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孟良崮戰役,老一輩人可能還有點印象,那是1947年5月發生在山東沂蒙山區的一場硬仗。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在陳毅和粟裕的指揮下,把國民黨整編第74師打得全軍覆沒,師長張靈甫也在那場戰斗里丟了命。
這仗打得漂亮,直接扭轉了華東戰場的局勢,國民黨那邊士氣大挫。可這幾年來,孟良崮這地方卻出了點新動靜——有人開始在那兒祭奠張靈甫,還搞得挺熱鬧。
2020年,粟裕的兒子粟戎生看不下去了,給山東省軍區寫了封信,怒斥道:“難道我爸當年打張靈甫,把七十四師滅了是打錯了?”這事兒一出,網上吵翻了天。
1903年8月20日張靈甫生在陜西西安長安縣東大村,家里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爹張鴻恩種莊稼是把好手,村里人叫他“種莊稼的狀元”,娘靖秀英管家務,家里還有個大哥張秀甫和兩個弟弟。
張靈甫小時候挺聰明,10歲進了縣里高小,后來考上西安市第一師范。他特別喜歡書法,一到節假日就跑去西安碑林練字,模仿唐朝大書法家的碑帖,寫得有模有樣。
1921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學歷史系,那時候才18歲,可惜家里窮,讀了兩年就輟學了。回鄉當了段時間小學老師,1926年趕上北伐熱潮,他一咬牙考進了黃埔軍校第四期,和林彪、劉志丹這些后來出名的人物成了同學。
黃埔畢業后,張靈甫進了國民革命軍,從排長干起,跟著北伐軍一路打仗,慢慢升到團長。1933年,他當上了第一師獨立旅第1團上校團長,在四川跟紅軍打過仗。也就是這時候,他跟第二任老婆吳海蘭結婚,生了個女兒叫張清芳。
可這家伙私生活亂得一塌糊涂。1936年,他懷疑吳海蘭跟人有染,沖動之下在西安把她給槍殺了。這事兒鬧得挺大,蔣介石親自過問,最后定了個“誤殺”,判了他10年徒刑。
在南京“模范監獄”里,他還得了瘧疾,差點沒命。1937年抗戰爆發,國民黨放了一批服刑的軍人,張靈甫改名叫張靈甫,跑去找老上司王耀武,重新上了戰場。
抗戰是張靈甫人生的高光時刻。1937年底,他帶著305團參加南京保衛戰,在淳化鎮擋日軍,左胳膊中了彈也沒撤,硬是掩護部隊退下來。
1938年徐州會戰,他在三義集圍攻日軍土肥原師團,打得挺猛,升了153旅少將旅長。同年10月,武漢會戰的萬家嶺戰役,他帶著突擊隊爬上張古山后山,跟日軍106師團死磕了五天五夜,把日軍退路堵死,這仗打得硬氣,他也得了四等云麾勛章,名氣一下起來了。
1941年,他代理58師師長,指揮上高會戰,跟日軍血戰11天,58師拿了國民政府第一號武功狀,還得了個“飛虎旗”,被人叫“抗日鐵軍”。1944年,他升到74軍副軍長,1945年拿了少將軍銜,順便在上海跟第四任老婆王玉齡結了婚。
張靈甫在抗戰里確實拼過命,但說他是“抗日名將”有點夸張。他級別不算高,影響也有限,像萬家嶺戰役,功勞主要是上頭指揮官的,他就是個執行者。不過那時候國民黨宣傳需要英雄,他就被捧了上來。
1946年國共內戰一開打,張靈甫被任命為整編第74師師長。這支部隊裝備好得不得了,全套美式武器,號稱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蔣介石對他寄予厚望。
可他打仗太激進,喜歡單干。1947年5月,他帶著整編第74師殺進山東,想直搗解放軍老窩,結果把自己給陷進去了,最后在孟良崮全軍覆沒,他也死在那兒,44歲。
張靈甫這人挺復雜,抗戰有功,內戰又站在了國民黨那邊。他部隊在山東干過不少壞事,比如在張官村因為發現村民鞋墊上有紅星,就把全村屠了,還燒了好幾個村子。這種事在當地人心里留了陰影。
1947年初,國民黨集結了45萬大軍,想一口吃掉山東的華東解放區。整編第74師是尖刀,張靈甫帶著這支精銳部隊從臨沂出發,沿著公路往坦埠沖,打算打到解放軍指揮部。可他太急了,部隊拉得太長,跟旁邊的友軍脫了節,等于把自己送進了沂蒙山區的包圍圈。
5月13日,解放軍的陳毅和粟裕看準了機會,調了10萬人馬,打算在孟良崮把張靈甫給吃了。華東野戰軍各縱隊連夜趕路,悄悄把整編第74師圍了起來。張靈甫發現不對勁,趕緊帶著人退到孟良崮山頂,靠著地形死守。
他讓士兵挖戰壕、堆石頭、架機槍,想撐到援軍來。可解放軍沒給他喘氣的機會,從四面八方壓上來,戰士們爬著陡坡就往上沖。5月14日早上,第6縱隊拿下垛莊,斷了后路,第8縱隊占了萬泉山,包圍圈徹底鎖死。
這仗打得慘。山頂上炮聲震天,雙方近身肉搏,解放軍用步槍、手榴彈一點點啃敵人的陣地。張靈甫急得滿頭汗,抓著電臺喊援軍,可援軍磨磨蹭蹭。整編第83師師長李天霞根本不想救他,整編第25師也因為山路難走拖了后腿。
5月15日下午,解放軍發起總攻,炮兵轟山頂,步兵多路突擊。張靈甫帶著人拼到最后,子彈打光了就用刺刀、石塊干。5月16日早上,解放軍沖進指揮所,張靈甫被打死,整編第74師徹底沒了。
這場仗殲敵3萬多,繳了一堆裝備,山野炮28門、機槍987挺、槍彈208萬發。粟裕說這是“虎口拔牙”,陳毅還寫了詩:“孟良崮上鬼神嚎,七十四師無地逃。”孟良崮一戰,華東戰場的局勢徹底變了,解放區軍民士氣大漲。
孟良崮戰役后,張靈甫的尸體被當地村民隨便埋在山下,挖了個淺坑就完事,墓早就找不下了。幾十年來,他也就是個內戰失敗的符號,沒啥人提。
可2015年后,網上突然冒出一股風,有人把他包裝成“抗日名將”,還列了個“國軍十大抗日英雄”的名單。一些人開始組團去孟良崮祭奠,帶花圈、點香燭,甚至還想立個碑。
這事兒越鬧越大,2020年10月,粟裕的兒子粟戎生實在憋不住了,給山東省軍區寫了封信。他在信里引用朋友的詩:“只聞為酋招魂,不見我軍神勇。”意思是,咋光想著給張靈甫招魂,不看看解放軍當年的血汗?
粟戎生挺生氣,說孟良崮埋著2865名解放軍烈士,連他爸粟裕的部分骨灰都在那兒。他回憶粟裕說過,那仗打得太苦,戰士們沒水沒糧還往上沖,就為了守住這片地。
粟戎生覺得,張靈甫在內戰里是敵人,他部隊還在山東干過屠村的惡事,祭奠他算怎么回事?比如張官村那次,整編第74師就因為鞋墊上的紅星,把全村人殺光,附近幾個村也被燒了。這種人跟“抗日英雄”掛不上邊,公開祭奠是對烈士的不尊重。
這封信一公開,網上炸了鍋。有人支持祭奠,說張靈甫抗戰有功,咋不能悼念?也有人站粟戎生,說孟良崮是解放軍的勝利地,祭奠敵將太離譜。山東省后來也動了手,整改了孟良崮紀念地,把跟張靈甫相關的玩意兒清了出去,想讓這地方保持莊嚴肅穆。
可這事兒沒完,關于張靈甫的評價還是兩邊吵得兇。一邊覺得他抗戰拼命,功勞得認;另一邊說他內戰里干的壞事不能抹,殺妻的事兒也洗不白。歷史學家出來說話,說張靈甫抗戰是打過硬仗,但級別低,功勞沒那么大,內戰里的暴行倒是實打實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