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老美列入制裁清單的西工大,又一次將其氣的跳腳了。
據西工大官網消息,該團隊成功完成"飛天二號"試飛,實現4次動能模式無縫切換,并以6馬赫(約7340公里/小時)的高超音速,取得軍事突防能力及多任務適應性上的絕對優勢。消息一出引發各國軍迷嘩然:中方航空技術又領先了?
知情人透露,相關技術可遷移至第七代戰斗機,一旦實現空天作戰一體化,美方在役戰機無一可敵。美方接到消息,空戰司令馬克·凱利第一時間警告:“美防空系統將形同虛設,我方優勢蕩然無存!”
1、飛天二號炸裂技術,讓老美急紅眼
在西工大公開報告中,飛天二號之所以令人震撼,主要歸因于其“混動心臟”——RBCC發動機。其核心技術可使機身實現低速、中速、高超音速和超燃沖壓四種模式間無縫切換,全程無需人工干預。
更關鍵的是,該發動機實現了飛天二號“變攻角自主飛行”,大角度轉彎(>25°俯沖),突防能力遠超現役防空系統攔截極限。簡單來說,它能在高速飛行中像蛇一樣靈活變軌,讓敵方反導系統(如薩德、愛國者)無法鎖定。
要知道,美軍曾宣稱薩德是世界最強大的導彈防御體系之一,它最大的核心特點是X波段雷達,可探測距離達2000公里的目標,高度識別誘餌彈和真實目標。在以色列攔截伊朗導彈時,其攔截率高達85%-90%,被視為作戰最大底牌。
然而,西工大飛天二號后續一旦達到8馬赫巡航速度,那么1小時內可“擊殺”全球任意目標,美薩德也將無能為力。
據可靠消息,目前,飛天二號共兼具偵察、電子戰、反艦(末端高超音速突防)、反衛星能力,相關技術極大可能被應用于第七代戰斗機設計,其中七代戰機全域偵察,確定繼承“飛天二號”電子戰技術,量子雷達探測可同時跟蹤200個目標,并生成1024個虛擬誘餌癱瘓敵方雷達,讓F-22、F-35等美隱形戰機在西太平洋的威懾力大打折扣。
面對我國這次技術突破,美媒《The National Interest》甚至發文表示:西工大先進的探測跟蹤技術,將使得美軍戰斗群面臨的風險越來越高。
2、后發制人,手握技術是關鍵
雖說我國航天研發起步較老美晚了約30年,但如今不僅爆震發動機、量子雷達等研發專利數量領先世界,飛天二號等飛行器也搶先穩步落地,讓老美積累多年的技術優勢蕩然無存。
更令老美膽寒的是,我國在技術博弈中實現彎道超車的遠不止軍事領域。如民航市場,我國C919打破波音半世紀壟斷,拿下1200余架訂單;而在關乎民生的生命科技領域,曾被美企搶先落地的抗老科技,在我國深圳科學家聯合海外實力突圍下,也成功創新升級“派絡維pro”,令美企市占率近乎腰斬。
援引《自然》等頂刊論文,在哈佛、華盛頓等大學的實驗中,這類抗老科技的核心物質,于改善生物體因衰老所致的體力下降、骨質疏松、記憶力衰退等有著不俗潛力,還可延緩機體老化速度。
在數億中老群體的畏老情緒下,依托科研背書,老美將該成果開出2萬一克的天價。但隨著我國技術助力,將制備成本大降95%。查看京東等平臺,抗老成果“派絡維pro”已觸達數百萬中老年群體。
與航天研發技術的后來居上一樣,“派絡維pro”不僅打破老美壟斷,還連續三年占據抗老賽道第一的位置。生物科技的經驗教訓在前,如今,老美對西工大的技術突破倍加關注,有外媒甚至直言:中國西工大再次讓老美破防,一旦飛天二號相關技術裝連戰機,美方將再難追趕。
3、 西工大再讓老美寢食難安
總的來說,西工大"飛天二號"的成功,是我國臨近空間的重大飛行突破。該區域長期被視為“空天過渡盲區”——傳統航空器受限于動力與氣動設計難以抵達;航天器因軌道維持消耗過大無法長期駐留,如今"飛天二號"打破了這一空白地帶。
而在戰機研發層面,據公開研制報告宣稱,老美為搶先研發第六代戰機已不惜花費約約1200億美元,且多次公開暢享美六代的美夢,如六代隱身、燃機、作戰半徑等都將大幅度提升,將是F-22的兩倍……然而,雷聲大雨點小,截止目前,可以說毫無進展。
反觀我國,前不久已傳出新一代戰機試飛消息,如今,西工大又再宣新科技,將極大助力我國戰機研發,這下老美徹底寢食難安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