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如約而至,大部分大學畢業生即將走入社會,他們面臨的“社會第一課”可能不是工作,而是租房。
當代租房市場就像一枚硬幣的AB面,那些在社交平臺、房屋中介APP上掛出的房子全部整潔好看,平臺上打上兩句招呼,乍一看都是友好的租房人。
然而在這些美好表象的背面,租房市場也充斥著虛假房源、甲醛超標、奇葩隔斷間等一系列問題,甚至有網友這樣評價自己的生活——
“白天上班替房東還房貸,晚上回家替房東吸甲醛。”
租房市場的亂象從多變的房子戶型就可見一斑。戶型能有多燒腦?建筑大師貝聿銘來了也要甘拜下風。
你要是沒在一線城市租過房,根本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奇葩戶型正等待被挖掘。
脫口秀演員邱瑞曾在節目中分享過自己租房的奇葩經歷。他分享了一套自己看過的“鉆石房”,四個“東南角”,走進這個房子就仿佛走進了鉆石的內部。
房子的衛生間是個三角形,墻面和地面呈45度角,上廁所的時候必須把身體擺成和墻壁角度一樣的同位角,然后把自己順進去——
大部分網友在聽完這個段子后會哈哈一笑,認為這不過是脫口秀演員夸張的戲劇創作。然而有過經歷的人發現,生活可能原本就是這么荒誕。邱瑞口中的“鉆石房”“同位角”馬桶都是真實存在的。
鉆石房家徒11壁,算上門剛好12個面。
廁所更是一比一還原段子,人上廁所時要側腹用力,將自己擺成同位角才能成功尿到馬桶里。
而且在上海某中介的探房視頻里,有的房子不光沒有直角,家徒十二壁,更離譜的是明明是在自己家,兩眼一睜就得學會低頭做人。
這樣的房子為什么會存在?想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不得不介紹一個神奇的群體——二房東。
二房東也就是“二手房東”,他們從原房東那里租下整套房子,然后通過裝修、改建把一套房子拆分,再轉租給其他人賺取差價。
比如他們可以先以6000元的價格租下整套三居室,再通過打隔斷、輕裝修等方式建造新的套間,將每個房間分別再以2500的價格出租,這樣二房東每月就能多賺1500元的差價。
如果他能再把頂樓、走廊等位置爆改成單間,那收入就更多了。
而大城市寸土寸金,能住人的地方就這么多。年輕人不斷涌入,總要找地方住,考慮到通勤、收入等條件因素,為了留在大城市,年輕人沒有那么多選擇,有時不得不放棄那么多講究——這就使年輕人成為了二房東的目標受眾。
上面提到的同位角廁所,大概率就是由頂樓改造的。也因為房子的基礎架構不能變,所以改來改去,奇葩的戶型就越來越多。比如進門先上廁所再進臥室的戶型。
事實上,只要地段夠核心,什么奇葩結構、簡陋環境都有人買單。就有人分享了一間這樣的房子:天臺床位、露天洗手臺,合用的廚房和廁所要走進樓里和房東共用——
但就是這么一個房子,因為它在上海巨鹿路,房租要1200塊一個月。結合地段,是不是覺得這房子看上去瞬間“眉清目秀”了不少?
有些是將上天臺的過道重新整合而成的:上一秒還在找房門在哪,上樓梯拐彎間看到一張大床;
高情商的租房文案寫著,這是復式青年公寓;
低情商的中介直接告訴你,就是樓梯間爆改。
還有更另辟蹊徑的,將樓道的天窗直接框起來,加個地板搭個梯子就算是出租屋了。看似
危險,實則也一點不安全。
看完了天臺,我們再看看地下室。二房東改造的房子中有很多是地下室、儲藏室改造的出租房,這些房子最大的問題是“矮”,所以也被戲稱為“矮人房”。
矮人房的層高都不會超過1米8,有的更只有1米5,稍微高一點的人就需要彎著腰才能進門。
如果說前面這兩種還算是根據環境因地制宜,盡可能地擴大使用范圍。那更多的二房東的改造核心就是在極小空間內發揮最大使用價值。
二房東們都有一個改房執念,就是不管什么硬性條件,都能給你做出廚房和衛生間;
只要你許愿了一句想做飯,二房東的設計思路就能源源不斷。
比如當代人租房通常要求一室一衛,所以他們選擇把床和馬桶放在一起,只要880就讓你立享套間人生。咱們就是說,喜歡拉屎的寶子們,真的是有福了。
再比如如果房子空間狹小,只能裝扇極窄的入戶門——那也沒關系。利用層高隔出loft,下面是廁所衛浴,上面是大床臥室,窗戶外雖然沒有樹景,但還有樓道景,順便還能保障個樓道安全。
看到此處你可能會問,這樣的房子真的能住嗎?答案是可以的。
有網友就一直在短視頻平臺更新自己住這種迷你戶型的vlog,她管這個房子叫“棺材房”。除了睡覺的空間,旁邊就只有個廁所隔間,她自己在馬桶前面放個小冰箱,冰箱上面放個鍋,平時還能做點東西。
屋里沒有輾轉騰挪的空間,走兩步都費勁。她的廁所也是有窗的,窗外面是空調機。有網友就吐槽說空調機住的都比他寬敞。
這個網友在“棺材房”里住了6個月,一直戲稱自己是“鼠鼠總裁”。但她最終還是離開了上海,生活的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體會了。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戶型奇葩。當今租房市場中也有許多外表老破小,內里精裝修的,而且他們通常宣稱是為年輕人量身打造的出租房。它們設計考究、設備齊全,最重要的是出租價格比同檔房子不知低了多少,一看就是真正的“性價比之王”。
有位房屋中介就在網上發布了這樣一個房源,盡管大門看上去有些斑駁,內里卻暗藏乾坤。屋內整潔干凈、裝修風格簡約現代、無論是廚房還是衛生間都裝修得恰到好處,窗景也很好。
遇到這樣的房子,你是不是在心里大加分?
但是這樣房子的評論區,高贊評論只有五個字:串串房,別住。
“串串房”又被稱為“陷阱房”,很多炒房客會低價收購舊房子或毛坯房,然后用極度節省成本的方式對房子進行裝修,再以精修房的價格租售,賺取差價。
這類房子非常受年輕人的歡迎,因為它們大多采用網紅款裝修設計,內里使用的家具家電、窗簾、壁紙等也都是新的,完全可以實現拎包入住。
另一方面,它們大多存在于老舊小區中,這些小區位置好,又臨近地鐵,因此能滿足年輕租房者的通勤需要。
如果不考慮有毒物質超標帶來的健康隱患,“串串房”簡直是當代租房者的理想選擇。而“串串房”這個概念也是這兩年才被普及的,所以很多租客都是等到自己身體不適了才意識到是房子出了問題。
由于這種房子雖然看似精裝,使用的卻都是廉價的裝修材料和雜牌的家電家具,這使得“串串房”的居住環境很容易產生甲醛、苯等有害物質。而長期生活在這樣的房子中,輕則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嚴重的甚至有可能誘發白血病。
去年7月有媒體就報道了一則相關的新聞。打工人王某在租住出租房后起了許多紅疹,后經鑒定機構檢測發現該房屋甲醛超標。之后王某將房東告上法院,法院最終判決房東向王某支付各項費用合計3000元。
實際上,想要在入住“串串房”后維權的成本是很高的。租戶必須首先證明自己的身體不適與房屋甲醛超標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還要出示相關的甲醛檢測記錄。由于空氣質量的數據是動態的,租戶要在察覺到有問題的第一時間對空氣質量進行檢測,最好出租雙方都在場。
“串串房”維權如此高難,所以更多的租戶想到的都是從源頭上避免租到“串串房”。大家也都總結了許多相關的經驗教訓。
比如房子內有沒有刺鼻的味道、有沒有人居住過的痕跡、有沒有近一年的水電記錄……
這些看似草木皆兵的行為背后,是租客對信息不透明房源的無奈對抗。
除了房源,房屋中介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增加了租客尋找好房的難度。租過房子的人都知道,在租房時遇到什么樣的中介也是看運氣的,因為中介市場也多的是“演技派”。俗稱“中介影帝”。
中介影帝的核心技能就是大搞信息差。他們先用超低的價格讓租客心動,約好線下見面,之后再告知租客房子已經沒有了,轉手把他們真正想推的房源推出去。
主打的就是一個沉沒成本。
當然他們也不會上來就告訴租戶找了套更貴的,這里就需要沉浸式表演。先要釋放自己有其他房源的信號,然后暗示租客,房租會有點超預算,但這個“有點超”具體是800還是1000就不好說了。
還有一類影帝中介會變換自己的身份以滿足當下租客的需求。
比如現在的年輕人租房都喜歡找房東直租,有些中介就直接將自己偽裝成房東,把中介費融合在房租里說是物業費,讓租客神不知鬼不覺地就把中介費交了。
當然,作為旁觀者我們能理解中介作為基層從業人員的不易,但這畢竟是欺騙。
前面我們說到的角色扮演類的中介還只是為了促成單,另有些不法中介直接冒充房東,卷了租客的錢就跑路了。
有網友就曝光了一起類似的事件。房子月租2000塊,中介假冒房東說如果你一次性付半年可以給到1600的價錢,租客同意并且付了錢,之后中介拿錢跑路了。等真房東反應過來時,發現租客已經在里面住了,這才知道中介是兩頭坑。
在這個視頻下的相關評論中有網友調侃,2000的房子1600會租擺明了就是不合理,租客居然也會相信?
但這就是租房市場尷尬現狀的縮影。普通租客不了解租房市場的情況,甚至對自己的需求也并不完全明確。房屋中介本應該幫助租客梳理自己的需求,推薦好的房源,以便租客能做更好的決策,現在反而是為了完成業績,只做表面功夫,放棄專業性,轉而在表演上尋求突破。
其實針對租房市場的亂象,相關部門已經出臺了很多規章制度去保證租客的利益。
比如今年6月住建部出新規整頓市場,要求租金年漲幅不得超過5%,房租押金不得超過一個月租金,且必須納入銀行監管賬戶或專用平臺托管,還要求所有新簽租賃合同必須使用統一電子合同平臺,實現“一房一合同”可追溯管理等等。
所有的這些規定,不管對租戶還是房東,都是一種保障。
當然,租房市場的亂象也不只苦了租房黨,很多中介從業者也是一肚子苦水。
有從業人員分享,中介利用假房源吸引顧客的行為背后,反映的是房產中介生存環境的尷尬。在整體經濟下行的背景下,看房的人相對沒那么多,中介大多沒錢去買更貴的流量曝光,大家手里的房源也大多只是普通民房,裝修、環境沒有網上的“網紅款”那么博人眼球。
為了能在線下獲客,不少中介就開始先用各種各樣的花招吸引一波流量,先把客戶握在自己手里,再進行后續的租房推薦。
租客覺得是“騙”,中介看來是無奈的“生存之道”。
其實說白了,無論戶型、價格、地理位置,能夠租到稱心如意的房子,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真實,沒有欺瞞。上面的那些奇葩房型在一些人看來是住都住不了的“樂子”,卻也有可能是另一些人的最佳選擇。
有人就在網上曬了這么一套上海浦東的“獨棟”,毛坯風格,誰看了都搖頭。但房租只要600塊,財產安全問題也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小偷來了都得隨200”。
中介給它的介紹詞就是:它不嫌你窮,你不嫌它破。
一語道破雙向選擇的真諦。租房就是一場供需的精準對接,信息透明是關鍵。
正因如此,我們才會看到社交平臺上不斷涌現的避雷貼和分享貼,這些自發信息分享,一點點消弭了租房市場的信息鴻溝,讓租房亂象擾亂的渾水,一點點變得清澈。
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當人們找房時,尋找的從來不只是四面墻和一個屋頂,而是能托付對生活全部想象的“家”。
每一次明智的租房選擇,都是對理想生活的一次投票。
畢竟,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