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nèi)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19年3月5日,新京報報道,專家發(fā)現(xiàn)了一只已知的體型最大的胡蜂,體長超過6厘米,展開翅膀的話,足有9.35厘米寬。
蜂是人們?nèi)粘I钪泻艹R姷囊环N昆蟲,人們看到它們的時候,它們總是在辛勤的采花蜜,但是它們也同樣存在一定的危險,因為它們會蜇人。
但是像個頭這么大的蜂卻極為罕見,這種胡蜂也被叫做中國大虎頭蜂,它的螫( shì)針上有著足以致命的毒液,是亞洲最危險的昆蟲之一。
虎頭蜂的實力不容小覷,它們曾經(jīng)有過很多驚人的“戰(zhàn)績”,比如蟄死一頭公牛,啃光一條劇毒眼鏡蛇等等。
然而如此危險的虎頭蜂卻還有人專門養(yǎng)殖,甚至靠著養(yǎng)殖年入百萬,那么這些有毒又危險的虎頭蜂養(yǎng)殖是用來干什么的呢?
?—【·養(yǎng)蜂年入百萬·】—?
2019年4月18日,云南騰沖一名叫劉定茂的農(nóng)民養(yǎng)殖“殺人蜂”年入百萬,并且他還帶動周邊的鄉(xiāng)親們一起養(yǎng)殖,實現(xiàn)致富。
“殺人蜂”是云南人對當?shù)匾环N胡蜂的俗稱,它還有一個名字叫虎頭蜂,這種胡蜂毒性大,攻擊性也很強。
它的個頭是尋常人們常見的蜜蜂的十幾倍大,也不喜歡采蜜,反而喜歡捕食昆蟲,吃肉,連眼鏡蛇都不放過。
那么劉定茂為何會嘗試養(yǎng)這樣一種危險的蜂呢?
在2011年的時候,劉定茂關閉了自己的摩托車店鋪,開始嘗試養(yǎng)虎頭蜂,但是虎頭蜂十分兇悍,人工繁育很困難,網(wǎng)上和書籍中有關的養(yǎng)殖知識也很少。
為了學習養(yǎng)殖技術,了解虎頭蜂的生活習性,劉定茂決定自己到野外去抓虎頭蜂。
即便虎頭蜂的個頭大,但想要追蹤它們也絕非易事,于是劉定茂就用虎頭蜂喜歡吃的螞蚱做誘餌,等虎頭蜂出現(xiàn)的時候,給它們綁上記號。
這個“記號”是從芭蕉葉中抽出來的一根非常細且?guī)в许g性的絲,劉定茂將其系在虎頭蜂的腰上,然后再綁上一團白色的雞絨毛,這樣追蹤的目標就顯眼很多。
在虎頭蜂的“帶領”之下,劉定茂成功找到了虎頭蜂的巢穴,通過長期的觀察,他對虎頭蜂的生活習性和生活環(huán)境有了一定的了解。
于是他就開始了自己的養(yǎng)殖之路,開始嘗試馴養(yǎng)這些野生的虎頭蜂,然后將破繭而出的成蟲分給周圍的農(nóng)戶以及他在各省招收的徒弟。
那么劉定茂等人是如何靠著養(yǎng)殖虎頭蜂致富的呢?
?——【·虎頭蜂·】——?
虎頭蜂是蜂類中的“巨無霸”,雌性工蜂體長一般在4到5厘米左右,雄蜂略小,而蜂王可達5.5厘米,翅展可超過7厘米,體色鮮明,頭部橙黃色,體軀則為黑褐色與黃色相間的斑紋,類似于虎紋,故名“虎頭蜂”。
虎頭蜂與人們熟知的蜜蜂以及其他常見胡蜂在體型、顏色、行為和毒性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外表是一方面,攻擊性和毒性也遠高于蜜蜂和一般胡蜂。
它們不僅會主動攻擊闖入它們領地的人或動物,而且會成群結隊圍攻,行動果斷而迅猛,毒液成分復雜,對動物和人類都有著致命的危險。
在劉定茂觀察和了解虎頭蜂的過程中,他介紹到自己曾經(jīng)親眼看見一條闖入虎頭蜂巢穴的眼鏡蛇被活活蟄死,幾百只虎頭蜂群起而攻之。
而且這些虎頭蜂在蟄死眼鏡蛇之后也沒有離開,劉定茂表示自己在2天之后還曾去過那個虎頭蜂巢穴附近,但是那時眼鏡蛇就只剩下了一副骨架,皮肉早已被虎頭蜂啃食干凈。
在云南甚至還流傳著“三下蟄死一頭牛”的說法,這固然有夸張的成分,但是虎頭蜂確實曾經(jīng)蟄死過幾百公斤的牛。
2016年10月26日,中國青年網(wǎng)報道,臺灣的一名農(nóng)民在路邊放牛,期間離開了10分鐘,而其中一頭水牛就已經(jīng)被虎頭蜂盯上。
農(nóng)民趕緊去買了兩罐殺蟲劑朝著虎頭蜂噴灑,希望能夠驅趕走它們,但是最終農(nóng)民的水牛還是被虎頭蜂蟄死,身上留下了幾百個被蜂螫蟄出的傷口。
盡管虎頭蜂相比于一般的蜂個頭要大許多,但是這頭水牛的體重也有500多公斤,足以見得虎頭蜂的殺傷力有多么強。
雖然虎頭蜂的毒性強烈,卻依然有部分地方有人嘗試養(yǎng)殖虎頭蜂,這是因為它們存在一定的經(jīng)濟價值。
虎頭蜂的一生經(jīng)歷完整的變態(tài)過程,分為四個主要階段,卵、幼蟲、蛹和成蜂,成熟幼蟲在蜂巢中結繭化蛹,蛹期約為10到15天。
在這一階段,蜂蛹是十分難得的食材,它被認為是高蛋白質的食材,市場售價很高。
除了蜂蛹之外,成蟲同樣可以進行市場銷售,一窩成蟲最高可以賣出上萬元的價格,而虎頭蜂的毒液、蜂窩也被認為有藥用價值,同樣可以賣錢。
虎頭蜂的養(yǎng)殖同樣是存在很多的風險的,劉定茂及其養(yǎng)殖戶們也曾多次遇到危機,在養(yǎng)殖過程中不光需要科學過硬的養(yǎng)殖技術,還有需要加強安全防護。
虎頭蜂是自然界中的一員猛將,憑借其龐大的體型、強烈的攻擊性和高度社會化的群體協(xié)作能力,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扮演著食物鏈上層的角色。
然而,它的毒性與攻擊性也給人類帶來了不小的安全隱患。
面對虎頭蜂,我們應以科學理性態(tài)度看待其生態(tài)價值,人類與虎頭蜂之間并非非得對立,而應是建立在尊重自然基礎上的共處。
人們在野外也要多加小心,遠離虎頭蜂活動的區(qū)域,更不能為了經(jīng)濟利益擅自捕捉,始終要將自身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參考:
中國新聞網(wǎng)《“三下蜇倒一頭牛” 云南男子養(yǎng)殺人蜂年入百萬》,2019-4-18
中國青年網(wǎng)《500公斤水牛遭虎頭蜂群螫死 它卻救了4個同伴》,2016-10-26
新京報《體長6厘米翅展9.35厘米 我國發(fā)現(xiàn)世界最大胡蜂個體》,2019-3-5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