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紀委監委的一則通報備受關注。
通報表示,清江浦區區管干部謝某某在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中,在項目缺少部分技術指標的情況下容缺辦理人防事項審查,違反了《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辦法》第十二條之規定,但鑒于該同志出于公心、為企業著想,敢于擔當作為,被容錯免責、鼓勵激勵。2023年9月決定對謝某某予以容錯免責,并晉升為三級主任科員.
具體來看,謝某某推進的產業項目順豐淮安創新產業園是2023年淮安市重大產業項目,但在進行人防事項審批時項目二期建設具體技術指標尚未明確,按照常規審批程序無法通過。于是,謝某某提出了一個創新思路,分步容缺審批方案,讓企業出具限期補缺承諾書,先行通過人防事項審查,為項目建設進度搶先3個月的時間,節省企業成本200余萬元。
而這件事最終的結果可以說是瑕不掩瑜,盡管程序有瑕疵,但初衷是為了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服務企業發展,且企業事后及時補充材料,未發現謀取私利的情形,整體上沒有太大影響。
記者和一位淮安人聊起這件事,他挺驚訝。“這種新聞,在淮安是舊聞,太多了,容錯糾錯機制在淮安已經施行好幾年了。”
清江浦區紀委相關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當事人任職年限要求和其他條件均滿足晉升標準,因此準確來說,應該是該事件沒有影響當事人的正常晉升。盡管不便進一步接受采訪,但對方表示,這幾年,淮安類似容錯糾錯機制的案例還有很多。
比如去年9月,也是清江浦區,重大產業項目世田谷生物科技研發生產基地順利開工,清江浦產業發展集團的幫辦團隊頂住壓力,在該項目落戶地塊原企業騰退慢和新項目入駐急的關鍵時刻,把拆遷處置任務交由集團下屬具備資質的子公司直接實施。盡管程序上有瑕疵,但為項目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而之所以能這樣做,要得益于清江浦區2023年出臺的《關于建立靠前保護干部“白名單”制度的實施辦法》,按照規定,產發集團提前向區委提出了風險報備,該區紀委監委、區委組織部等研判分析后,按照“確因緊急事項的需要,相關單位未按采購、招標程序規定要求實施”的情形予以報備,免除了幫辦干部的后顧之憂。2024年前三季度,淮安市縣兩級共計實施風險報備38起,而根據淮安市紀委監委此前通報,2023年1月至7月已對64起90人予以容錯免責。
不僅僅是淮安,近年來,在長三角區域,各地都在對干部的容錯免責機制進行探索,而且這種容錯免責涉及非常廣泛的方面。比如推動產業發展,2024年,江蘇省揚州市發布《關于支持產業科創激勵擔當作為的實施辦法(試行)》,支持聚焦產業科技創新靠前服務、主動作為,對在推進產業科創過程中出現的失誤錯誤,經認定后可給予“容錯免責”;在社會救助工作方面,徐州市出臺《關于建立社會救助工作容錯免責機制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旨在激勵基層社會救助干部卸下包袱、擔當作為,進一步規范提升全市社會救助工作水平。浙江省更是制定《深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實施辦法》,對容錯糾錯的具體情形、適用范圍、操作程序、責任落實等作出明確。
淮安市謝某某的容錯免責案例發生在2023年,其實并算不得什么“新聞”。但在今時今日通報,卻釋放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鼓勵干部擔當作為、為實干者撐腰托底,是毋庸置疑的大方向,也是應有之義。
這一次事件,大眾之所以反應強烈,也是因為在固有印象中,部分干部謹小慎微,“廉而不為”,以免多做多錯。而違規便要受處罰是一種剛性規則,往往不可撼動。但這則通報卻顛覆了這種認知,將“違規”和“免責+晉升”這兩個看似對立的情形聯動起來,即便做“錯事”也要看具體情況評判,不僅不會受到處罰,甚至還能晉升——這喚起了大眾的某種情緒,也顯示出了對干部們更加寬容、諒解的社會氛圍。同時大眾深知,當干部們有擔當、能作為,最終惠及的是每一個普通百姓。
當然,容錯機制雖好,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慎之又慎。一位專家在調研各地容錯機制后發現,盡管政策文件對容錯機制的大體內容已經做出明確,但很多時候落地時仍是“局部空轉”,執行層面不容樂觀,萬不能令“謝某某”的故事成為一個幸運兒的個案故事。
同時過猶不及,容錯不代表縱錯,為公還是謀私的邊界是否能夠每次都這么清晰易判,還需要各地持續探索。
原標題:《淮安一干部被容錯免責并獲晉升,為什么不是新聞》
欄目主編:陳抒怡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劉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