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語涵
7月2日上午,湘潭大學法學學部團委、學生會赴常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宣傳調研團來到澧縣城頭山遺址進行參觀、聆聽講解,在歷史遺跡中探尋文明脈絡,感悟“中國最早的城市”的深厚底蘊。
圖1:調研宣講團赴城頭山遺址公園
首先,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隊員們參觀了城頭山遺址博物館。館內陳列的碳化稻谷、石制農具等文物,直觀地給同學們呈現了當時稻作農業的發展水平;制陶、玉器等手工藝品展區,系統地給同學們展示了當時手工業的制作工藝與生產規模。
圖2:講解員講解出土文物
接下來,隊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地觀察了城頭山古城墻遺址。經講解得知古城墻歷經四期修筑,城墻夯土層清晰的分界線,展示了古代筑城技術的演進。考古學家采用橫斷面剖切和標注地層分界線的方式,將城墻的夯土結構清晰展示,反映了古城在不同歷史階段的興衰變遷。
圖3:講解員講解城墻遺跡
此次參觀活動,隊員們十分直觀地看到了6000多年前長江流域先民的智慧與創造力,對史前文明發展有了更為立體的認識。通過觀察歷史遺存、聆聽文明故事,青年學子增強了對常德地區古文化的了解,進一步堅定了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決心,對提升青年群體文化自覺、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