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今日印度》7 月 2 日報道,印度國防部又整出了新 “活”,宣布將啟動一項全面軍購審查,目標是徹底去除供應鏈中的中國產零部件。印度陸軍設計局副局長還聲稱,降低對外國,尤其是對中國的依賴,是應對潛在安全風險的核心優先事項。然而,這看似 “雄心勃勃” 的計劃,實則不過是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
印度一直以來都在國際舞臺上熱衷于 “橫跳”。在中美之間,它妄圖左右逢源,謀取最大利益。一邊享受著與中國龐大的貿易往來帶來的經濟紅利,一邊又緊跟美國步伐,在高新技術領域對中國產品與技術進行制裁,封禁多款中國手機 APP,卻連個像樣的理由都給不出。在俄烏沖突中,本應與美國 “穿一條褲子” 的印度,卻在聯合國關于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 的投票中按下了 “棄權鍵”,讓美國大跌眼鏡。轉頭又跑去參加美國主導的四方安全對話外長會,對美國大獻殷勤,試圖在印太地區針對中國刷存在感,真是把 “墻頭草” 的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一些國際組織中,印度也沒少扮演 “攪屎棍” 的角色。在金磚國家中,印度一邊享受著中國主導的《金磚應急儲備安排》提供的金融安全網,另一邊卻在 2024 年金磚峰會共同聲明上搞小動作,甚至提議將中國踢出金磚結算體系,這吃相未免太難看,簡直就是過河拆橋。在上合組織里,印度也是狀況不斷。簽署《2030 年經濟發展戰略》時,竟以 “文件里有中國味道” 為由拒簽,只要是中國支持的,它就想方設法反對,全然不顧自身利益,就為了惡心中國。結果呢,其他成員國直接開啟 “群聊禁言” 模式繼續推進相關事務,印度最終淪為孤家寡人,自討沒趣。
印度這種只盯著眼前蠅頭小利的性子,在對待中國企業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小米公司曾滿懷誠意地在印度投資設廠,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推動了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可印度呢?卻以莫須有的 “洗錢” 罪名,凍結小米近 555.1 億盧比資產,上演了一出 “關門打狗” 的戲碼。
還有上海電氣,在 2008 年作為印度莎圣電站項目主要設備及服務供應商,簽署了價值 13.11 億美元的《設備供貨與服務合同》。上海電氣全力以赴,該電站項目于 2015 年順利投入商業運營,且電廠運行情況良好。但印度方面卻在支付款項上玩起了花樣,上海電氣僅收到近 90% 的款項,剩余尾款一直拖欠。無奈之下,上海電氣只能提起仲裁,即便仲裁勝訴進入執行階段,印度方面依然百般推脫。更荒唐的是,印度的信實公司還倒打一耙,向上海電氣提出約 21 億人民幣的索賠訴訟,好在印度孟買法院于 2022 年駁回了這一無理訴求。從前期的合作到后續的款項支付以及無端索賠,印度的種種行為無疑是在破壞商業規則,為了一點眼前利益,不惜損害自身商業信譽。
再看另一個例子,中國中騰微網在 2021 年初獲得了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以及另外兩地建設電廠的合同,這本是正常的商業合作。但印度卻橫插一杠,以該項目工程所在地距離印度泰米爾納德邦不到 100 公里,對其國家安全具有潛在威脅為由,對斯里蘭卡施壓。最終導致這個項目在去年年底被迫暫停,印度隨后接手該項目。
印度為了一己私利,不顧商業道德與國際關系準則,強行攪黃中斯合作,只為了能在南亞地區多爭取一點所謂的 “影響力”,全然不顧這種行為會讓其他國家看清其自私自利的真面目。如今又想在軍購供應鏈上故技重施,真當中國企業是可以隨意拿捏的軟柿子?
再看看印度的軍事實力,更是充滿了笑話。在軍購方面,印度堪稱 “萬國牌” 的忠實擁躉,軍隊裝備涵蓋了俄制、法制、美制等七大體系。這看似 “豐富多樣”,實則是個大麻煩。各機型數據鏈互不兼容,后勤保障更是 “一機一策”,復雜得一塌糊涂。就拿防空系統來說,法國陣風戰機、印度光輝戰機配上俄羅斯 S-400 防空導彈,看似強大,實則空中與地面無法進行數據互通,無奈之下,印度還不得不采購中國制式轉換模塊來勉強維持。
在巴印空戰中,印度更是被打得灰頭土臉。其 6 架戰機被巴基斯坦輕松擊落,在國際上鬧了個大笑話,這也充分暴露了印度軍隊裝備的不兼容性以及作戰能力的短板。
如今,印度喊著要在軍購中去除中國產零部件,這談何容易?且不說中國產的敏感軍用零部件就算印度想買,中國也不會賣。就說印度自身的軍工產業,那真可謂是 “扶不起的阿斗”。印度國防工業開發流程復雜冗長,各部門間協調不力,拖延成了常態。高端技術人才都跑去投身 IT 和外資企業,軍工產業長期處于 “有錢沒技術” 的尷尬境地。印度國產 “塔帕斯” 無人機因發動機等技術短板,項目延遲了 5 年,最后只能斥巨資轉購美國 MQ-9 等型號的無人機。連小小的無人機都搞不定,還想全面去除軍購供應鏈中的中國零部件,簡直是天方夜譚。
網友們對此事也是紛紛調侃:“印度這是又開始做大國夢了,先把自己軍工的爛攤子收拾好再說吧。”“說不定過不了多久,印度就會發現離開中國零部件,自家的軍事裝備都要趴窩了。” 的確,美國花費巨大精力都無法在全部供應鏈中實現去中國化,印度卻想一蹴而就,這不是自不量力又是什么呢?印度還是先好好審視一下自身實力,別再做這些不切實際的夢,以免在國際舞臺上鬧更多笑話。
鄔賀銓院士:除了華為,其他都在用外國芯片!網友:自主可控才是米國忌憚的原因
零跑朱江明:未來中大型SUV賣五六萬,活下來的車企最多為手機廠數兩倍!網友:先騎二輪,坐等實現!
提到殲-10,印尼軍方發言人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美大使污蔑中國偷竊技術!中國專家霸氣回懟:你們根本沒有我們擁有的技術
巴鐵前外長:我們鎖定了20架印度戰機,只選擇擊落其中6架,我們克制!
雷軍隔空回應余承東,小米和華為在汽車方面接下來的競爭中,你更看好誰?
英偉達首席科學家坦言:美國禁令逼走大量人才,大多去了華為,反倒讓中國獲得很大的發展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