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于消費的深層博弈正在西部大地悄然展開。
表面上看,四川省剛剛出臺的提振消費政策似乎只是對國家號召的例行響應,但深入分析會發現,這背后隱藏著一盤更大的經濟棋局。
2024年四川GDP增長5.7%,消費增長僅4.2%,這種“生產強勁、消費疲軟”的結構性失衡,暴露出的是中國經濟循環中一個關鍵環節的斷裂:從生產到收入再到消費的傳導機制出現了堵點。
四川的應對策略,恰恰揭示了當下中國經濟轉型的核心矛盾和破解之道。
什么是真正的消費政策?
不是簡單地發消費券讓人們多買東西,而是要解決人們“不敢花錢”的根本問題。
《四川省貫徹落實國家〈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細化舉措清單》(簡稱《清單》)103條細化措施,核心就是圍繞“敢消費、愿消費、放心消費”這個邏輯鏈條展開的。先讓人們敢花錢,再讓人們愿意花錢,最后讓人們放心花錢。
敢消費的基礎是什么?是收入預期的穩定和對未來的信心。
四川在這方面下了重手,不僅要穩定工資性收入,還要拓寬財產性收入,更重要的是要構建一張更牢固的社會安全網。
當一個家庭不再為孩子的教育、老人的醫療、未來的養老而過度焦慮時,儲蓄自然會轉化為消費。
這就是為什么《清單》在育兒補貼、教育助學、醫療保障等領域著墨如此之多的原因。
但真正的高明之處在于,四川沒有止步于傳統的消費刺激,而是將消費政策與產業升級進行了深度綁定。
這不光是消費政策,還是“需求側的產業政策”。
《清單》提出,加快推進人型機器人、四足機器人、智能無人機、智能終端等人工智能創新產品研發,打造一批標志性產品。
與之配套的是四川的雄心:到2027年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要突破2000億元,3年投入12億元財政資金重點攻關算力芯片、行業大模型、機器人等前沿技術。
但技術有了,市場在哪里?
《清單》提出,梳理省、市、縣各級政府和國有企業管理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組織開展場景發布會,促進人工智能產品應用推廣。
這意味著,政府將利用自身的采購需求,成為這些高科技產品的首位買家。
這步棋可謂一石三鳥:它為新生的AI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初始訂單;它用政府信譽為前沿產品的可靠性做了背書;更重要的是,它向全社會展示了這些新產品的價值,潛移默化地培育著未來的大眾市場。
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消費升級拉動產業創新,產業發展創造高薪就業,高薪就業反哺更高水平的消費。
這種模式正在釋放出清晰的投資信號。
人工智能賦能的服務業、“銀發經濟”、“親子經濟”等領域,正在成為確定性的高增長賽道。
智慧醫療、智能家居、服務機器人、康養服務、適老化產品、高品質托育、素質教育服務等細分領域,都將迎來政策紅利和市場機遇的雙重驅動。
當然,這種模式也面臨著現實的挑戰。
技術研發能否精準地踩中市場脈搏?高昂的成本能否在規模化后變得親民?政府主導的應用場景能否避免淪為華而不實的“盆景工程”?每一步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但無論如何,四川已經邁出了探索的一步。它不再滿足于追隨,而是試圖引領。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四川模式預示著中國消費政策演變的三大趨勢。
首先是消費與產業政策的深度融合,未來消費補貼將越來越多地服務于培育高技術產業國內市場的戰略目標。
其次是從短期刺激轉向長期結構性支持,政策重心將持續從發放消費券等短期工具,轉向解決影響居民消費能力的根本性問題。
最后是數據驅動的精細化治理,政府將更依賴數據來追蹤各項措施的成效,實現政策的動態優化和精準調控。
這種模式的成效與經驗,將為其他面臨相似挑戰的地區提供重要借鑒,也為關注中國內陸經濟轉型的投資者揭示了新的機遇。
它宣告了一種可能:在新的時代,驅動消費的終極力量,或許不再是價格的誘惑,而是源自于科技創新的魅力。
時代的風向正在改變,抓住這個窗口期的人,將成為下一輪經濟周期的受益者。
宏觀政策與區域發展
發改委8000億“兩重”建設項目全部下達,硬投資軟建設雙輪驅動經濟增長發改委安排超3000億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兩重”建設項目,至此今年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全部下達完畢。“硬投資”方面共安排8000億元支持1459個項目,“軟建設”方面在重點領域加快推出改革創新舉措,投資拉動作用顯著增強。
市場監管總局
批準發布七項新興產業
國家標準
,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物聯網等7項國家標準,為釋放數字化服務與應用能力提供技術保障。同時發布數據中心、網絡安全技術等5項標準,助力數字經濟深層次互聯互通,標準化體系建設為產業發展護航。
四川發布消費專項行動細化措施,人工智能創新產品研發獲政策力挺四川省發布貫徹落實國家《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細化舉措清單,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加快推進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智能無人機、智能終端等人工智能創新產品研發,梳理各級政府和國有企業AI應用場景,促進產品應用推廣。
特朗普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對美出口商品征收20%關稅貿易摩擦升級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已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越南出口至美國商品將被征收20%關稅,而美國出口至越南商品不征收任何關稅。對于“轉口貿易”商品,越南將面臨更高的40%關稅,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沖擊。
生態環境部禁止HCFC-141b
發泡劑
聚氨酯產品,綠色化學品替代進程提速生態環境部征求意見,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產以HCFC-141b為發泡劑的組合聚醚和聚氨酯產品,7月1日起禁止生產噴涂聚氨酯泡沫產品。環保政策趨嚴推動化工行業綠色轉型,新型環保發泡劑需求迎來爆發期。
產業升級與科技前沿
谷歌首次簽約核聚變電力采購協議,清潔能源商業化進程迎來里程碑突破谷歌母公司Alphabet與聯邦聚變系統公司達成協議,購買弗吉尼亞州聚變發電項目200兆瓦電力,標志著核聚變能源首次實現商業化電力采購。CFS公司是麻省理工2018年分拆企業,此次簽約為核聚變產業化發展注入強心劑。
迪拜空中出租車試飛成功明年商業運營,eVTOL產業化進程顯著加速阿聯酋迪拜與美國Joby Aviation成功完成首次空中出租車試飛,明年將啟動商業運營。Joby空中出租車采用垂直起降技術,可容納4名乘客和1名駕駛員,最高時速320公里。低空經濟商業化落地進入快車道,產業鏈迎來重大機遇。
智譜獲得10億元戰略投資,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建設獲資本大力支持智譜開放平臺產業生態大會上,浦東創投集團與張江集團聯合宣布對智譜進行總額10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首筆交割已完成。法國發布AI企業全面推廣計劃,目標到2030年讓100%大型企業、80%中小企業將AI融入日常運營。
特斯拉暫停Optimus零部件采購,人形機器人技術調整引發產業鏈關注來自中國供應鏈信息顯示,特斯拉正集中調整人形機器人Optimus軟硬件技術細節,半個月前開始暫停采購零部件。兩位供應商稱特斯拉要等設計調整完后才會確定新量產計劃并重啟采購,調整可能需要2個月時間。
光伏
產業鏈
期貨
大漲多晶硅漲停,“風電光伏+治沙”新模式探索啟動國內商品期貨多數收漲,多晶硅漲停漲幅7%,玻璃漲超6%。期貨主力合約近5個交易日累計漲近15%。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全部下達,探索“風電光伏+治沙”等新模式,光伏產業鏈迎來新一輪上漲行情。
中國500億美元芯片基金調整投資策略,重點布局光刻機等卡脖子環節媒體傳中國500億美元芯片基金(大基金三期)正調整投資策略對抗美國技術封鎖,重點投資光刻機以及芯片設計、EDA等“卡脖子”環節。計劃未來幾個月展開首批重大投資,通過并購交易等方式推動行業整合,產業自主可控能力提升。
甲骨文與
OpenAI
擴大合作建設數據中心,
AI
算力
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布局甲骨文大漲5%,消息稱該公司與OpenAI擴大合作,將在美國建立更多數據中心。AI算力需求爆發式增長推動數據中心建設熱潮,云計算基礎設施投資進入新一輪高峰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充電寶安全隱患集
中爆發,羅馬
仕安克召回
產品電芯供應鏈問題凸顯充電寶安全問題備受關注,羅馬仕、安克發布召回公告,原因為電芯存在原材料變更導致極端情況下燃燒風險。源頭供貨企業安普瑞斯多個電池及電芯產品3C認證證書處于“暫停”狀態,市場監管部門正在調查,消費電子產品安全監管趨嚴。
如需定制精準情報,
預判政經走勢與企業布局,
請聯系13699081667(微信)
? Copyright
雨前顧問原創作品 |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歡迎分享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