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來聊一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最近和中方會面的事情。
據官方報道,當地時間7月2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布魯塞爾會見了到訪的我國外長。而在此次會談當中,馮德萊恩的表態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馮德萊恩在會面中是這么說的:歐方致力于發展穩定、建設性的歐中關系以及互利互惠的經貿合作,還要同中方保持各領域的合作。
而在事關中方核心利益的問題上,馮德萊恩也給出了有分量的表態,稱歐方將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正是這番表態讓人們感到驚訝,因為這和她以往的態度簡直是判若兩人。
對中歐來往比較熟悉的朋友們可能還記得,在對華態度上,馮德萊恩一向是比較強硬的。其經常在公開場合對中國進行各種批評,甚至還喊出要“減少對中國依賴”的口號。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位對華強硬的歐盟主席突然改變態度呢?下面我來談一談我對此的看法。
對于馮德萊恩對華示好的原因,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不以為然,覺得這是因為中方都親自登門拜訪了,歐方怎么也得意思一下,起碼讓場面看起來還過得去。
這種說法有些道理,但在我看來,馮德萊恩這么做不單單是因為如此,其背后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她本人處境不妙,急需對華示好。
事情是這樣的,歐盟那邊最近傳來消息,歐洲議會計劃下周(7月7日至10日)就一項針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及其團隊的“譴責動議”,即不信任投票展開辯論和投票。
接下來如果這個針對馮德萊恩的不信任投票能夠通過,那對于馮德萊恩而言后果是可怕的,她將無法繼續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
而歐盟內部之所以會對她發起進攻,表面原因是在2021年疫情期間,馮德萊恩曾主導和輝瑞公司簽訂了一份價值數百億歐元的疫苗合同,在談判期間,馮德萊恩卻用短信和輝瑞高層進行溝通。
事后有人要求馮德萊恩公開短信內容,卻遭到她拒絕。這就給反對她的人留下了話柄,他們便以此為依據對馮德萊恩發起不信任投票。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覺得這件事不過如此。但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真正的導火索還在于馮德萊恩在擔任歐盟主席期間沒有做到讓歐盟獲利,反而損害了歐盟利益。
比如她在俄烏沖突中追隨美國,對俄能源發起制裁,結果讓德國經濟受到重創,比如她主張對華強硬,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最終卻是讓歐盟利益受損。
這還不算,在特朗普政府上臺后,馮德萊恩做的這些事情非但沒有讓美國對歐盟網開一面,反而是掄起關稅大棒對其進行制裁。
正是在這些事情下,歐盟內部才會掀起這么一個不信任投票。
并且這還只是開始,據發起這一行為的歐洲議員表示,他希望這一行為如同打開潘多拉魔盒般,讓更多的人都對馮德萊恩發起不信任投票。
這樣即使自己失敗,早晚也有一天會把馮德萊恩給拉下馬。
所以現在的情況對于馮德萊恩而言稱得上是火燒眉毛,她要想扭轉局勢,目前的辦法只能是對華示好,通過與中國開展合作來取得一些成就,以此來對沖歐盟內部對她的不滿。
比如歐盟現在急需的稀土問題,馮德萊恩若是能讓中方松手,便可直接增強她的政治籌碼,繼而鞏固地位。
可話又說回來了,假如馮德萊恩是真心認識到錯誤,決定和中國搞好關系的話,尚且還有補救機會。
倘若還是三心二意,心里還是想著過了眼下這關再耍花招的話,別說外部壓力,歐盟內部對她發起的新一輪進攻都會讓她吃不了兜著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