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長期關注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人來說,相信不時就會看到關于寧德時代電池供不應求的報道,尤其是對于擁有更高充電效率、能量密度以及安全保障的新品“尖貨”,不乏企業一把手排著隊上門前去要電池的情況。然而誰都沒料到,一轉眼的功夫市值萬億的“寧王”居然會把最先進的電池生產線放進一家主機廠的超級工廠里。直接從這里下線電池,然后裝車。
這是寧德時代首次采用創新的“廠中廠”合作模式,為問界系列車型本地化生產供應動力電池系統。
投產儀式上,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難掩興奮,他形容這是問界汽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總有人認為問界的成功是運氣使然,但外界不免有疑問,從華為到寧王,再到上百家頂級供應商,問界為何總能得到最頂級供應商的垂青?它的成功真的就只是靠運氣?
1
從鴻蒙智行到寧德時代的“廠中廠”合作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江湖里,有兩大足以改變市場格局的高端玩家。一個是執智能化牛耳的華為,另一個則是握電動化心臟的寧王。
4年前,賽力斯與華為一見鐘情。同年12月,賽力斯在重慶兩江智慧工廠正式發布全新高端智慧汽車品牌問界。從此,中國終于有了一個可以叫板世界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
4年后的6月30日,相似的一幕再次上演。只不過這一次,牽手的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寧王。
“問界高端智能電動汽車配上寧德時代專屬設計制造的高端電池,正如好馬配好鞍,好電車配好電池。”
當張興海說完這句話時,寧德時代CTP2.0高端電池包正從問界超級工廠下線。
這是寧德時代首次將由問界開創的“廠中廠”模式納入自身合作體系之中,在“廠中廠”模式下,通過將核心零部件供應商直接集成到整車制造工廠內部,從而實現供應鏈的高效協同和快速響應,節約溝通及物流成本的同時,更進一步推動了生產效率的提升。
問界官方稱,通過采用“廠中廠”模式,從公司下達指令到供應商產線進行調整,只需不到20分鐘,每天數千個的零部件供應,當天就能周轉完畢。
此外,自動化程度也更高。以此前就采用該模式進行生產制造的沖壓環節為例,在“廠中廠”模式下,可實現1分鐘生產16個零部件,工廠內部還能實現100%自動化轉運,焊接、噴涂自動化率也達100%。
當然,另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便是降低物流成本。通過將電池生產線嵌入整車制造基地,實現了動力電池從下線到裝車的高效閉環管理,壓縮了供應鏈的物理距離,降低了物流成本,庫存也被壓縮到極致。
值得一提的是,寧德時代與賽力斯此前已合作建設、并網賽力斯超級工廠一期50MW分布式光伏項目,為超級工廠提供核心綠色能源。
不難看出,通過“廠中廠”模式,問界和寧王和合作已經超出了普通車企和供應商的關系,真正成為了共同攜手打造世界級新豪華汽車領先品牌的親密戰友。
2
中國智造的新生態,從“全”走向“深”
主機廠和供應商并非生來就在一條船上。
在燃油車時代,主機廠與Tier1?、Tier2等級森嚴,分工明確。通常主機廠只和Tier1合作密切,給他們下發需求,對Tier2則未必熟悉。通俗來講,Tier1的角色更類似于包工頭。博世、大陸、采埃孚都是人們熟知的Tier1巨頭。
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中國供應商大規模崛起。這一階段,主機廠和供應商的關系也在進化,從單純的“分包”轉變成了“共創”,雙方會一起定義產品,合作研發,甚至會根據銷量來確定利潤分成。
在“共創”模式下,主機廠和核心供應商形成了共生共榮的關系。主機廠可以利用較小的成本獲取最先進的技術和產品,供應商則可以獲取一線反饋,并持續投入資源研發改進。
而此次問界與寧德時代首創的“廠中廠”模式,無疑是這種“共創”模式的升級版。不僅研發共創,連生產也共創,充分提高了生產效率和供應鏈協同。更為重要的是,雙方還可以一起定義和研發最頂尖的產品,在保證供應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差異化優勢。真正做到張興海所說的“好馬配好鞍,好電車配好電池”。
以問界M9(參數丨圖片) 2025款搭載的寧德時代166Wh/kg超高能量密度電池為例,該電池采用高于業界結構及熱電的安全標準,并搭載車云協同監護系統,以AI預測電池隱患,重塑新能源汽車防護標準。其中,電芯采用五層安全包覆設計,最大程度減少電池包內電芯級別的短路風險,保證安全。業界領先的全高壓熱失控不蔓延技術電池包平臺,實現十層熱安全防護,支持實時防護、主動預警、主動冷卻和毫秒斷電,避免極端情況下電池熱失控。
在投產儀式上,曾毓群也興奮地表示,“今天投產的這條生產線,是寧德時代最先進的智能化、數字化產線。”此次投產,不僅是寧德時代在重慶本地化生產的開端,更是與問界合作的新起點。
當然,賽力斯和寧王的“感情”不是一天煉成的。早在賽力斯發布問界品牌的次年,便與寧德時代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約定問界車型將全面搭載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長期戰略合作協議有效期五年。
賽力斯與華為和寧王的合作只是問界推進產業鏈集成化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已將300家一級供應商集成到100家,其中涵蓋了20家世界級供應鏈伙伴。不難看出,問界已經建立了以華為和寧王為代表的頂級朋友圈。
3
頂流朋友圈的背后是實事求是的開放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浪潮中,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玩家并不鮮見,但要說誰是最大的黑馬,相信很多人都會投賽力斯一票。
而這背后,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行業老兵張興海。
這位創始人以其非凡的魄力和謙遜的姿態屢屢為賽力斯贏得頂尖合作伙伴的親睞。4年前,當友商還在擔心與華為合作會失去靈魂時,張興海卻孤注一擲,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掏心掏肺的與華為跳進同一個戰壕。從最初的不被看好,到問界的一鳴驚人,僅僅用了一年不到。
有人說,問界的成功靠的是運氣,甚至靠的是華為。但這何嘗不是一種偏見?
事實上,問界成功的背后是張興海和賽力斯對于新時代汽車工業和中國制造業的深入理解——要走向高端化,就一定要聚合中國智造最頂尖的力量。
華為是一股力量,寧德時代也是這樣的力量。而賽力斯自身,其實同樣實力不菲。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賽力斯其實是國內最早布局發展增程技術的企業,是增程技術當之無愧的開拓者與引領者。自2016年起開始技術研發投入,于2019年實現增程器量產。數據顯示,經過多次迭代,全新一代賽力斯超級增程系統最高熱效率達44.8%,綜合油耗降低15%,還因此獲得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按照嚴苛標準評比的001號“乘用車增程器綜合性能之星”認證證書。
汽車工業發展到今天,早已過了單打獨斗的時代。如何匯集供應商的力量共同打造頂尖的產品和品牌成了中國汽車共同面對的難題。幸運的是,問界以自身的實踐給中國汽車同行打了一條成功的路——實事求是,開放合作,把“供應商”變成“共贏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