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顧女士坐在門診椅子上,袖子擼到肘部,指著手臂上一片細密的小紅點,聲音刻意壓低:“醫生,我查了一下,這是不是皮膚型艾滋?我最近有點怕……”一句話,診室陷入短暫沉默。
她的擔憂,并非個例。
她沒有發燒,沒有乏力,也沒有明顯的皮膚瘙癢或膿皰。紅點不痛不癢,顏色淺淡,范圍集中在前臂外側。
乍看之下,確實讓人難以一眼判斷。可真正讓醫生警覺的,是她褲腳內側若隱若現的紅斑,那是一種典型但常被忽視的信號。
她的焦慮并非空穴來風。皮膚紅點在大眾認知中,一旦跟“免疫系統”或“感染”掛鉤,常聯想到嚴重疾病,艾滋病便是其中之一。
網絡上大量“艾滋皮疹”的截圖、對比圖和自查指南,放大了這種誤解,也放大了恐懼。
但真正的問題,并不在手臂——而在腿部。
醫生讓她脫下褲子檢查時,謎底才漸漸揭曉。大腿內側、大陰唇根部隱隱有一片斑片狀發紅區域,邊緣略呈環形。相較手臂的紅點,這里的皮疹更為典型:略有鱗屑,界限清晰。
結合她近期的生活習慣——長時間穿著緊身瑜伽褲、運動后不及時更換衣物、潮濕悶熱的環境——診斷基本明確:股癬。
一種極其常見,但傳播和誤解率都極高的真菌病。
股癬由皮膚癬菌引起,屬淺部真菌感染的一種。它主要發生在大腿根部、會陰、臀部等潮濕部位。
典型表現是紅色斑塊,邊緣活躍,中央趨于緩解。病灶可由直接接觸傳染,也可因共用毛巾、內褲、床單等間接傳播。
在女性中,尤其是更年期前后,因激素變化、出汗增多、代謝減慢、皮膚屏障下降等因素,感染風險提升。
那手臂的小紅點呢?
這其實是“自體接種”傳播的結果。真菌從原發病灶(大腿)通過抓撓、毛巾擦拭等方式,轉移至其他部位,形成“衛星病灶”。
這類紅點常見于前臂、腹部、胸背,因真菌在這些部位生長不活躍,表現為局部輕度紅斑或丘疹,極易被誤判為其他皮膚病,甚至病毒感染。
艾滋病相關皮疹的確存在,但與癬類皮疹有明顯差異。艾滋病相關皮膚癥狀多為免疫系統失調所致,包括卡波西肉瘤、藥疹、濕疹樣皮炎等,其特點是廣泛性、對稱性、伴隨其他系統癥狀,且常有高危行為史。
顧女士的案例提醒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人們更容易對“陌生的大病”產生恐懼,而忽視了“熟悉的小病”的破壞力。
在皮膚科門診,這種“紅點焦慮”并不少見。
一項發表于《中華皮膚科雜志》的研究表明,超過37%的皮膚科門診患者曾因皮疹懷疑自己感染艾滋病,尤其是中青年女性,網絡信息成為焦慮的放大器。而實際診斷中,真菌感染、濕疹、蕁麻疹仍占主導。
更有意思的是,股癬的誤診率并不低。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皮膚科數據顯示,股癬在女性中的臨床誤診率可高達18%,原因多為初期癥狀輕微或遮掩位置隱蔽,患者羞于就診或自行涂抹激素類藥物導致病情掩蓋,甚至加重。
從中醫角度看,股癬屬“濕熱下注”范疇。濕邪困于肌表,熱毒蘊結,耗傷正氣,導致皮膚紅斑瘙癢、反復不愈。
中醫治療講究清熱利濕、祛風止癢,配合外洗藥物如苦參湯、地膚子煎劑,可緩解癥狀、減少復發。
西醫治療方面,通常首選局部抗真菌藥膏,如特比萘芬、酮康唑、聯苯芐唑等。癥狀嚴重者可聯合口服藥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
治療周期不少于2周,部分頑固病例需持續用藥4-6周。但很多患者在皮膚稍微好轉后就停藥,導致復發率高達30%以上。
治療之外,更重要的是“生活干預”。真菌怕干燥、怕通風,喜歡潮濕、溫暖、摩擦的環境。長時間穿緊身褲、使用不透氣衛生巾、運動后不及時洗澡,都是誘發因素。
建議每晚更換內褲、避免共用毛巾、保持皮膚干爽,尤其是梅雨季和炎夏季節,更要注意局部清潔。
此外,內分泌紊亂、糖尿病、肥胖人群真菌感染風險更高。這些人群皮膚褶皺多、汗液分泌旺盛、皮膚屏障功能下降,建議定期檢查血糖、控制體重、使用低刺激性清潔劑。
這類病例之所以常被誤判,背后也反映出公眾對皮膚病認知的盲區:皮膚病并非“看得見的就能治得好”,也并非“癢了才是病”。很多真菌感染并不瘙癢,初期癥狀極輕,甚至無感。等到擴散到四肢、面部,才引發高度焦慮。
醫學臨床上,醫生更關注“皮疹的分布和邊界”而非“顏色和數量”。這與大眾認知正好相反。比如股癬的“環形紅斑”,是其最典型的特征之一;而艾滋相關皮疹,往往呈對稱性、廣泛性分布。認知偏差,導致恐懼放大,也讓很多本可在早期干預的疾病錯過最佳窗口。
顧女士的治療非常順利,局部用藥3周后病灶基本消退,隨訪半年無復發。她也逐漸放下了對“紅點”的恐懼,轉而開始關注生活習慣的調整。她說:“其實比病更可怕的,是腦子里那堆百度出來的想象。”
很多疾病的防線,不在醫院,而在生活。
奶奶用的“艾葉水泡腳”、母親念叨的“別穿潮褲出門”、中醫講的“濕邪從下而生”……這些看似樸素的話里,藏著的是代代經驗的積累,與現代醫學并不沖突,反而常有奇妙的互補。
即使是今天,醫生依然會因為一片手臂紅點,翻出患者褲腳,去找那個更可能的“源頭”。
有些病,不是壞了身體,而是誤了判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