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援引伊朗媒體報道,自上月伊以沖突爆發以來,伊朗已經逮捕了700多名涉嫌為以色列當“內應”的人。另外,在沖突期間,為了震懾這些“內鬼”,伊朗已經處決了多名以色列間諜。
短短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成功逮捕了多達700多人,可謂是觸目驚心。但正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伊朗肅清內鬼非常有必要,剛剛結束的伊以沖突中,伊朗高達30多名高級軍官被定點清除,其中不乏伊朗武裝力量總參謀長這類哈梅內伊的左膀右臂。雖然這些襲擊并未能讓伊朗武裝力量完全喪失戰斗力,但在戰時重創了伊朗的指揮鏈條,打擊了伊朗軍隊的士氣。
現在看來,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策略,和當初針對黎巴嫩真主黨極為相似。通過大規模滲透,摸清軍隊高層核心人物的動向,利用空中優勢發起定點清除行動,削弱對手的反擊能力,再開展大規模空襲以擴大戰果。
這是以色列軍隊強項,如果伊以沖突再次爆發,以色列完全有可能還會用同樣的套路。所以伊朗的當務之急,就是要肅清內鬼,盡可能讓以色列第一輪斬首行動無法取得戰果,以軍進一步發動進攻的意愿就會大大降低。
而且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伊以新一輪沖突隨時都有可能卷土重來。首先,伊以這次停火幾乎是以口頭形式定下來,沒有簽署書面協議,更沒有具有約束性的條款,以色列放棄停火幾乎不需要付出什么代價。
其次,上一輪伊以沖突爆發的直接導火索便是伊核問題,但這一問題實質上沒有通過軍事行動解決,甚至還變得更加復雜了。以色列宣布完成了對伊朗核設施的打擊,并取得重大成果,特朗普也堅稱B-2的轟炸戰果顯著,伊朗三處關鍵核設施都成了“廢墟”,至少讓伊朗擁核延緩了數年。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至少目前仍然存疑。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近日在接受美媒采訪時表示,美以的襲擊雖然重創了伊朗的核設施,但破壞效果并不徹底,美軍轟炸的福爾道、納坦茲以及伊斯法罕只需要經過數月的修復,就可以繼續進行鈾濃縮活動。美國情報機構的一份秘密報告也顯示,美軍的打擊效果其實非常有限。國際原子能機構長期在伊朗監測核活動,在伊核問題上的發言也相對具有中立性,所以格羅西的發言顯然并非無的放矢。
更重要的是,伊朗現在轉移了濃縮鈾和核設施,并且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核能力更加不透明,美以的焦慮只會進一步加重,對伊朗采取軍事行動的意愿也會大大增加。日前特朗普也公開攤牌,明確表示如果有情報顯示伊朗的鈾濃縮再次達到了軍用級別,他將再次下達襲擊的命令。此前他還表示,也許伊朗與以色列之間很快又會爆發沖突,從這次特朗普的選擇來看,沖突一旦再次爆發,美軍有可能會再度下場。
總的來說,只要伊核問題不解決,那么火藥桶隨時都有可能被點燃。對伊朗來說,必須為隨時可能到來的沖突提前做準備。除了肅清內鬼,加強防控以及反擊能力外,伊朗還必須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才能擺脫被動的局面。如果伊朗決策者們堅持要捍衛發展民用核能的能力,就必須要展現足夠的決心,瞻前顧后的做法,只會讓美以得寸進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