大家都不知道未來經貿形勢會如何發展。
越南現在慫了,美國股市立馬就起來了。
以阿迪耐克這些直接受到越南生產影響的大企業帶頭,標普500是猛漲了一波。
有了越南當樣板,特朗普在后續和其他國家談判的時候,底氣相對就足了。
美國這些年的對外思路,一直都還是霸權主義邏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那套。
給一個大棒,然后給一個棗。
這套已經慢慢開始失效了,但并不是完全失效。
特朗普對全球國家都給關稅大棒,已經把一些國家弄清醒了,知道不能隨便接受美國的訛詐,不然就是中國每個中學生都要讀的《六國論》里面的邏輯:
可惜越南這國家,雖然也受過儒家文化圈的影響,很明顯這次依然短視了。
越南以為自己搶先跪,可以拿到好條件,但沒想到如果歐盟、日本、印度這些國家繼續頂著的話,美國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也只有妥協,那可能越南帶頭簽字,最后還沒有「釘子戶」拿到的條件好。
所以說,越南這波,還是單純了。
各位大佬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